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央气象局气象预报中心主任吴德荣表示,今、明两天滞留锋将逐渐北移,各地白天偏热,大台北高温约34、35度;午后各地皆有局部性的午后阵雨或雷雨发生的机率,下周大气不稳定度将逐渐降低,降雨的范围将逐渐缩小,也会逐渐偏向山区。此外,近日大量降雨,全台水库增加逾3亿吨的蓄水量,对于6月上、中旬常看到「今年恐空梅」的消息,吴德荣说,如果梅雨是空梅,3亿吨的水从哪来?他感叹凸显一件「不愿面对的真相」,预报能力是很有限的。

(中央社资料照/南区水资源局提供)

气象专家吴德荣在「三立准气象·老大泄天机」专栏指出,昨晚至今(23日)晨西南部沿海,不定时有局部、零星的阵雨发生,影响范围也不大。最新(22日20时)欧洲中期预报中心(ECMWF)模式模拟显示,今、明(23、24日)两天滞留锋将逐渐北移至长江流域,各地白天偏热,大台北高温大多在34、35度左右;午后「热力作用」举升不稳定的大气,各地皆有局部性的午后阵雨或雷雨发生的机率;类似这两天的剧烈天气(雷击、强风、瞬间大雨),造成短暂淹水的现象,还是很有可能再发生,只是在时间及地点上会不同,能被提前预报的时间并不长,户外活动应注意天色变化,更要注意气象局发布的特报。明(24日)晨中南部因西南气流与陆风的「辐合作用」,仍有局部性阵雨或雷雨的机率。

他说,最新模式模拟显示,下周一至周五(25至29日)上午大致晴朗偏热,大台北高温大约也在34、35度左右;「大气不稳定度」将逐渐降低,午后仍有局部阵雨或雷雨的机率,但降雨的范围有逐渐缩小的趋势,也会逐渐偏向山区。

吴德荣表示,截至昨(22)日10时,根据水利署资料统计,全台水库增加逾3亿吨的蓄水量。犹记得6月上、中旬还常看到媒体报导「今年恐空梅」或「梅雨没有雨」;正好凸显一件「不愿面对的真相」,预报能力是很有限的。以今天的气象科技能力,预报超过10天,能力就大幅下降,若以「不确定性预报」(机率)来呈现,还可以提供做「风险管理」之用;若自行简化成确定性的「空梅」或「没有雨」,不会错才怪!因为这已是「超过科技能力的预报」(over forecast)。

他提到,今年美国海洋大气总署(NOAA)公布的预测大西洋热带气旋总数,将有10至16个达被命名(轻台)的强度,其发生机率为70%,另有30%机率是少于9个或多于17个。至于侵袭美国的次数,则因不符科学、不予提供,可见长期预报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仅能以机率来呈现。所以预测要到几月才有台风、或到几月都没有台风,这种太过确定的长期预报,大家看看就好,因为这也是「超过科技能力的预报」(over forecas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