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0 更新

從我第一次使用Manjaro至今已有三個月餘。這三個月裏,我經歷過重新搭建開發環境、給別人裝系統、把KDE桌面換成deepin桌面、自己手賤刪掉分區重裝系統、試用Arch Linux等等。在這種種經歷中,Manjaro給我最大的體驗就是「方便」和「穩定」,這作為一個操作系統來說已經幾乎完美,完全可以拋棄Windows了。


(題圖:筆者電腦終端screenfetch信息)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曾飽受ubuntu醜陋的UI、難用的軟體管理和各種不穩定因素(包括時不時彈出的報錯和一大堆莫名其妙出現的BUG)的困擾。終於在某個風xian和de日dan麗teng的下午,我下定決心要拋棄這個垃圾的linux發行版。湊巧,筆者又在distrowatch.com上發現了現在風頭正盛的Manjaro。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筆者折騰了幾個小時之後在自己的gram上完美安裝。經過一個晚上的使用,體驗比ubuntu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Manjaro是一款基於Arch Linux、對用戶友好、全球排名第一的Linux發行版。在十月底,Manjaro18.0正式發布。關於Manjaro的介紹就不必多說,有興趣可以移步到Manjaro中國來獲取更多資訊。這篇文章是筆者安裝Manjaro的過程和使用中一些感受的實錄。

安裝工具:一個U盤,鏡像刻錄工具Rufus,Manjaro鏡像下載地址(筆者選用的是KDE版)

Rufus的使用方法很簡單,選好鏡像之後,分區類型選GPT(對UEFI而言)。點擊start後會讓你選擇刻錄模式,一定要選DD模式,否則無法進入引導。

刻錄盤製作好之後就是重啟進入BIOS進行啟動引導的相關設置了,如果有類似secure boot之類的選項一定要記得關掉(不然會出現莫名其妙的錯誤= =)。啟動成功之後就會顯示下圖。lang選項選擇zh-cn,driver選項選擇nonfree,然後在boot選項按回車就可以進入安裝程序。在安裝程序的左上角可以選擇語言。

圖源網路,設置方法見上

分區部分就見仁見智了。因為筆者採用的是win+linux雙系統方案,所以這裡選擇了並存安裝,並且把c盤空間壓縮了50G出來給Manjaro用(更多的分區方案可以參考網上其他資源)。筆者後來只安裝了微信,chrome,vscode,eclipse,網易雲音樂和一些其他常用軟體,僅僅用了14G,事實說明完全夠用。

磁碟監視工具Filelight

然後點擊安裝,等待。一切就這麼簡單地結束了。整個安裝過程跟ubuntu一樣簡單,沒有arch linux那般繁瑣,可以說是懶人版arch linux。

安裝完之後重啟一下,選擇Manjaro Linux引導項進入系統,可以看到類似如下的桌面(筆者的桌面稍微配置過)

Manjaro桌面

整個桌面風格非常清新簡潔(甚至還有些Windows10的感覺)。至此,系統就已經安裝完畢了,我們還需要配置一些東西。

打開Konsole(沒拼錯),輸入如下命令更換國內源:

sudo pacman-mirrors -i -c China -m rank //選擇國內源
sudo pacman -Syy //刷新緩存

然後需要定位archlinuxcn源,用自帶的kate編輯器進行編輯非常方便:

kate /etc/pacman.conf
//在打開的文件加入下面兩行jianshang
[archlinuxcn]
Server = https://mirrors.shu.edu.cn/archlinuxcn/$arch //這裡的源用其他的也可以,筆者用的是科大的源
//別忘了要同步
sudo pacman -Sy archlinuxcn-keyring
sudo pacman-optimize && sync

這樣就可以愉快地安裝軟體了。在Manjaro系統中,有個非常好用的離線版應用商店——octopi,可以尋找到想要的所有軟體,並進行安裝和卸載。

在octopi中搜索qq的結果

在想管理的包點擊右鍵->安裝/卸載,在下方「處理」一欄中會顯示變更記錄。當確定所有的操作之後,點擊搜索欄左邊的鉤號,就可以進行軟體的安裝和卸載了。對於不太習慣用命令的用戶來說,簡直是一大福音。

關於Manjaro還有很多新奇有趣的地方,歡迎大家來體驗這款不一樣的linux發行版!

Update:

經過筆者的一番尋找,終於找到了目前能用的tim:

sudo pacman -S deepin.com.qq.office

然後點這裡查看解決deepinTIM與kde不兼容的問題

Update 2:

經過評論區提醒,yaourt現在已經死了。可以用octopi安裝yay作為替代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