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神門神騎紅馬

/ 貼在門上守住家

如今,你家還貼門神嗎?

- 中國人的門 -

門是內外空間分隔的標誌,

是邁人室內的第一關和咽喉。

因此,又將一家一戶稱爲“門戶”。

民以食爲天,以居爲安。

門,既是入口,也是出口。

因此,人們歷來十分重視各種門的處理。

最初,只有富裕的家庭會裝有厚大的木門

普通小老百姓還用的是草木編制的簡陋、單薄的門。

門,某種意義上,成了身份的象徵。

因此,我們的文化裏:

“門第”成了顯貴之家的代名詞

“柴扉”則指貧窮人家

“門戶之見”則表示不同地位不同派別間的成見。

那時人們認爲,

凡與日常生活有關的事物皆有神在。

如家中的門、竈、牀等都有神靈在裏面。

在古人看來,

門主出入,在整個房子中佔重要的地位。

怠慢不得,要祭。

古代五祀:門、井、戶、竈、中溜。

分別對應:門神、井神、戶神、竈神、土地神和宅神。

《呂氏春秋》講,孟春之月“其祀戶”,

仲春之月、季春之月亦然;

秋季的三個月則祀門。

這是整個季節的祭祀。

門、戶被當做一種界面,古人希望通過它來實現與大自然的溝通。

- 第一代門神 -

“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蟠屈三千里,其卑枝東北曰鬼門,萬鬼出入也。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衆鬼之害人者。”

——《山海經》

《小門神》神荼鬱壘

這說的是:

在東海之中有一座神山“度朔山”,

山上有一株特別大的桃樹。

這棵大桃樹盤曲三千里,

在枝幹延伸出去的最東北處,

有一座“鬼門”。那裏是衆鬼出入的門戶。

而把守着鬼門的兩位神將,

一位叫神荼,一位叫鬱壘,

他們的任務就是監視壞鬼,

發現了就綁起來扔到山下喂老虎。

其實就是兩位安檢人員。

現代神荼鬱壘

神荼、鬱壘兩兄弟是驅鬼辟邪之神,

其形象自然不會慈眉善目。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有一幅畫,

畫中即有神荼、鬱壘的肖像。

二神坐在桃樹下,袒胸露腹,虯髯虎鬚,

頭上長角,手執桃木劍,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

史料記載的神荼鬱壘

在門上,神荼一般位於左邊門扇上,

身着斑斕戰甲,面容威嚴,姿態神武,手執金色戰戢。

而鬱壘則位於右邊門扇上,一襲黑色戰袍

神情顯得閒自適,兩手並無神兵或利器。

東漢學者鄭玄在給《禮記·喪服大記》的註解中提到:“君釋菜,以禮門神”

這是“門神”第一次在文字記載中出現。

- 流傳最廣的門神 -

到了唐朝,門神也開始升級換代。

現在流傳最廣的門神,秦瓊和尉遲恭,也是從這時興起的。

相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因殺戮太重,

夜晚在寢宮就寢時總覺得有惡鬼在殿外拋磚擲瓦。

太宗皇帝失眠了。

正所謂“食君之祿,擔君之憂”,

手下第一猛將秦瓊上前請命:

“臣平生殺人如摧枯,積屍如聚蟻,何懼小鬼乎!

願同敬德(尉遲恭)戎裝以伺。”

(你問過尉遲恭的意思了嗎你就把人家拉上)

於是當晚二位大將爲皇帝把守宮門,果然一夜平安無事。

兩位大將接連守了幾日,後來有些撐不住了。

於是唐太宗下旨,令畫師繪製了兩位的肖像懸掛於宮門口,從此宮中便相安無事了。

皇帝擱古代那是最大的大V啊,明星效應,民衆紛紛效仿,秦叔寶和尉遲恭作爲門神的形象就廣爲流傳開來。

- 門神界百花齊放 -

自此後,各式各樣的門神,

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中華大地上,

並各成一派。

文官派

宋朝時,文人的地位前所未有的提高

文門神也開始佔據一席之地。

和武門神不同,

文門神大都是溫文爾雅眉清目秀的顏值擔當。

其形象多爲身着朝服的文官,

附加爵、祿、福、禧等飾物,

取“福祿壽禧,馬報平安”之意。

野獸派

野獸派門神,比如被視爲吉祥瑞獸的雄獅,

常被安放在宮殿、廟堂或者大宅門兩旁,

守護辟邪,也是權威的象徵。

童男派

童男派門神,也叫門童,

兩個童子各騎一隻大公雞,取“功名”之意,

童子頭戴牡丹花象徵“富貴”,

另一童子頭戴花,取“菊”爲“吉”意,

是爲“功名富貴,吉星高照”之意。

人民武裝派

超級英雄派

在每一個闔家團圓的節日

在每一個安然入眠的夜晚

關上門

他們不曾離開

打開門

他們依然還在

鎮守了家宅千年的門神

在現在這個時代

顯得那樣孤單又燦爛

你家還貼門神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