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薩沙

  本文章爲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歷史上的今天,1994年4月盧旺達大屠殺爆發。在短短100天內,盧旺達共有百萬人被屠殺。而國際社會基本都是在觀望,沒有給予及時的援助。盧旺達大屠殺,也被當做二戰以後國際社會最大的恥辱。聽薩沙說一說吧。

  很多朋友看過著名的電影《盧旺達飯店》。

  電影中,盧旺達飯店經理的保羅,遭遇了1994年的盧旺達大屠殺。

  身爲胡圖族人的保羅,利用自己四通八達的社會關係和八面玲瓏的精明,周旋於各種勢力之間。

  最終,如履薄冰的保羅,成功保護了1000多名圖西族難民,也包括他的妻兒。

  期間,保羅幾次接近崩潰,幾次面臨生命危險,能夠活下來實屬運氣好。

  電影中,多次出現胡圖族人,不加區別的屠殺圖西族的場面,讓人不寒而慄。

  而胡圖族的將軍並不支持屠殺,也不加制止。他只是以保護飯店爲名,藉機敲詐保羅各種財物。

  至於聯合國的比利時維和部隊,表現的非常軟弱,甚至自身難保。

  電影中,胡圖族武裝分子將帶着血的維護部隊頭盔,扔到比利時將軍面前,後者也不敢開槍。

  這裏的比利時維護部隊實力太弱,一旦開戰必遭胡圖族殲滅。

  比利時人一度放棄盧旺達全部撤退,只帶走外籍公民,拋棄了處於屠殺中的圖西族人。

  保羅他們最終苦熬了3個月,直到7月圖西族和烏幹達的軍隊打敗圖西族武裝,佔領盧旺達大部,這才得救。

  像辛格勒一樣,保羅救了1268躲藏在飯店中的圖西族人。

  然而,這些倖存者當然不是普通的老百姓,都是盧旺達的富人。

  這個電影的背景,就是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

  盧旺達是非洲一個小國,常年處於矇昧狀態。

  直到19世紀,圖西族領袖基加利四世才逐步統一各部族,建立了盧旺達這個國家。

  這裏就要說說圖西族和胡圖族。

  對於這兩個民族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爲他們本來是同一民族,後逐步分爲兩個民族。

  占人口百分之十八的圖西族,在基加利四世時代強大起來,後逐步成爲該國的貴族和富人階層。

  相反,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一的胡圖族,則是被統治民族。

  兩個民族就人種來說沒有什麼差別,如果江蘇人和浙江人一樣。

  隨後就是殖民時代,先是德國控制了盧旺達,一戰以後轉爲比利時控制,直到1962年盧旺達獨立。

  在比利時殖民統治時期,大體也是利用圖西族人來統治盧旺達,導致胡圖族人的嚴重不滿,民族仇恨嚴重。

  盧旺達獨立前後,胡圖族武裝就開始對圖西族人進行屠殺和驅趕,奪取他們的財產和土地。

  而法國出於掌握盧旺達的目的,暗中支持說法語的圖西族武裝。

  於是,在比利時結束對該國殖民的時候,將權力交給人數佔絕對多數的胡圖族人。

  由此,盧旺達出現了常年的內戰,最終結果是大量圖西族人遭受迫害,流亡到周邊各國,尤其是烏幹達。

  1988年,流亡到烏幹達的大量圖西族難民,組成了反叛組織盧旺達愛國陣線。1990年,愛國陣線在烏幹達的支持下,重新殺回盧旺達,大規模內戰又爆發。

  此時盧旺達人口大概是700多萬人,經濟非常落後,是全世界50個最不富裕國家之一,只勉強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

  經過長期鏖戰,圖西族武裝逐步佔領盧旺達北方,將胡圖族人趕到南方。

  胡圖族人極爲惱怒,開始屠殺境內的圖西族人以報復。

  到了1993年,雙方在國際調停下,達成停戰協議。

  可是,胡圖族激進分子認爲,這個協議是賣國協議,極端仇視圖西族和胡圖族溫和派,開始計劃境內的大屠殺。

  對此,國際社會尤其是法國和比利時多少有些耳聞。

  這個關頭,聯合國反應還算快的。

  1993年10月,安全理事會通過第872號決議,建立了聯合國盧旺達援助特派團(聯盧特派團),其任務包括維持和平、人道主義援助和總體支持和平進程。

  五大常任理事國,包括中國在內都投贊成票。

  但是,比利時和法國卻都沒當回事。

  法國甚至還在大規模訓練胡圖族武裝,尤其是他的民兵力量,試圖對抗圖西族。

  後來,這些法國訓練的民兵,很多成爲屠殺的劊子手。

  到了1994年4月6日,胡圖族總統的座機被導彈擊落,成爲大屠殺的導火索。

  胡圖族人認爲這是圖西族的陰謀,隨即開始全國範圍的大屠殺。

  胡圖族人肆無忌憚的屠殺圖西族人和胡圖族溫和派,時間持續了長達3個月。

  胡圖族正規軍和兩個民兵組織,以及無數自發組織起來的胡圖族民衆,都參加了屠殺。

  100日內,共有約有100萬人被屠殺,其中大部分是圖西人。還有25萬圖西族婦女遭到強姦!

  直到7月,圖西族武裝盧旺達愛國陣線,從北方殺過來擊潰胡圖族軍隊,佔領首都基加利,才制止了屠殺。

  此時200多萬胡圖族人怕遭到報復,逃到幾個鄰國去了,由此盧旺達損失了接近一半人口。

  屠殺是極爲可怕的,一個圖西族女大學生回憶:4月6日是我躲過大屠殺第一次險境的日子。那天,我原本應該在回學校的路上在基加利教母家住上一夜。由於下雨,我錯過了車,不得不回到家過夜。過後才知道,教母一家人和當晚在她家聚會的人全部慘遭殺害。這是我第一次逃離險境。

  胡圖族人通常會將圖西族人聚集在像體育館一樣的地方,進行集中看管然後集體屠殺。爲了躲避追捕,我像許多人一樣藏匿於叢林之中,即使這樣,最後也難逃落網。在被捕獲後押送的長途行進中,我再次乘亂逃跑。最後,九死一生,我得以逃生可以說完全歸功於奇蹟。

  所有活下來的人並不是因爲他們的藏匿本領強,能夠活下來完全是僥倖。我的兩個兄弟在這場浩劫中遭到殺害,還有一位倖存的兄弟一天當中曾三次遭到砍刀的砍殺,但僥倖活了下來。但在我們的大家庭中,父母雙方的親戚沒有幾個人活了下來,即使活下來的不是缺了胳膊,就是斷了腿。

  這次大屠殺中,最令人詬病的是國際社會的反應。

  盧旺達是比利時的前殖民地,比利時是宗主國,法國人在這裏也有很多勢力。

  原則上,一旦盧旺達出事,比利時第一個出面,法國第二個出面,其餘國家都是次要作用。

  然而,比利時卻表現的很慫。

  屠殺剛開始,比利時人保護的圖西族女總理就被武裝分子殺害。一同被殺的還有10名保護她的比利時士兵,他們都被殘酷虐殺。

  比利時發現盧旺達的內戰和騷亂遍及全國,嚇得急忙撤軍,帶着大部分外籍人士離開該國。

  宗主國比利時如此,法國又如何呢?

  法國還算積極,畢竟它在盧旺達有很多的利益。

  觀望1個多月後,法國在6月提出綠松石計劃,要求聯合國批准法軍進入盧旺達維和,經費由法國承擔。

  得到聯合批准以後,法軍出動2500人佔領了盧旺達五分之一的領土。

  在法軍控制區,圖西族人沒有遭到新的屠殺,也算有一定幫助。

  聯合國發現盧旺達內戰開始,維護部隊也遭到攻擊,局勢不可收拾。

  五常都不願意出兵,聯合國被迫開始撤離維護部隊。

  1994年4月21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912號決議,將原駐盧旺達的1500名士兵減少到217名,並授權他們調解停火和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隨着盧旺達大屠殺的發生,聯合國開始發現情況不對。

  5月17日,安理會通過918號決議,將援盧團兵力增至5500人,但五常都很冷淡。

  6月22日,法國終於有所行動。安理會以10票對零票、5票棄權通過929號決議,同意法國進行綠松石行動,進入盧旺達制止屠殺。

  那麼,五常中的美國、俄國、中國、英國又是在幹嘛呢?

  首先是俄國、中國當時自顧不暇,大體是奉行所謂不干涉內政的立場,也不拒絕人道主義救助。

  以中國爲例,在929號決議投了棄權票,其他都是贊成票。

  除了投票以外,中國沒有其他的實際舉動,俄國也是如此。

  那麼,美國又是什麼態度呢?

  此次美國基本是不介入的立場。

  原因也是很明確的。

  第一,美國在1993年剛剛做過類似的事情,結果是慘敗。

  1993年,美國得到安理會授權後,試圖捕捉索馬里摩加迪沙的軍閥頭子艾迪德,以解除該國內戰,同時嚴懲對維和部隊的襲擊(艾迪德多次襲擊維和部隊,殘殺不少各國官兵)。

  在美國看來,單純的維和(只能在被攻擊時自衛)在索馬里是無效的。因爲索馬里是部族戰爭,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不過黑人把大刀長矛換做了機槍、火炮而已。這種戰爭是無止境的,自己根本不會停止!

  除非維和部隊能夠違背原則,出兵強力打壓其中的最強勢力,讓他們服軟到妥協和談,比如打擊控制首都的軍閥艾迪德。

  然而,這次行動沒有成功。

  黑人不知好歹。

  他們以部族爲單位,只是一味支持自己的領袖。

  明明艾迪德是個造成饑荒餓死幾十萬人的惡魔,但摩加迪沙的黑人仍然全力支持他,全民皆兵攻擊美軍。

  最終的結果就是黑鷹墜落,美軍傷亡接近百人。自然,他們擊斃了黑人民兵上千人,造成敵人約2000以上的傷亡,卻改變不了失敗的結局。

  期間,美國媒體還拍下了美國大兵的屍體被黑人們剝光衣服,又被拖着遊街,引起國內軒然大波。

  總統克林頓被國會和反對黨罵的狗血噴頭。

  美國民衆一般認爲美軍不應該介入這種複雜的內戰,因爲根本就不可能勝利。

  同時,美軍的行爲又被某些國家強力抨擊爲干涉別國內政,真是裏外不是人。

  從黑鷹墜落以後,美軍開始慎重介入非洲內戰。

  第二,還輪不到美國出場。

  上面也說了,盧旺達的宗主國是比利時,其次還有非洲霸主法國,輪不到美國人做主。

  美國強行出兵,可能導致比利時和法國的嚴重不滿,認爲它是來搶地盤的。

  以比利時和法國的實力,只要願意幹涉,還是能夠穩定盧旺達局勢的。

  畢竟圖西族軍隊愛國陣線,一共也不過7000多人而已。

  第三,即便介入盧旺達內戰,也存在嚴重的問題。

  根據聯合國憲章的決議,維和部隊不能主動攻擊任何一方,只能進行自衛。

  因此,即便有聯合國授權抓捕艾迪德,美軍也只是使用了特種部隊配悍馬和黑影的最低武力,不敢使用重武器,就怕引起國際指責。

  而盧旺達的局勢更爲混亂,數百萬人殺成一團,美軍介入以後到底要如何去做?

  學習法國一樣,只是佔領一部分盧旺達領土,並不能解決屠殺問題。後來國際社會認爲,法國救下的圖西族難民並不多。

  但如果美軍主動攻擊屠殺者,等於介入了盧旺達內戰。美軍攻擊胡圖族的武裝力量,這又必然遭到國際和國內的譴責,畢竟當時他們還是盧旺達的合法政府,又是聯合國成員。

  此時的美國是兩難態度。如果出兵會被罵,如果不出兵也會被罵!

  最終,美國沒有及時介入,只是在1994年7月15日宣佈不再承認盧旺達胡圖族政府,還宣佈向盧旺達難民提供1億美元援助。

  至於英國,也是跟隨美國立場。

  事後,美國對介入盧旺達大屠殺問題過遲,表示了內疚。

  美國總統克林頓1998年3月訪問盧旺達,他在基加利機場對大屠殺倖存者發表講話時向盧旺達人表達了歉意。

  後來克林頓在回憶錄中,也認爲沒有及時制止盧旺達大屠殺,是他總統生涯最大的遺憾。

  聯合國大會於2003年12月23日宣佈將每年的4月7日定爲“反思盧旺達大屠殺國際日”。

  相比五常的漠不關心,國際紅十字會則表現出巨大的勇氣。

  這些手無寸鐵的醫護人員,在盧旺達的死人堆中穿梭,盡全力從虎口中拯救每一個難民。在他們的努力下,大約有7萬多難民逃生。

  盧旺達大屠殺是里程碑世界,它讓聯合國出現巨大變化。

  R2P國家保護責任原則由此出現,成爲國際共識。

  這個原則很簡單:國家有保護其人民免受種族滅絕、戰爭罪等嚴重危害的義務,如果一國沒有能力行使此義務,則國際社會必須隨時準備根據《聯合國憲章》採取集體行動保護人民。

  說通俗點,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人權高於主權。

  實際上,它推翻了以往“無論如何都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

  2005年9月,聯合國成立60週年首腦會議上,180位各國元首無異議通過的大會公報裏,規定了R2P在聯合國框架內的基本原則。

  (1)必須是集體行動,而不是單個國家對他國採取行動,以避免侵略之嫌。

  (2)必須安理會授權。

  (3)最可能受到軍事行動影響(比如難民過界)的鄰近國家必須願意配合。

  (4)和平手段試過了無效。

  (5)某國政府明顯地讓民衆受到反人類罪行的威脅。

  而這個原則的第一個拳頭,就打在了卡扎菲頭上。

  聯合國安理會第1973號決議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並要求有關國家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利比亞平民和平民居住區免受武裝襲擊的威脅。

  安理會15個理事國中有10個國家投贊成票,中國、俄羅斯兩個常任理事國以及印度、德國和巴西三個非常任理事國投了棄權票。根據《聯合國憲章》的規定,一個決議案在獲得9票贊成,且沒有任何一個常任理事國投反對票的情況下即可獲得通過。

  於是,宣稱要把班加西老百姓殺個乾淨的卡扎菲,很快就完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