“四大名著”可以說是中國普及度最高的古典文學著作,後來作品再無出其右者,劉關張、武松、李逵、孫悟空、賈寶玉、林黛玉均爲中國民間婦孺皆知的人物,而一直以來能夠熟讀“三國”“水滸”,便是村中有見識的秀才級別了。但是大家知道嗎?“四大名著”其實只是解放後纔有的說法,“四大名著”前身在明末清初叫“四大奇書”,在解放前叫“六大名著”,那爲啥“四大奇書”後來變成“六大名著”了?而“六大名著”爲啥又淘汰了兩本,變成“四大名著”了呢?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的精粹,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四大名著這一說法並不是誰公開提出,它的產生源於一個誤會,陰差陽錯出現的。新中國建立之前,中國文學史上有六部跨時代的優秀文學作品,統稱爲六大名著。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提出提高人民羣衆的文化水平,人民文學社響應號召,出版了六大名著的四本《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收到極好的社會反響。其他出版社一看,可不能落後,紛紛推出這四本名著,這就漸漸成了我們口中的四大名著的說法。這種說法沒有政府、或權威機構和人士的認可。

  那麼六大名著的其餘兩本呢?想必大家也聽過甚至看過,一本是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另一本是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在某些方面來看,這兩本書的意義大於另外四本,《聊齋志異》的形成可謂異常艱辛,蒲松齡花費了幾十年才收集創造出這本短篇志怪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此書通過神鬼志怪,抨擊當時的社會狀況。

  《聊齋志異》又稱《聊齋》,其中聊齋是作者蒲松齡的書齋名稱,誌異則是蒲松齡根據自己的想象和對理想或愛情的追求而記載的一些“奇異”的故事。蒲松齡生活在明末清初,早年的蒲松齡熱衷於功名,卻只中了個秀才。後來蒲家家道衰弱,蒲松齡遭遇多重打擊,心灰意冷的他只能當塾師,舌耕筆耘,豐富的人生閱歷讓蒲松齡創作出了著名的《聊齋志異》。郭沫若曾這樣評價蒲松齡:“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