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視角下東道國城鎮化水平對中國OFDI區位選擇影響研究

本文是一篇國際貿易論文,本文在描述我國 OFDI 區位選擇的現狀時,通過收集相關的數據製成圖表,以求更為直觀地反映我國對東道國直接投資的地區分布趨勢。在在描述不同規模、行業和東道國城鎮化水平方面,也用具體的數字加以說明,力求介紹完整我國企業在這一區域投資的特徵。

第 1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作為一種國際經濟現象,對外直接投資產生於 20 世紀初,在之後的發展過程中,對外直接投資藉助跨國公司的形式在全球範圍內擴張,有力地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和世界經濟的增長。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開展 OFDI 的時間較晚,2002 年,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後開始大力推行「走出去」戰略,同年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指出將「走出去」戰略升級為「國家戰略」。支持和鼓勵具有比較優勢的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培養有實力的跨國企業,自此之後我國的 OFDI 迅速發展。尤其是自 2003 年以來,我國 OFDI 投資流量由 2003 年的 28.5 億美元增長到 2016 年的 1961.5 億美元,在 2016 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流出量的佔比首次超過 10%,達到 13.5%,其中在 2014 年,我國的 OFDI 達到 1231.2 億美元,首次超過當年的實際利用外資額(1197.05 億美元),使我國成為資本的凈輸出國。近15 來,我國 OFDI 的迅猛發展,培養了一批極具國際競爭實力的國內跨國公司,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自身,這些公司企業敢於跨出國門,主動開展對外投資合作,積极參与國際生產分工,並勇於同大型跨國公司進行國際競爭。

現代城鎮化的發展始於 18 世紀後期的工業革命,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發展歷程。進入 21 世紀以來,世界城鎮化快速發展,2008 年,世界城鎮化水平首次跨越 50%,發展到 2016 年,世界城鎮化水平又提高到了 54.30%。隨著世界各國的城市的發展,城鎮化水平越來越高,同時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也在迅速增長,在全球所佔的份額越來越大,如何幫助和促進中國企業開展對外直接投資活動,進行有效的區域定位,是一個重要的現實問題,因此,本文將所有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目的國作為研究對象,重點分析東道國城鎮化水平對我國企業 OFDI 區位選擇的影響。

......................

1.2 國內外文獻綜述

1.2.1 相關概念界定

城鎮化是複雜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環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過程與結果,這表明了度量城鎮化水平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目前,在學術界關於測度城鎮化水平的方法主要有兩大類,即單一指標法以及複合指標法。王新娜(2010)通過實證檢驗證明了分別採用單一指標法和複合指標法測量城鎮化水平的評價標準是一致的,而且評價結果的一致性也十分高。

本文研究城鎮化對 OFDI 的影響,主要是從城鎮化發展帶來的人口轉移效應進行分析的,而這一效應在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在發展中國家主要表現為對就業和消費的需求,而在發達國家則表現在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上,由於存在這些不同的影響,因此我國 OFDI 的區位選擇在不同經濟水平和城鎮化水平國家的分布也存在差異,此外,由於世界各國城鎮化水平巨大差異性的客觀存在,導致在我國 OFDI 行業進入時也會有差別。因而本文所論述的城鎮化水平就是用單一指標——城鎮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來衡量的,而且這一標準同世界銀行資料庫中統計的世界各國城鎮化水平的標準吻合

世界範圍內的 OFDI 活動首先是從發達國家開始的,因此對 OFDI 區位選擇的研究也是始於發達國家。Hymer 和 Kinderburg 的「壟斷優勢理論」認為跨國公司開展 OFDI 時的區位選擇是由市場的不完全性和自身的壟斷優勢來決定的。Buckley 和 Casson 的「內部化成本理論」認為跨國公司在開展海外投資時,會出於降低經營成本的考慮,從而將 OFDI 區位選擇在公司內部化成本低於市場成本的地區。Vernon 提出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則認為企業 OFDI 的區位應當依據產品所處的生命周期來選擇,在產品所處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對應的企業 OFDI區位選擇也是不同的。英國學者 Dunning 提出的「國際生產折衷理論」認為跨國公司開展OFDI需滿足三個優勢條件,其中就強調了區位優勢對於跨國公司 OFDI的重要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企業的 OFDI 應當根據區位優勢來選擇投資區位。

.......................

第 2 章 中國 OFDI 區位選擇現狀

2.1 中國 OFDI 概述

自 2003 年以來,中國的 OFDI 迅猛増長,投資流量在 2003 年時僅有 28.5億美元,到了 2015 年,中國 OFDI 流量達到了 1456.7 億美元,首次超過當年的利用外資額(1356 億美元),實現了資本凈輸出。2016 年,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資流出量較 2015 年下降 2%的背景下,中國的 OFDI 流量比 2015 年增長了 34.7%,創下 1961.5 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相比 2003 年増加了大約 68 倍(如圖 2.1 所示)。

從洲際選擇來看,中國 OFDI 在全球各大洲均有分布(見表 2.1),其中有66.4%,共 1302.7 億美元的 OFDI 流入亞洲地區,遠高於其他五大洲的流量之和。排在第二位的是拉丁美洲,2016 年 OFDI 流量為 272.3 億美元,佔中國 OFDI 總流量的 13.9%。中國 OFDI 流量的第三選擇是北美洲1,2016 年流量為 203.5 億美元。

中國 OFDI 的存量方面也存在著同樣的現象,截止至 2016 年,中國 OFDI存量總額為 13573.9 億美元,相較於 2003 年末存量,增長了約 40 倍,在世界各國 OFDI 存量的排名由第 25 位上升至第 6 位。

.....................

2.2 不同行業 OFDI 的區位選擇

2016 年,中國的 OFDI 流量涵蓋了國民經濟的 18 個行業,其中有 6 個行業領域的 OFDI 流量超過百億美元,這六個行業的總流量達到了 1645.6 億美元,佔全年總投資流量的比重高達 83.89%。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 657.8 億美元的流量保持第一位,占當年流量總額的 33.5%,其中有 485.06 億美元流向了中國香港,占該行業 2016 年總流量的比重高達了 73.74%。製造業則是首次上升至第二,流量額為 290.5 億美元,所佔比重為 14.8%,同樣有 36.82%的流量流入了香港,同時,對歐盟和美國等發達地區的投資比例也分別達到了 20.64%和 12.58%。此外,在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和金融業中,流入香港的投資量的比重都超過了六成,而對於信息技術服務性行業來說,流入香港和歐盟地區的比例基本持平,分別為27.65%和 26.42%(如表 2.2 所示)

表 2.2 2016 年中國 OFDI 流量超百億美元的行業在各地區分布(單位:億美元)

........................

第 3 章 城鎮化水平對 OFDI 區位選擇的影響機制 ............... 18

3.1 發展中國家城鎮化水平對 OFDI 的影響機制 .................. 18

3.2 發達國家城鎮化水平對 OFDI 的影響機制 ................. 19

第 4 章 東道國城鎮化水平影響 OFDI 區位選擇的實證分析 ................. 22

4.1 模型設定與變數選取..................... 22

4.1.1 模型設定...................... 22

4.1.2 變數選取......................... 23

第 5 章 城鎮化視角下中國 OFDI 區位選擇的對策建議 ................... 35

5.1 OFDI 應當傾向於城鎮化水平較高的國家 .............. 35

5.2 繼續擴大對發展中國家的 OFDI ................ 35

第 5 章 城鎮化視角下中國 OFDI 區位選擇的對策建議

5.1 OFDI 應當傾向於城鎮化水平較高的國家

通過本文第 3 章關於城鎮化影響對外直接投資的傳導機制分析,以及第 4章實證檢驗了這一影響,本文認為中國企業在開展 OFDI 活動時應當將更多的投資傾向於城鎮化水平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從全世界的城鎮化發展來看,諸如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等拉美國家和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阿聯酋等西亞地區國家的城鎮化發展起步較晚,但當前的城鎮化率較高,發展速度較慢,屬於典型的「過度城鎮化」(陳明星,2009),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後,而對於東亞和東南亞地區,以及部分非洲國家,如南非、烏干達等國,這些國家的城鎮化起步晚,發展速度快,對於基建的需求也十分巨大,因此中國的 OFDI 要充分利用這些國家在城鎮化快速發展或發展不均衡的時期所帶來的人口轉移效應和基建投資的機會,要積極發揮中國在能源基建以及相關領域的領先優勢,積極開展對外工程承包,這也可以帶動中國相關產業的 OFDI,促進中國的產業轉型與升級。

綜上,中國的 OFDI 應當合理調整空間布局,繼續鞏固和擴大對亞洲和拉美地區等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同時進一步增強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投資。

........................

結論與展望

1、結論

本文從東道國城鎮化水平的研究視角出發,在梳理國內外研究的基礎上,從行業、東道國經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三個角度介紹中國 OFDI 區位選擇的分布現狀,又分別從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兩個方面分析城鎮化水平對中國開展 OFDI活動的影響傳導機制,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其城鎮化水平較低,但發展速度快,帶來的人口轉移效應帶動了對就業和消費的需求,同時產生了對能源基建和公共服務的需求,而對於發達國家來說,城鎮化趨於穩定,但得益於優良的城鎮環境以及城鎮化發展能大力吸引優秀人才,均正向吸引中國 OFDI 的流入,並通過實證驗證東道國城鎮化水平與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區位的關係,得到了以下研究結論:

(1)東道國的城鎮化發展水平正向影響著中國對其直接投資,通過本文對全球 146 個國家和地區的研究發現,東道國的城鎮化水平越高,越能吸引中國企業對其開展投資。進一步分組檢驗後發現,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的城鎮化均會正向吸引中國 OFDI。在本文第 2 章中提到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分布的地區和行業十分廣泛,中國可以進一步擴大投資,同時在投資時能將東道國的城鎮化水平納入考慮中。城鎮化的發展不一定與經濟發展相同步,多數歐美髮達國家和地區的城鎮化率較高,如英國(82.835%)1、美國(81.788%)、德國(75.51%)等,同時也有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城鎮化發展水平較高,如阿根廷(91.893%)、墨西哥(79.517%)、伊朗(73.879)等拉美和西亞地區的國家,因此中國企業在對外直接投資時也需要制定合適的發展規劃,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模式和行業進行投資。

(2)中國和東道國經濟發展對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也具有正向的作用。這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表現也是一致的。一方面,東道國的經濟規模越大,越能吸引中國對其投資,一般來說,經濟越發達,經濟規模就越大,人均生產總值、消費能力就越強,對於中國資本就越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一個國家的GDP 是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經濟發展潛力的集中體現,只有當資本和技術累積到一定水平的時候,投資國的企業才能擁有所有權優勢,在鄧寧的 OLI 理論中,這是對外直接投資的前提。

參考文獻(略)


還有問題也可下方評論or私信我——編輯部的王姑娘

收集大家的問題,發文章來給你們解答!

文章——2018-11-28發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