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莊子·知北遊》),意為自然造化之中藏有大美卻不可言說,四季時序有分明的規律卻無法評議,萬物有生成變化的道理卻用不需談論;在這非人力所能左右的自然之力中,深藏著天然的造物之美,而古人卻又能遵循其特有的規律,因勢利導,發掘並呈現「妙造自然」的人文意境。

中國嘉德2017年春拍再次推出廣受矚目的:"文人·漫生活——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專場,重點展示奇木根癭,賞石清供類文房器物近百餘件。從銅研山、靈璧石硯池到杜鵑根佛龕、沉香筆筒、奇木禪杖等,盡皆取材天然,難能可貴。在彰顯古人妙師造化、觀象得意、格物盡理之審美妙趣的同時,藉以品味古時文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生活方式。

自古文人雅士喜好寄澄懷於拳石,對奇木根癭的鐘愛,也源自賞石的義理,以文心詩意雅賞石木之峻峭清奇、紋理華麗、秀漏靈動和樸真自然。通常「大而奇者」用以裝點園林,「小而巧者」置於齋窗几案,作為案頭清供,復以詩文記頌。或石或木,材料雖有所不同,但都取其渾然天成之態,在隨形造化中,品賞「掌中山河、案上乾坤」之趣。

玩石藏石之風,始於漢代,盛於唐宋,白居易名篇《太湖石記》便反應了盛唐賞石之盛況。唐人曾因「嗜石」而「爭奇騁怪」,宋代則因徽宗皇帝藏石成癡,使得達官顯貴、士子紳商爭相效仿,將賞石文化推至鼎盛之期。

南宋趙希鵠一生博雅好石,精於鑒賞,在其著作《洞天清錄集.怪石辯》中雲:「怪石小而起峯,多有巖岫聳秀,嵌山狀,可登案觀玩」,首將賞石移至文人案頭。史上著名的奇石藏家,亦包括了米芾、蘇軾、司馬光、歐陽修、王安石等文化大家。

可見對於奇石奇木之愛賞,更多是在天地造化的靈奇秀美之中,注入了豐富的人文意識和藝術創造。「一峯則太華千尋 一勺則江湖萬裏。」 文人們在肯定天公造物之神秀的同時,更對自然秩序加以了藝術化的遵從;目的不僅在於喚醒人們對自然之美的種種覺知,還要激發人們的人文情感共鳴和歷史的聯想,是謂:「觀雅石之氣需明理」。

因此上,古代文人所品賞的奇石嘉木之氣息即是古代文人的文化人格之氣息,亦是文人精神之最好寫照。

5006

奇石香爐

44×34×63 cm

此香薰天然石質,略經修飾,整器格調高古,色澤沈穆,吐霧納露,神韻清透,下承兩足,尤顯敦穩、凝重,置於案頭焚香以嗅,更能靜氣寧心、制性清脾。薰香爐又稱香薰或香爐,從漢代以後,香爐的材質逐漸豐富起來,很快就變成了文人的把玩之物,用來陳設或者把玩的觀賞品。

5007

銅如意

L:52 cm, 23.51 kg

此件如意為上等銅材雕刻而成,以奇木靈芝構形,靈芝形象自然,如意根部的曲度、疤節,如意頭上的根瘤錯節,無一不刻劃得栩栩如生。蒼勁而又秀美至極,雕工細緻入微,材質細潤光滑,整器不做過多繁飾,給人一種古樸的美感,頗具文人氣息。

5011

現代

奚希敏 根雕鶴

H:166 cm

作品取材於千年崖柏,靈感源自古代青銅仙鶴燭臺,作者巧妙利用自然根形及紋理結構, 且仙鶴口銜靈芝,可點香薰,整體將仙鶴亭亭玉立之身姿與凜然仙氣展現無遺,是一件集實用和欣賞價值於一身的藝術佳品。

5012

清早期

奇木禪杖

H:180 cm

此杖以自然木藤隨形而做,歷歷癭節,嵌空玲瓏,包漿厚重。整杖富有自然韻味,歷經常年摩挲而現滄桑之美和自然飄逸之態,氣韻蒼勁而風雅。

杖的歷史在中國可謂源遠流長,古代文人畫中的幽人高士,大多有杖在側。禪僧用杖多有澄心靜慮、警策昏沉之用;而雲遊僧人渡水徒涉時又常以杖探測水深,故古時又稱之為「探水」。久經歷史演變,持杖已不僅僅是需求,更是文人身份的代表符號,以及修為與趣味的象徵。

5017

清中期

六舟和尚竹根燈

H:29.8 cm

是燈系整支天然竹鞕根製成,清奇古樸,熟舊皮殼中透出一段靜穆之氣。其隱祕處藏「六舟」二字款。僧達受,字六舟,又字秋檝,自號萬峯退叟、慧日峯主、小綠天庵僧等。俗姓姚氏,浙江海寧人。出家於海昌白馬廟。曾先後住持過湖州演教寺,杭州凈慈寺,蘇州滄浪亭。行腳半天下,不受禪縛。耽翰墨,於詩書畫印無不佳妙,刻竹,鑿石均名重於時。又精於鑒別古器,法書,碑版。嗜金石,富收藏。尤擅傳拓古器物全形,堪稱一絕。阮元嘗以「金石僧」,「九能僧」稱之,一時名播海門內。 青燈古佛,青燈黃卷,自是禪門清凈境界,六舟和尚更能以燈取影,創三代古器之全形之拓。是燈和尚當年作何用,足令人遐思無限。此竹燈十分罕有,且為禪門希珍,當不可以尋常燈視之。

5027

現代

劉欣 文會圖

紙本鏡心

166.5×32.5 cm

款識:陸樹聲茶寮記:煎茶七類之茶侯條有涼臺靜室,明窗曲幾,僧寮道院,松風竹月,晏坐行吟,清潭把卷,馮可賓。茶箋:茶宜無事、佳客、幽坐、吟詠、揮翰、倘徉、睡起、宿醒、清供、精舍、會心、賞鑒、文僮。茶忌:不如法、惡其主、客不韻、冠裳苛禮、混淆雜陳、忙冗壁間、案頭多惡趣。茶之為飲,最宜精行修德之人,翰卿墨客,緇流羽士,逸老散人,僧道處士或軒冕之徒,超軼世味者。煎茶非漫浪,要須其人與茶品相得,故其法每傳於高流隱逸,有雲霞泉石磊塊胸次間者,惟素心同調,彼此暢適,清言雄辯,脫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酌水點湯,或會於泉石之間,或處於松竹之下,或對皓月清風,或坐明窗靜牖,乃與客清談款話,探玄虛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神表。丁酉年時在初春,二月十四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玉川子劉欣。

鈐印:[劉欣]、[劉]

5030

奇木杜鵑根(無我相)銘文佛龕

72×31×64 cm

奇松蒼勁之感,色澤黑褐,古意十足。取木根天然造型,隨形而出勢,既有盤根錯節之姿,又具舒朗有致之態,以樹木枝幹之蜿蜒形制,表現飄逸靈動之美,又巧借樹根之穩健遒勁來表現供龕之端莊,可謂頗具匠心。隨形就勢,趣味天然。包漿油潤亮澤,線條屈曲優美,因其別具一格的自然形態,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精品。

上刻銘文「無我相」,典出《金剛經》 :「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之句,既有老莊崇尚自然之哲思,又有佛家入定無我之禪意。

5045

清早期

奇木根雕佛手

16×9×6.8 cm

佛手造型奇特優美,包漿溫潤。依照竹根天然形制,將光滑的細竹根與粗竹根糙澀的部位進行巧妙組合,佛手上棕點麻皮表現逼真,運用圓雕,以曲直、深淺的刀法變換將佛手的姿態表現得惟妙惟肖,從不同角度觀賞皆有不同效果,佛手寓意福氣,極具古典之天然意趣。

參閱:李久芳主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竹木牙角雕刻》,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第4頁。

5055

清中晚期

紫檀原座賞石山子

L:17 cm

此石拙味古意足,形立氣聚,似為晶狀或微晶狀非均質礦物集合體;微透明至近透明,大部分表層為黃色,內部呈深淺不同的黃、棕黃、白、淺黃白等色。紋理豐富多彩,置於案頭,雅趣十足,妙趣橫生。配原紫檀座。

5062

清中期

靈璧奇石(玄璞)

H:30 cm

此靈璧石,多面可視,形如雲朵,曲折盤繞,如伏若踞。其石勢蜿蜒恣,千蹊萬徑,石面溝壑縱橫,遍佈皴皺。色黑如漆,凝潤如膏脂。扣之如金聲玉振,清越怡人。石沉靜奇妙、令人致遠深思。宋杜綰撰《雲林石譜》捲上<靈璧石>中言:「石在土中,隨其大小,具體而生,或成物狀,或成峯巒,巉巖透空。其狀妙有宛轉之勢。亦有窒塞及質偏樸,若欲成雲、氣、日、月、佛像,及狀四時之景,須藉斧鑿,修治磨礲,以全其美。」此石歸真反璞,玄之又玄,似書法中「玄」字,符合道家「本自天然,不假雕琢」的美學觀念,置於書櫥案頭,小中見大,更見山水情趣。

5064

靈璧石山子

H:15 cm

此石狀若連續立峯,扭轉、彎曲,黝黑石體表面縱橫褶皺,右側依附奶白色方解石巖塊。質地細膩、堅密,叩之有聲。

5072

清中期

嶗山綠石(立峯)

H:89.5 cm

嶗山綠石立峯色澤墨綠,溫潤如玉。形似柱峯,造型挺拔峻峭,猶如南天一柱直衝雲霄,頗具凌雲之氣勢。顯露層層肌理構造,層疊堆巒,似有巖層、紋脈繚繞其上,縱橫蜿蜒。由於後人的把玩,使其包漿瑩潤,觸手滑脫。觀之不由頻生憑海臨風,暢懷抒情之豪邁風度。

中國嘉德2017春季拍賣會

上海精品展

時間

4月22日10:00-18:00

4月23日10:00-16:00

地點

上海半島酒店外灘中山東一路32號

石家莊精品展

瓷器/玉器/佛像

時間

4月25日 10:00-18:00

4月26日10:00-18:00

地點

稍可軒生活館石家莊習三內畫博物館6層

廣州精品展

時間

4月29日 10:00-18:00

4月30日 10:00-16:00

地點

廣州四季酒店天河區珠江新城珠江西路5號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