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開始,筆者就撰寫過一系列解放軍現役輪式裝備的原創評測稿件。至今,已經7年過去了,從我軍0.5/0.75噸級的北京212輕型指揮車,到第二炮兵部隊專用12軸全輪驅動的泰安重型載具。這些重點型號,多種輪式裝備的出現,都印證了我軍正規化、現代化發展的軌跡。唯獨筆者沒有撰寫過介紹我人民解放軍第一臺自主研發輪式裝甲車的相關稿件。2012年晚些時候,有幸在某輪式車輛研究所參觀,遇到了這臺最為珍貴的64式輪式裝甲車原型車。而這臺品相完好的64式裝甲車也是我軍自主研發軍用輪式車輛的鼻祖!更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款專用於打擊ZD反恐輪式戰車!

1、研發背景:

1949年1月,解放軍戰車第一營裝備的由美軍GMC卡車改裝而來的簡易裝甲車,使用鐵路機參加平津戰役解放天津的戰鬥。

在攻克上海戰鬥中,解放軍使用了繳獲自蔣軍,由美軍萬國10輪卡車改裝而來並具有德軍SDKFZ-250半履帶裝甲車風格的裝甲汽車。

眾所周知,建國初期奉行的是與蘇聯結盟的政策。在1950年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時,我人民解放軍的幾乎沒有任何重型裝備。只有為數不多的繳獲蔣軍的裝甲汽車(部分裝甲汽車由萬國牌卡車改裝)和日軍的三菱以及豐田卡車。

從1950開始,至1958年人民志願軍戰鬥部隊大部歸國,我軍已經擁有進行步坦克協同編隊作戰的能力。通過總結對「聯合國軍」的戰術特點,研判世界軍事裝備發展格局,1955年黨中央毛主席決定為我人民解放軍研發輪式裝甲車。而在這之前,解放軍從駐紮旅順軍港的蘇軍接收了25臺BTR-152系列6輪驅動裝甲車。而這款原本用於遂行偵查任務的裝甲車的部分技術,被我軍工部門大量借鑒。

1957年3月,我國引進了蘇聯吉爾-157型6輪越野開車,並在長春設立第一汽車製造廠進行CA-30(國產編號)型越野汽車試生產。經過1年的準備和改進,最終於1959年完成了CA-30國產化,並成為解放軍第1款制式輪式裝備。而BTR-152系列裝甲車的動力總成、前中後驅動橋以及轉向系統,幾乎與吉斯-151越野開車完全通用(BTR-152本身就是由吉斯-151改進而來而)。現在,載具已經有了(CA-30順利引進並改進為CA-30A),成熟的裝備總成樣品也已經獲得(解放軍接收旅順軍港同時獲得BTR-152裝甲車),改進思路也已經清晰了(借鑒蘇軍使用吉斯-151技術生產BTR-152輪式裝甲車),那麼就差如何能夠研發出1款適合我國國情、軍情以及現有工業狀況的成熟裝備了。

從1950開始至1958年志願軍戰鬥部隊大部歸國,我人民解放軍已經擁有進行步坦克協同編隊作戰的能力。1957年,通過總結對「聯合國軍」的戰術特點,研判世界軍事裝備發展格局,黨中央毛主席決定為我人民解放軍研發並裝備輪式裝甲車。由總裝牽頭,經過多部門(某裝甲兵研究所、鞍鋼、一汽等)協同對新型輪式裝甲車進行研發,最終在1964年完成測試並定型為64式輪式裝甲車。

2、技術參數:

上圖是64式輪式裝甲車正面特寫(此組照片為筆者2013年3月份拍攝,車身仍然布滿銹漬)。

64式輪式裝甲車大量採用CA-30系列3軸6輪驅動越野卡車成熟的分總成,整車覆蓋手工焊接厚度從30mm至53mm不等的均質鋼裝甲板。從筆者拍攝的這臺64式輪式裝甲車原型車來看,發動機艙蓋的8幅豎格柵(內部散熱器再次覆蓋向下呈45度夾角的鋼護板)起到散熱和進氣作用。兩側翼子板各安裝1隻具備防空功能的近光燈和轉向燈。2部前風擋玻璃被厚度為20mm可翻轉裝甲板覆蓋(裝甲板正面設定1具觀察孔)。

上圖是64式輪式裝甲車左前30度角特寫(全車漆面鏽蝕殆盡,但左前轉向燈保存完好)。

上圖是筆者在2014年4月份,拍攝的64式輪式裝甲車發動機艙以及左前翼子板特寫(車身已經塗裝瞭解放軍標準綠色啞光漆)。前進氣格柵由為非等邊6棱形,發動機艙蓋2側用外鎖扣固定。發動機艙左右各加裝2扇具備裝甲保護的散熱導流鰭片。前風窗框架與左側圍之間加裝1組由裝甲板覆蓋的觀察窗。與1年前拍攝的這臺64式輪式裝甲車不同的是,漆面進行了處理,但是左前轉向燈玻璃罩缺丟失了。

進氣前格柵內的散熱器也覆蓋了可翻轉的護板,既可起到保護作用,又可起到保溫作用。因為64式輪式裝甲車採用承載式車身,前保險槓直接固定在車身焊接總成上,2條牽引鉤被焊接在翼子板與進氣格柵聯接的根部。

上圖是64式輪式裝甲車發動機艙散熱鰭片特寫。冷空氣從前散熱格柵進入,將熱量通過發動機艙2側各2具散熱孔送出。

64式輪式裝甲車整車全部由裝甲板焊接保護,發動機艙蓋同樣如此。64式輪式裝甲車的前發動艙蓋的合頁採用外置扭桿自緊結構,在維修養護時發動機艙蓋可單人進行開啟/關閉操作,並可固定在任意開啟角度(內置發動機撐桿僅為備用)。

64式輪式裝甲車全車共有3個車門,分別為左前、右前以及後尾門。左右車門,為橫向開啟,並以整車腰線為中心,車門上半部可由上向下摺疊。全車車門外拉手為標準備件,可通用互換。

位於64式輪式裝甲車後側圍斜上方,集成了左右各2組觀察窗。每組觀察窗長寬分別為44mm和20m,均有裝甲板覆蓋並可有車內控制開啟關閉。

上圖是64式輪式裝甲車左側圍靠前門後位置的射擊孔特寫。射擊孔由車內乘員控制,可由內向外開啟,並有專用槍架固定(兼容56式半自動步槍以及56式輕機槍)。

右下向上開啟的觀察窗,通過車內的齒條結構可固定任意開啟角度。有意思的是,裝甲蓋板並不是一個平面,考慮到人機工學將蓋板衝壓成中央外擴突出的狀態。

64式輪式裝甲車的腰線,實際是車輛上半部和下半部,經人工焊接留下的痕跡。在1960年代這樣的做工已經難能可貴了。

64式輪式裝甲車,採用一汽紅旗CA-30系列越野開車的動力總成和驅動系統。標配的12.00-18型號的低壓胎,並沒有採用中央充放氣系統。這裡要特彆強調的是:CA-30系列的原型車,吉爾-157是配置了這套系統,很遺憾沒有隨車一起引進。此後的40年,我軍輪式裝備發站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唯獨是中央輪胎充放氣系統始終沒有取得明顯成績,直到2010年猛士裝甲車採用逆向仿製的方法,才國產出可靠地充放氣系統。

64式輪式裝甲車,採用3橋6輪驅動,前輪不僅僅可提供驅動力還負擔轉向任務。中後驅動橋採用單邊輪承載,並為整套系統提供主要驅動力。

上圖是64式輪式裝甲車後尾門以及後備胎掛架特寫。在後尾門兩側車身焊接上也集成了左右各1具射擊孔。

紅色燈為示寬燈,黃色燈為轉向燈,示寬燈上為12伏電壓輸出介面。

隱藏在駕駛員一側後尾門下部的拖車鉤,最大可承受5噸的牽引力。

64式輪式裝甲車車頂開有一部武器基站操控平臺,可搭載1挺12.7mm口徑重機槍。

從整車風格,線條以及部分總成,或多或少的借鑒了蘇軍BTR-152B,尤其是左右車門上半部可開啟,原型射擊孔等細節。

上圖是蘇軍BTR-152B輪式裝甲車實車,其車門上半部開啟,後側圍射擊孔、焊接線條等特徵被64式輪式裝甲車所借鑒。

64式輪式裝甲車採用承載式車身結構,雖然在整車通過性有所下降,但換來的是多達23人的負載性能。上圖是64式輪式裝甲車駕駛(副駕駛)戰位特寫。在整車研發之處總裝就設定了載員23人(含2名正副駕駛員)。在建國之初研發輪式裝甲車主要目的不是用於正面戰場的火力突擊,而是用來打擊ZD,可在西北部邊陲快速投送兵力。因此載員多,性能穩定被放在第一位。

駕駛員在左側,副駕駛員在右,發動機與變速器和分動器縱向佈置,佔據了一定車內空間。上圖所示,副駕駛員的座椅處於向前摺疊狀態。實際上為了方便載員出入左右前車門,正副駕駛員座椅都可向前摺疊,其高度也可進行手動調節。

上圖是BTR-152B輪式裝甲車駕駛艙特寫(前風窗的裝甲蓋板呈開啟狀態)。

從副駕駛員戰位拍攝的駕駛員戰位特寫。可清晰看到:駕駛員座椅靠背向後翻倒,前風擋裝甲蓋板的觀察孔上加裝防撞橡膠緩衝塊(因為我軍裝甲兵並沒有配發硬質頭盔,採用的是蘇軍裝甲兵使用的軟盔),左前車門上半部摺疊合頁以及鎖具狀態。

上圖是64式輪式裝甲車前風窗裝甲蓋板觀察鏡以及防撞緩衝膠塊特寫。紅色的鋼板是出於防止人員鑽入而後焊接的鐵板(由車輛保管單位焊接)。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緩衝膠塊沒有老化,觀察孔被聚氨酯類的防彈且透明物質填充。

3幅面非多功能方向盤,與CA-30系列卡車完全通用。經過歲月的洗禮,方向盤的橡膠握手已經開裂。

位於正副駕駛員中央的組合儀錶分上下兩部分。上半部5隻儀錶的中央為里程錶(最大速度顯示100公里/小時);左上小儀錶為燃油表;左下小儀錶為燃油壓力表;右上小儀錶為電壓表;右下小儀錶為水溫表。下半部儀錶則集成了啟動鑰匙、各功能開關。64式輪式裝甲車儀錶即可以總成形式更換,又可單獨更換各個功能模塊,當然絕大部分子系統可以與CA-30A卡車的儀錶互換。

上圖是蘇軍BTR-152B輪式裝甲車方向盤、組合儀錶特寫。可以看到與CA-30A以及64式輪式裝甲車的方向盤、組合儀錶幾乎相同。

上圖是64式輪式裝甲車的離合踏板(左)、制動踏板(中)以及油門踏板(右被擋住)的特寫。踏板配件,為了適合64式輪式裝甲車駕駛艙而重新加工。

上圖是富駕駛員戰位座椅特寫。靠背向前,坐墊軟性材質丟失只剩下骨架,調節座椅高度的扳手位於坐墊左側。

上圖是64式輪式裝甲車駕駛員側車門的臨時座椅收起的特寫。車門鎖具較為簡單,只起到單純的開啟/關閉作用,車內可進行2次閉鎖(車外不能開啟)。

駕駛員側車門內部特寫。車門上半部的觀察窗可以從內部開啟,並單獨開啟關閉(可單獨閉鎖)。

駕駛員側,車身觀察窗關閉狀態特寫。

上圖是64式輪式裝甲車載員艙內部特寫(由副駕駛員側車門向後尾門方向拍攝)。

由於中後驅動橋向載員艙凸起,在後驅動橋上的載員艙內設定了3隻載員座椅(呈摺疊狀態)。

左右後尾門內側也各設定1隻載員座椅(駕駛員側座椅呈摺疊狀態、副駕駛員側座椅呈開啟狀態)。

在中後驅動橋上的載員艙副駕駛員側,設定了3隻獨立座椅(對向也設定3隻獨立座椅)。

上圖是64式輪式裝甲車右後側圍加裝在觀察窗的槍架特寫。槍架可兼容56系列槍族(半自動步槍、自動步槍以及輕機槍)為其提供平穩的發射平臺。

這是乘員艙車頂固定的防撞緩衝膠塊,每個膠塊都對應1個座椅。這樣的設定是為了在行駛中出現顛簸時,人員不會從座位上彈起撞到車頂。此時的大多數軍用車並沒有配置安全帶。

車內多處都有滅火器安裝支架。

50升的內置燃油箱位於載員艙內前排車門兩側後部。

64式輪式裝甲車的動力總成(含發動機、變速器以及分動器)全部移至自CA-30A越野卡車。直列6缸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71Kw。

針對64式輪式裝甲車的結構特點,發動機和散熱器等部件通過帶有橡膠襯墊的螺栓固定在前發動機艙內。並將散熱器安放角度向後(發動機)傾斜8度,以便在高負載(64式輪式裝甲車較CA-30A重6噸)工況下將散熱與保溫標定在一個合理範圍內。

上圖是CA-30A越野卡車底盤(大梁)的結構簡圖。因為64式輪式裝甲車沒有大梁,而採用的是承載式車身(與今天大多數家用小轎車結構一樣),發動機、變速器、懸架都安裝在車身上。

上圖是64式輪式裝甲車的前轉向驅動橋特寫。

鋼板彈簧固定前驅動橋,橋管由左右不等長兩部分構成,前差速器殼體為鑄造並用9顆螺栓固定密封。

循跡球節式轉向系統,雖然不能與齒條式轉向系統相媲美,但結構簡單、可靠耐用、便於大規模生產、配用在重型車輛上最為合適。

上圖是由車後向車頭方向拍攝的底盤特寫。

上圖是64式輪式裝甲車前驅動軸和前差速器特寫。

原型車CA-30越野卡車在生產之處因為傳動系統震顫,動力輸出不穩定,以及換擋「打齒」現象頻繁等問題而被部隊拒絕接受。在中蘇冷戰開始之初,一汽採用CA-10技術融合CA-30的6輪驅動結構,研發更為可靠的CA-30A越野卡車。64式輪式裝甲車在試製的後期也進行了基數調整,大量引入CA-30A的動力總成以及傳動系統。最為明顯的是提升了6輪驅動是整車的平穩性。

上圖是64式輪式裝甲車分動器、後傳動軸(至中驅動橋)特寫。

全部國產化的「1分3」的分動器,後來被二汽改進後用在「東風大三零」3軸6輪越野開車,雖然在某些技術上進行了提升,但總體結構仍然與CA-30A相似。可以說64式輪式裝甲車的驅動系統較為成熟,有一個較高的起點。

「1分3」顧名思義就是分動器的動力通過變速器傳入動力後,向前驅動橋輸出1組動力,向中後驅動橋在輸出2組動力。

使用了大量CA-30系列(包含CA-30和CA-30A)越野卡車較為成熟的分系統,而CA-30越野開車經過了1萬公里的複雜路試(含碎石、泥濘、柏油路、盤山路以及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使得64式輪式裝甲車的研發工作展開的較為順利。

64式輪式裝甲車在1962年開始研發,經過2年的修改提升路試,最終在1964年完成定型。在1961年12月晚些時候裝配出第1輪3臺樣車。1962年上半年進行了2245千米的樣車試驗。經過總結原型車在試驗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20處修改(散熱系統、傳動系統、車身密封問題)。最終於1962年7月試製出第2批原型車3臺。3原型車分別在成都、北京和南京地區進行了25000千米的定型試驗。隨後,設計組又對第2批原型車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改進。改進後的第3批原型車在進行了嚴格地定性試驗後基本達到了設計要求。

遺憾的是,64式輪式裝甲車研發成功後,蘇軍在遠東和外蒙駐紮大量坦克裝甲兵器,妄圖對我國實行外科手術式核打擊。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國軍工生產全面轉向坦克和履帶式裝甲車。對於輪式裝甲車的研發因為不適合應對蘇軍的進攻而被擱置。

雖然在此後的20年間,對輪式裝甲車的研發並沒有停止,但是倚重履帶式裝甲兵器的政策並沒有改變。可這不能說明,我軍停止了對更經濟的輪式軍用車輛新技術的追求。把隨著改革開放以及我國安全態勢的改善,更多的輪式裝備也逐步進入制式裝備序列中。

至今,我人民解放軍各型輪式裝備或出口或成軍,甚至採用油電混動、純電動推進技術的輪式車輛都已經進入實測階段。可以說,64式輪式裝甲車是我軍輪式軍用裝甲車的鼻祖毫不為過。

文/新能源情報分析網宋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