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一過,小草青青,山川煥新,天地間靈氣充盈,一派生機盎然之像。

  清明,既是踏青的好節氣,又是祭祀先人的節日。每逢此時,賢子孝女們免不了要追宗思源,希望親人在“下面”過的好一點,於是攜上香燭紙錢、貢品,恭敬祭掃,給暌違的親人送去一份祝福。

  清明祭祀有四大忌諱,您都知道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者忌殺生

  貢品以香花、蔬果、素點爲好,切莫爲了祭祀而殺生。若逝者生前愛吃魚,你也去買活魚燒來擺在墳前,非但起不到祝福的作用,還是對死者的大不敬。

  明代高僧蓮池大師在戒殺文中寫道:“殺生以祭,徒增業耳。夫八珍羅於前,安能起九泉之遺骨而使之食乎?無益而有害,智者不爲矣!”

  《竹窗隨筆》中記載:浙江有位金先生,平日奉齋持戒,虔心甚篤,死後神識附身一孩子說:“因爲我的善行尚淺,沒能往生淨土,但現在於陰間可以來去自如,也很快樂。”

  一日,又附身來呵責他的妻子:“你爲什麼要殺雞來祭祀我?因你殺生,現在走到哪都有官吏跟隨看管着我了,無法再像從前那麼自由。”這時兒媳婦正懷着孕,問其自身兇吉,他答:“這一胎是男孩,母子平安。下一胎還是男孩,母子雙亡。”後來他所講的話,果然都應驗了。

  《譬喻經》雲:佛與阿難。到河邊行。見五百餓鬼。歌吟而行。復見數百好人。啼哭而過。阿難問佛。鬼何以歌舞。人何以啼哭。佛答。餓鬼家兒孫。爲其作福。行得解脫。是以歌舞。好人家兒孫。唯爲殺害。無有與作福之者。後大火逼之。是以啼哭。

  如此,爲祭祀親人而殺生,徒增親人的罪業,世間孝子難道真的忍心這樣做嗎?是故,祭祀先人不可殺生,以資冥福,只要我們有一顆真誠的心,清淨簡單的貢品自然圓滿。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二者忌踩踏別家墳墓

  若打算帶着孩子一起掃墓,注意要看管好,勿讓其亂跑亂動,更不可隨地小便,以免對亡者造成褻瀆。

  近來“熊孩子”事件層出不窮,“熊孩子”爲別人帶來損失和麻煩數不勝數,讓家長們頭疼不已。

  在此重要的傳統節日將臨之際,建議掃墓前,家長與孩子“約法三章”,制定行事標準,以免到時與別人發生衝突。在孩子年紀小,還不懂事又調皮的階段,家長有必要對其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平時更要言傳身教中華禮儀,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者忌明火

  若在山林草場、居民區周邊祭祀,爲生命和財產安全考慮,不應動用明火,避免火災事故的“導火索”被點燃。

  春天風勁,祭掃區域通常可燃物較多,清明時期是歷年來森林火災集中高發時段。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對不慎引起火災導致燒燬森林面積30畝以上者,追究刑事責任;若達到100畝以上或者損失價值達人民幣8000元以上,則處以3至7年有期徒刑。

  燒紙、點燭、放鞭炮是傳統的祭拜形式,尤其是一些老人們還在堅守着,但是傳統也要繼續向前發展,環保祭祀是適應新時代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趨勢。文明祭掃,人人有責,不要因一時的疏忽,而給國家造成難以彌補的經濟和生態損失,自己也損失慘重,甚至付出自由的代價。

  四者忌在世不孝

  生前一次孝,勝過萬次掃。清明萬堆紙,不如在世端碗飯!一日筆者聽鄰居聊天說到哪家死了老人,子女正在大操大辦云云。

  “生前好好對他比什麼不強,死了瞎折騰。”

  “就是說啊,花那錢呢。”

  百善孝爲先,請珍惜身邊在世的親人,平日好好照顧,噓寒問暖,比什麼不強?不可做那“生前不孝,死後亂嚎”之人,徒增他人笑料。

  圖片來源於網絡

  結語

  生命有終結,大自然周而復始,清明也不全然是懷念,更是爲了新生。應和着天地間欣欣然的生機,也是我們給自己內心來一次換新淨化的好機會。若有心者,“諸惡莫作,衆善奉行”之門隨時向你敞開。

  明信因果,清明節吃齋誦經,放生行善,迴向功德,祈願亡屬得聞正法,離苦得樂,即是上等祈福之道了。豈不聞南無本初報身佛所說《世法哲言》中有曰:“佛學絕不是陰陽風水、算命星卜、測字看相、妖言弄鬼災之怪力亂神。佛學唯因果,入門戒定慧,初習四無量,愛國愛世界,爲民無私執,我法妙有空,是名佛學意。”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願我們的心中清明長存。

  文/一俯仰

  聲明

  此文只代表個人學佛修學體會,涉及法義問題應依 H.H. Dorje Chang Buddha III 法音爲準應證。修學《極聖解脫大手印》,《藉心經說真諦》,《學佛》和《什麼叫修行》,是學佛最正確快捷的成就之道。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的文字及圖片除部分原創外,其餘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任何問題敬請及時告之,我們將妥善處理。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推薦給身邊的朋友吧!予人玫瑰,手留餘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