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時候,所有人都在拼盡自身的所有力量,就為了能夠考上大學。那時,我們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半年以來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生怕稍一放鬆,就被人趕超,就因不仔細而扣分導致瞬間被打下幾千名之外。

當初我們對於大學有著美好的幻想。以為大學可以為所欲為,想不想上課看自己的心情,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想出去玩就出去玩。還能談一場如同電視劇般轟轟烈烈、幸福美滿的戀愛,還有一羣校花校草可以飽飽眼福。考試前去去圖書館就可以順利畢業,拿到文憑之後工作隨隨便便就能找到。

但是上了大學之後,才發現這一切都只是幻想罷了。真正的慶幸自己上了大學之後,才遺憾大學並不是想要的大學。大學,既要早起上早自修,又要上長達三個小時的晚自修;既要每天奔波於教學樓之間,又要在難得的閑暇去圖書館學習;既要應付班級裏的事情,又要處理組織內的大事小事;既沒有所謂的愛情,又沒有那麼多的校花校草;既要努力學習提高績點,又要考取各種證書。

不過,所謂的遺憾也只不過是因為當初對於大學的期望過高,太過於不切實際,現在,我們漸漸地走上社會,也懂得了大學對我們的磨練,也就不會再對大學而感到遺憾了!


有很多人,因為我們總是對現實不滿。

只要事情沒有按照我們所期待的軌跡發生,我們就會失望。

有機會上大學,的確是國家給的機會。可是大學生活和自己所希望的有截然不同。

在我心裡我的大學 不必很好,但是時間一定要放鬆,放到最松。

個人認為,大學應該是給我們一段時間,讓我們自己去闖出個門堂。至於過程是怎樣的,學校不必擔心,也不需要管。在大學裡,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感興趣的老師,喜歡上的課就上,不喜歡的課就不上。

畢竟,這纔是個性。

或許有人問,為什麼要這樣有個性呢?

誰有能包容你呢?

可是,大學,作為一個學校,又為什麼不能包容呢?

時間是自己的,興趣是自己的,未來也是自己的。

所以怎樣選擇應該看自己的興趣,或許,在如此松泛的教學氣氛之下,有很多人就會濫竽充數,可是那又怎樣呢?或許毀壞了學校的名聲,可是你更要知道,如果一個人沒有未來的話,對一個人是致命的傷害,切不可挽回。難道作為大學生,成年人的我們會不懂這個道理嗎?

學校強制性的教學,學分制度又能帶來什麼呢?

滿分的到課率,可是卻各自一臺手機,各有各的天地。

就如:你可以得到我的人,卻得不到我的心。

如果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這節課是上課還是不去上課,是聽還是不聽,或許學生不一定會全滿,但是這一定是最有效率的一堂課,對學生,對老師而言。

學校不應該有強制性活動,很多活動,學生感興趣就去,不感興趣就不去。

或許這樣對活動的要求性就更高了,可是又有何不可呢?

提升自己的時候,所有事情都在競爭,都有壓力。

我不喜歡自己讀的大學,因為我覺得這是浪費了我的時間

但我不會選擇退學,因為我還沒有找到更好的出路,因為我還沒有條件。

正如,國家不會取消高考一樣的,因為還沒有更好的出現。你我只能將就!

之所以我認為大學應該自由,是因為我覺得在初高中,因為我們年紀輕輕,還不是很懂事,所以可以有人管著我們,算是一種管教吧。可是當我們成人之後,上了大學,自然是沒有升學的壓力,但我們必須明白我們會有競爭的壓力,我們以後要找工作,公司自己不會遷就我們,所以,只能讓大學遷就我們,給我們機會,讓我們大膽去嘗試。比如,讓我們自由。自由選擇。

上進的人終究是上進的,懂的人總會懂。

所以大學不應該再浪費我們的時間,而應該是給我們資源,給我們平臺。

這就是我上大學的初衷,可不想:大學竟如此不堪


其實以前我也有一樣的感覺:拼了全力常常握著筆坐在書桌前睡著了,最後的的確確考上了大學!可是來到了大學發現和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我以為大學就可以為所欲為,不愁沒覺睡,不怕考砸了。可後來我發現身邊總有一個人問長問短無時無刻不提醒你要學習,每天都要按時起牀去上課,想回家要寫請假條……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就讀的是一所師範類學校,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學校裡面男生數量少男神的數量就少的可怕了!本想著上了大學就可以遇見一個像肖奈一樣的男生談一場青春的戀愛,可是現在看來只能笑看風起了……

嗯,既然這個大學機會是自己當初那麼拚命換來的,不管現實怎麼樣,我們都應接受因為是我們選擇了它!安安心心學好自己的專業課,培養一門自己喜歡的興趣,過著簡單但不平庸的日子,這就是我的期待!

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心態,我希望在畢業那年我能告訴自己我不後悔選擇了這座城不後悔選擇了這所學校!


對青年人來說,上大學可謂接近普及,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只要家庭條件允許,基本都可以上大學。

類似你所說,有機會上大學,雖然值得慶幸,可是卻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大學。這種情況恐怕實在是太多太多。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為學習成績不夠好,沒能考上自己想去的大學;有的考試成績夠了,由於志願填報沒有很好的運作和把握,錯過了去理想大學的機會;還有的是學校錄取中,將自己的志願調劑到了自己不願意學的專業。凡此種種,都會導致很多學生,雖然如願以償的考上了大學,卻不能滿足自己的理想與願望。

我覺得,人之一生,很短暫,該學習的時候,毫不遲疑的抓住機會,用心學習,讓自己變得充實,變得豐富,只要自己有真才實學,還是那句『天生我才必有用』。莫大的世界,自有你用武之地。人要學會轉換,學會適應,社會是個大舞臺,大的你不可想像,究竟你理想中的大學、願望中的大學,最終適不適合你?最終適不適應社會?誰又能拿出肯定的答案呢?所以無論你走進哪所大學,都應該在慶幸的同時,感到欣慰,因為他為你提供了進一步深造的舞臺。為你實現人生夢想提供機會。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任何一所大學,既然設置自然就有他的必要,就有他的理由,就有他的作用。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機會靠自己把握。無論在哪所大學學習,光陰是不會停止的,也是公平的,也許你心理上不願接受這樣的大學,可偏偏這所大學卻又是最適合你的大學。真正的人才,是具有超強的適應性,所以,我們既然走進了這所大學,就讓自己勇往直前的走下去,走出燦爛的人生,走出美好的未來。


其實大學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如何對待大學裡面的種種。遺憾不是想要的大學,也是很多人的想法,甚至清華北大的同學都會這麼認為。開學的時候有個同學在空間裏說:大學課並不少、帥哥並不多、也沒有小說裡面寫的校草、沒有校草看上平常女生然後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總之,是對大學的各種不滿。

高三一年,我相信每個即將高考的同學都對未來大學生活幻想了很多,但是上了才知道,大學並不是我們想的那麼輕鬆,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喫飯睡覺,偶爾去圖書館,週末纔可以去玩一下,而且上的課既無聊時間又長,

對學校感到遺憾,那就充實過好每一天吧,做個有目標的人,不要整天待在宿舍,對自己身體不好又白白浪費了青春,好好努力上個更好的學校可能遺憾會少一點的啊~加油


哎,自己的每一步都是緣分,高考超一本線75,為了報個好大學,奔著985,無奈最後只能參加補錄,上了石油大學環保專業,畢業面國企,去了兵工集團搞檢驗,一直邊緣化嚴重,是打算報考環保局公務員,最終無崗位,硬著頭皮報考我大貴州警察,陰差陽錯,遂至此於一鄉鎮派出所度日。


很多人都是來大學之前幻想了很多,有女神男神,英語課有很多外教,選修課可以修好多小語種,但是來了大學之後發現和自己想的真的大相徑庭,長相一般,男女比例嚴重失調,英語老師還是中國人,選修課都是靠搶的,翹課曠課並沒有想的那麼簡單。在很長時間一直在掙扎究竟是自己想的太好,還是生活本該如此。自己的所想與現實差距太過遙遠,在一瞬間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失去了方向,陷入了無盡的彷徨與無奈,歸咎於原因還是在於自己,原先定位太高,出現問題解決不了,只會一味的抱怨,期望值與實際所得到的相差太遠,內心充滿失望,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不是自己喜歡的,自己喜歡的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感受,畢竟大學會成長很多。

大一的時候會感覺遺憾,尤其剛上大學的時候喜歡和以前的同學打電話,然後就是各種虐,各種悔恨。

大二的時候,就習慣了,慢慢的就會認命了,覺得這就是命,接受吧,後悔並不能解決任何事。

大三的時候明白了還有考研,有的同學會借著考研實現自己的名校夢,就不在過多糾結於自己的學校了。

其實,二流的大學並不能決定你將來就會成為二流的人,過多的悔恨過去,只會錯過太多好的機會。不要讓自己的成績配不上自己的夢想。


1,每個人有自己嚮往的大學,嚮往的未來工作,但是由於成績不理想,或者其他原因,沒有上自己理想的,這是常有的。

2,我也覺得非常遺憾,遺憾沒有到理想的學習環境。沒有過好青春時代。

但是人生嘛總是沒有那麼圓滿。向前走吧,爭取以後過得如意些。

過去的不可改變,但可以有未來更高的自己。


我並沒有,我喜歡我的大學,大家都很團結,都很好學,感覺整個學校都充滿了正能量,老師對我們學生都很好,節日有驚喜,平時也有不大不小的驚喜,來之前別人都說我們學校剛建第一年,肯定不行,勸我不要來,現在看來我的決定是對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