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半個月的時間裏

  浙江大學3次登上《人民日報》

  究竟是哪些內容

  引起《人民日報》的頻頻關注?

  一起來看!

  今天,《人民日報》報道了

  浙大思政課

  它幫助學生在行讀中

  瞭解浙江、感知中國

  而在不久前

  浙大兩項科研成果

  “喜提”《人民日報》

  3月30日,《人民日報》頭版報道

  關於高質棉花遺傳機制的研究成果

  該成果爲未來棉花培育

  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

  4月1日,《人民日報》報道

  穿顱超聲腦成像技術

  該技術使得人類顱腦超聲成像

  成爲了可能

  浙大思政課,在行讀中感知中國

  從浙江大學玉泉校區出發,一路向北,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便到了羣山蒼翠、竹海連綿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餘村。浙大師生們正在這裏上一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邊走邊看邊調研,教與學、思與行,在“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中鋪陳開來。

  從過去的以“賣石頭”爲生,到現在將環境優勢轉化爲現實生產力,餘村的變化,讓學生們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課程授課老師、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傅夏仙說,“00後”大學生思維活躍、朝氣蓬勃,但是對歷史的把握、對現實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只有讓他們親眼看見、親身體會、親自參與到國家的變化當中,才能感受70年的偉大曆程與生動實踐,才能更好感悟每個人心中的中國夢,體悟青年一代的使命擔當

  理論最大的魅力是歷史穿透力,最大的動力是現實解釋力。只有讓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相互結合,思政教育才能入腦入心。浙江是中國革命紅船的起航地、改革開放的先行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萌發地。“浙江的現象、經驗、人物,理應成爲浙大學生的寬廣課堂。”傅夏仙認爲,思政課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有擡頭率是第一步,有點頭率纔是更重要的,必須讓學生們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有思考、有收穫、有共鳴。

  “當年的礦場在哪裏?”“大夥是怎麼致富的?”“一年收入有多少?”走進農家院落,學生與當地農民攀談起來。於是,餘村發展的歷史一步步展現在眼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在學生們的腦海中漸漸清晰起來。

  當得知餘村創辦了十幾家農家樂、組建了觀光車隊、打通了“吃住行”一條龍服務,201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高達4.1萬元時,浙大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學生陳琳瑩感慨道:“追尋餘村的發展之路,我們從山鄉鉅變的一抹縮影裏,讀懂了浙江農民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築夢圓夢的奮鬥歷程。”

  如何讓行讀不千篇一律,不走馬觀花?在浙大,除了任課教師帶着看、領着學的現場教學,學校還拿出學時,讓同學們開展主題調研。大家通過個案訪談、現場觀察、問卷調查等形式,鏈接課堂內外,剖析“最多跑一次”改革、農村文化禮堂、互聯網法院等鮮活案例,在調研中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浙江的生動實踐。動物科學學院本科生楊帆在桐廬縣荻浦村開展“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遊發展”的調研後,感觸頗深:“調研中的所見所聞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穫。”課程之餘,楊帆所在的小組還製作了“美麗荻浦”宣傳摺頁,希望讓更多人瞭解那裏的好山好水好風光。

  浙大學生行讀新時代的實踐,早已超出了一門課的範疇。這兩天,機械工程學院碩士生潘佳鋒正準備前往《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譯者陳望道的故居,開啓一次追尋思想原點之行。“出發之前,我只需要通過學校平臺預約,就可以獲得包括路線、行程、宣講在內的一系列‘套餐’服務。”潘佳鋒說,“這大大解決了行讀之旅的後顧之憂,也讓‘紅色之旅’成爲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

  據瞭解,浙江大學已經建立了20個學生黨建與思政現場教學基地。“這20個基地的選定,是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利用一個暑假時間,從104個備選方案中摸底產生的。”浙江大學黨委研工部副部長陳凱旋介紹,更爲可喜的是,一批學生自己參與設計、宣講、打造的具有學生味兒的思政基地也已經形成,廣大青年學子正在行讀中接受教育薰陶,瞭解浙江,感知中國

  科學家發現高質棉花遺傳機制

  浙江大學農學院教授張天真牽頭的國際團隊,發現了高品質海島棉的生長遺傳機制,將爲在陸地上培育纖維更長、更強、更細的高品質棉花提供支持。相關論文日前在《自然遺傳學》雜誌發表。

  目前人工栽種的棉花主要是陸地棉海島棉:陸地棉產量高,纖維好,適應性廣,產量佔世界棉花總產的90%以上;海島棉的特點是長、強、細,但產量低價格貴。

  張天真團隊利用超高密度遺傳圖譜等技術,組裝出了清晰度與完整性前所未有的陸地棉遺傳標準系和海島棉染色體水平基因組。“這對未來培育高產、纖維優良、適應性強的棉花新品種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張天真表示。

  浙大研究團隊突破

  超聲對顱腦成像的“禁區”

  日前,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鄭音飛副教授課題組創新性地提出一種基於超聲超材料和平面波造影相結合的新型腦成像技術——穿顱超聲腦成像。這一技術突破了超聲對顱腦成像的“禁區”,使得人類顱腦超聲成像成爲一種可能,爲人類顱腦成像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向。

  據介紹,現代醫學超聲設備通過分析由身體反射的回波信號來判斷人體組織結構和血流情況,相較CT與核磁共振成像,超聲成像的優勢在於實時、無損、低價,且能在術中使用。然而長久以來,由於顱骨具有高密度特性,對超聲具有極強的衰減和畸變效應,因此常規的超聲很難檢測到由顱腦反射的回波信息。

  提高現代超聲設備的穿透性能,是超聲顱腦成像的關鍵性難題。鄭音飛課題組提出的技術結合了聲學等互補介質理論和波束合成逆問題框架,實現了小鼠腦部的高分辨率組織及血流成像。課題組配合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吳勇軍教授課題組研製的超材料進行顱腦成像,超材料從結構上使得彈性共振回來的超聲重新被壓回顱骨,彷彿給超聲穿上了一件“隱形衣”,聲波的反射也就控制到了最低。此外,結合平面波成像和新型納米粒造影成像技術,課題組突破性地提出利用平面波造影成像方法,顯著提高了圖像的分辨率和靈敏度。換能器發射平面波,一次發射即可得到整個成像區域的信息,這不僅提升了回波信號的數據量,而且還實現了腦部高分辨率高靈敏度成像。該研究受到“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資助。

  看完上述報道

  你的內心是否有點小激動?

  讓我們一起

  爲浙大加油、打cal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