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授權轉自 | 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

  好的家庭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尤其是說話的語氣,不僅影響家庭的幸福,也影響孩子出門在外,爲人處世的態度。

  可以說,家庭溫不溫暖,看父母說話的語氣就知道。

  很多家庭的矛盾紛爭,都是在表達上栽了跟頭。

  有一次請幾個學生來家裏吃飯,席間有個學生小心翼翼地對我說:“老師,真羨慕您一家,說話是溫柔的。”

  我被他逗笑了:“不然呢?一家人說話要靠吼嗎?”

  學生低着頭苦澀地說:

  “我家就不是這樣,我媽平時說話很衝,總是帶着刺。比如我被魚刺卡了,她就會說:‘怎麼這麼不小心,吃個飯都讓人不安生!’

  明明是一句關心的話,到我媽嘴裏都能變成指責。所以我越大越不願意與她交流。我爸媽也常常因爲小事爭得面紅耳赤。”

  學生說完,其他的孩子也表示深有同感。

  我們這一屆大人,學得最差的是說話這門課。在家庭中,說話不注意語氣,總是用咄咄逼人的態度,說很多偏激的話語,惹來很多不必要的家庭矛盾。

  微博上有這麼一段話流傳甚廣:

  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大多數時候,我們說的越多,彼此的距離卻越遠,矛盾也越多。在溝通中,大多數人總是急於表達自己,一吐爲快,卻一點也不懂對方。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懂與不懂,不多說。心亂心靜,慢慢說。若真沒話,就別說。

  良好的家庭,常常就毀於一句話上。

  想要好好說話,語氣態度是非常關鍵的。

  前幾天,看到朋友圈有個朋友轉發了一則臺灣的公益視頻,深受感動。工作人員對幾組家庭進行了一次真實的測試,看看人們在語氣不好時,是怎麼傷害到孩子和父母的。

  印象很深的是視頻中反覆出現的那句字幕:“因爲有愛,每句話都要好好說。”

  但事實是,在生活中,很多人都習慣了對父母出言不遜,對孩子口無遮攔,對愛人冷嘲熱諷,一不注意,就衝着最親近的人放肆。

  後臺曾收到一位高中生的留言:

  “媽媽很喜歡諷刺我,這次月考考了98分,我真的很開心,我以爲她也會高興,可是她卻對我說:‘這你就要驕傲了?’我晚上忍不住偷偷地哭了,爲什麼她就不能好好對我說話?”

  我們的家庭裏,缺的從來不是愛,而是溝通技巧。

  很多人說話中總是帶着諷刺、不耐煩、命令、否定、嫌棄、打擊的語氣,傳遞給家人不是快樂和幸福,而是痛苦。

  我有個朋友,說話從來不注意語氣,對朋友、對妻子、對孩子都是如此。有次下雪,妻子不小心摔傷了,他趕到醫院一個勁地數落:

  “爲什麼你總是這樣?”

  “都說了下雪天讓你別出去,沒摔死你!”

  “讓這麼多人擔心,真是會添麻煩!”

  如此傷人的話,把妻子氣得一把鼻涕一把淚,一言不發。

  我們總是勸他別這樣說話,傷人,他卻不以爲然:“我這人刀子嘴豆腐心,雖然嘴上刻薄,但我是好心。”

  明明是關心,張口卻夾槍帶棒,身邊的人感受不到關心,相反,時間久了,越來越經不起這樣好心的打擊。

  我很難認可朋友那句“刀子嘴,豆腐心”。言爲心聲,無論你的初衷再好,刀子就是刀子,它劃開的傷口實實在在。

  好的人際關係,說什麼話,用什麼樣的語氣是很重要的,再好的感情,也受不住每天的尖酸刻薄。

  刀子嘴真的沒有什麼好炫耀的。

  能注意控制自己的語氣,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不同的語氣所表達出的效果是很不一樣的。

  孩子回家晚了,可以說:“回來這麼晚,爸爸媽媽很擔心你。” 而不是:“下次再回來這麼晚,就永遠別回來了!”

  丈夫帶娃笨手笨腳,可以說:“已經不錯了,你經驗少,慢慢學就好了!"而不是:“你眼瞎了啊!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老人喜歡嘮叨,可以說:“媽,我過得很好,您別擔心啦!"而不是:“媽,你可真煩,以後我的事你少管。”

  你看,換一種表達方式,是不是聽起來舒服很多?

  我始終相信,一個人說話的態度和語氣,比內容要重要得多。說話語氣好了,家庭才能好。

  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誰不想屈服於溫柔?

  來源 | 錢志亮工作室

  責任編輯 | 郭可暢

  教育,要用“廣角”來看

  我們開闢起了一個新的主題,那就是教育類話題優質原創內容的刊發。

  在這裏,你可以看到更多優質教育類原創內容;

  在這裏,你可以發現有意思的教育類自媒體公號;

  在這裏,你可以從不一樣的視角看教育。

  讓我們在這裏遇見更多的朋友,讓我們在這裏用廣角看世界。

  優質+原創+教育+自媒體,這是中教君想要在每個週日與您共同分享的精彩,不知道您喜不喜歡呢?

  各位老師、家長,如果您平時也關注了這樣的公號,如果您在平時發現了這樣的文章,中教君也歡迎您分享給我們。說不定在下週,我們也會推送給更多的朋友的!

  各位自媒體朋友,如果您想要在週日出現在中國教育報微信的平臺上,我們也歡迎大家來自薦!

  那麼,怎樣才能找到中教君呢?您只需要將您想要推薦的文章鏈接留言發送到我們的後臺,如果您覺得留言推薦不夠靠譜的話,我們也歡迎您發送文章鏈接到我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我們下週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