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說起老北京的城門,會說“內九外七皇城四“”,

  那麼都是哪些老北京的城門,分爲九個內城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安定門、德勝門、崇文門、宣武門、正陽門),七個外城門(左安門、右安門、東便門、西便門、廣渠門、廣安門、永定門),四個皇城門(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以上的都的文字上的叫法,老北京人對這些城門的叫法是單有一套,所以說老北京文化,只有老北京人知道,外人只是從文字上了解,那些不算是真正的老北京文化。

  網絡文章流傳比較久的一種說法,是九門走九車,九是每個門專供某種車走。東直門走砂石車(或木車),西直門走水車,德勝門和安定門走兵車(安定門還走糞車),崇文門走酒車、宣武門走囚車、阜成門走煤車、朝陽門走糧車、正陽門走龍車。

  我們的老北京民俗專家一把駁克槍,分析說,現實中根本就沒有這些說法。因爲哪朝法律也沒這規定,哪個走什麼車,完全靠自願和圖方便。

  具體我們的具體談一下,網絡上的說法根本就不是老北京人說的。

  首先,這種說法從對城門的叫法就不是老北京的叫法。

  現在說起北京或是北京故宮,經常說的明清兩朝,而很少提到元朝。

  現實中,今天的北京是元朝定型,雖明朝進行一些列更名運動,如各大城門都更名了,老北京人對城門還一直沿用元朝的叫法。如阜成門,老北京人叫平則門。朝陽門,老北京人叫齊化門,宣武門,老北京人叫順承門,這些老北京人的叫法還是元朝時候名稱,雖然明朝想降低元朝存在感,但老北京人的稱呼則一直沿用元朝叫法。甚至到民國,老北京人還把宣武門叫順承門,一叫順嘴,就叫順治門,這也讓民國很不爽。

  這些門還有專門的滿文寫法,我們族胞中都格格專門整理出滿文寫法,下邊就給大家欣賞:

  前門是正陽門的俗稱,是北京內城的正門,包括箭樓和城樓,原由甕城牆連爲一體,後因修路分割成了兩個部分。

  正陽門前身是元朝的麗正門,位於今人民解放碑北,明永樂十七年(1419)將元大都南垣南移約0.8公里重建,永樂十九年(1421)竣工,仍名麗正門。正統元年(1435)重修城樓,增修甕城、箭樓、閘樓,正統四年(1439年)竣工,改名“正陽門”。

  但老北京人就叫前門。

  崇文門,元稱文明門,俗稱“哈德門”,“海岱門”。崇文門經歷元、明、 清三朝,它位於今崇文門內大街南口處,東距正陽門約3公里。

  老北京人就叫哈德門。

  宣武門,元稱順承門(訛傳順治門) 明永樂十七年,南拓北京南城牆時修建,沿稱元“順承門”之名。正統元年明政府重建城樓,增建甕城、箭樓、閘樓,正統四年工程竣工。

  老北京人還是叫順承門或順治門。

  安定門,元稱安貞門,爲明清北京內城北垣東門。始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正統四年(1439)建城樓,甕城東西約68米,南北約62米。

  北京德勝門,元爲健德門,現在建築形式始建於明正統二年(1437年),明清北京城內城九門之一,是由城樓、箭樓、閘樓和甕城等組成的羣體軍事防禦建築。

  德勝門,爲出兵徵戰之門,寄語於“德勝”二字。

  東直門,原爲元大都東垣崇仁門,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洪武四年(1371年)均修補沿用,永樂十七年(1419年)修葺,改稱東直門,正統元年(1436年)重建城樓、甕城、箭樓、閘樓。東直門,正統四年(1439年)竣工。形制同朝陽門,但規制略小。

  朝陽門,元稱齊化門,門內九倉之糧皆從此門運至,故甕城門洞內刻有穀穗一束,逢京都填倉之節日,往來糧車絡繹不絕。“朝陽穀穗”爲南糧北運的第一位喜迎神。朝陽門形制與崇文門略同。

  老北京人還是按元朝叫法,叫齊化門。

  西直門是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元士祖忽必烈在金中都舊城東北營建新城時開始建造的,元朝被稱和義門,是東直門的姐妹門,至元二十二年完成。明永樂十七年再次修繕後改名西直門,明朝正統元年(1436年)明英宗命太監阮安等監修京師9門城樓,正統四年完工。

  阜成門位於西城區中部。元代爲大都城平則門所在地,明、清爲京師內城九門之一。元時名“平則門”,明正統四年(1439年)重修,改名“阜成門”。

  老北京人還是按元朝的叫法,叫平則門。

  關於這些老北京城門,老北京人還編了很多民謠,如:平則門拉大弓,前面就是朝天宮。因爲平則門裏頭,有東弓箭營、西弓箭營。所以叫平則門拉大弓。關於朝天宮,是明朝建的北京最大的道觀,但後被火燒了,也沒再建,只留下個地名。德勝門兩頭縮,德勝門外都是窮人窩。老北京人說,東富西貴,南貧北賤。北賤就指德勝門外。

  關於說清朝北京規定九門走九車,就是不同門走不同車,那屬於無稽之談,從無規定。如有規定,一定會立碑告知,如現在有的地方看到的下馬石。 什麼車走什麼門完全靠方便。如玉泉山的水走西直門。過去生產酒,官方督辦,所以大清國沒假酒。那時大部分酒廠在大興,走崇文門方便,所以那還設收稅點。 正陽門下的門由皇帝專走,也是皇帝去南邊方便才走,如去天壇先農壇走正陽門。但如皇帝去圓明園或頤和園,絕對不會走正陽門。

  只有出兵,如不急,爲圖吉利,有說法出德勝回安定。但用兵急,兵貴神速,清軍不會迷信這個。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