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腦回路是,恐嚇嚇唬他們:你再做這件事,我就……,大人越是這麼說,孩子就越是容易重複,你不讓他做的這件事。孩子不會聽到如果這兩個字,他能接受到的只有“再做這件事”這個訊息,尤其對年幼的孩子來說,還是很有可能理解成:大人肯定是希望我再多做幾次,要不然他們會失望的。成年人的角度看這種警告非常合理,但爸爸媽媽越是這麼說,孩子越是容易重複那些家長討厭的行爲。

  當孩子長大到五六歲以後,會覺得這種警告是對自己自主權利的挑釁,如果孩子的自尊水平還不錯的話,就很容易再次違反,他要通過再次做這個事情來像大人表示我是不去怕你的挑釁的。鵬鵬五歲,拿着皮球不斷往車窗上扔,爸爸看到以後制止了好幾次,但都沒用。最後爸爸直接說:如果你把皮球扔到汽車窗戶上,看我不打斷你的腿。結果不一會兒就聽到嘣一聲,孩子把球到了汽車窗戶上。

  還有一次,鵬鵬拿水槍往妹妹身上射水,媽媽看到後第一反應說:不要給妹妹身上射水,要往其他離人遠一點的地方射。石鵬鵬又一次拿起水槍向妹妹射水,這時候媽媽把水槍從鵬鵬手裏拿走對鵬鵬說:人不是用來當水槍的靶子的。媽媽也沒有大聲發怒,鵬鵬也意識到自己像妹妹涉水確實不對,媽媽的處理方式是讓孩子既認識到了自己行爲的後果,那就是要麼往其他地方射水,要麼你就別玩了。

  這件事情,鵬鵬的媽媽處理的相當棒,避開了大人們常用的威脅方式,一般情況下,大人可能會說:鵬鵬,你快停,就是到我妹妹身上射水,你就不會去別的地方玩嗎?如果你再射一次,你給我聽着呢,我立刻把這支水槍給你砸爛。幸虧鵬鵬媽媽沒有什麼說,如果這麼說了,孩子大概率還會朝妹妹射水。要想讓孩子不再重複一些不良行爲,一定要避免這種威脅的做法,用簡短的語言,簡單的動作,乾脆利落地讓孩子意識到他做了這種行爲會受到什麼懲罰,不侮辱孩子的人格,才能讓孩子眼中有一個權威的家長形象,才最能夠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爲。

  七歲的小輝不小心扭到了腳,但是也沒有妨礙他去參加同學的生日聚會。第二天早上小輝起來說:媽媽,我的腳受傷了,特別疼,今天不能去學校了。這個時候媽媽很想說:昨天不是腳都受傷了,你都能走去同學家裏參加生日聚會,今天就不能去上學了嗎?你再找理由不上學,看我怎麼收拾你。但媽媽想了想還是忍住了,並沒有說出來,而且媽媽甚至都沒有看小輝,好幾分鐘,兩個人之間都沒有說話。

  過了幾分鐘,小輝說:媽媽,你覺得我這樣能去上學嗎?媽媽回答說:看起來你有一點搖擺不定。又過了幾分鐘,小輝一邊收拾衣服,一邊去上學了。這次小輝媽媽實現讓孩子上學的目標,用的方法就是簡短的話語,沉默,在大人沉默的過程中,孩子一般會想大人心裏到底在想什麼,你很容易想到,媽媽是一定看穿了我的小把戲,那還不算了,乖乖去上學吧。

  這種情況下,大人說的話越多,越讓孩子感覺沒有權威,孩子越容易找更多的藉口來反駁大人,反而你的簡短有力的語言,簡單的動作,就是對孩子最好的迴應,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做出你期待的行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