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幾百萬年的進化以後,人類文明終於從衆多物種中脫穎而出,一躍成爲地球的主宰。但在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面前,人類就像是一個對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隨着時間的流逝,總有一天也會長大成人去到更廣闊的天地。因此,移民外星、星際航行都成爲人類發展的目標之一。

根據人類目前的科技發展水平,到達月球已經沒有太大問題,火星也已經成爲下一個探測目標。

人類航天事業表面看似蒸蒸日上,至今爲止卻只有兩個探測器成功飛出了太陽系,載人航天並沒有取得巨大的進步,更遑論實現星際航行了。

但是科學家們並沒有對此灰心喪氣,反而抓緊研究新技術,試圖實現新的突破,有觀點認爲,只要掌握了這兩項技術,未來進行星際航行簡直輕而易舉。

其一,是量子糾纏技術。雖然量子力學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但是人們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我國發射的“悟空”量子通信衛星,能夠最大程度的保障通信安全。

量子糾纏作爲量子力學的基本概念,能夠在瞬間完成信息傳遞,保障飛船與地面人員的實時通信,在未來的星際航行中發揮巨大的作用。畢竟以人類目前的通信速度,與火星上的宇航員通信都需要數分鐘,更不要說距離幾百萬年的星際空間了。

其二,是反物質動力。人類目前能夠利用的最大能量就是核能,但是它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穩定,一旦發生意外,巨大的輻射會給相關設備帶來毀滅性打擊。

而反物質動力釋放的能量不僅比核能要大,而且相對穩定,有望幫助航天器突破光速的限制,爲其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旦擁有這兩項技術,未來星際航行中的很多問題也會迎刃而解。這就好比擁有一張巨大的帆,能夠助力人類在未來的星際航行中乘風破浪,飛向遙遠的空間去探索深奧的宇宙規律。

筆者:三體—小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