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图鉴NO.53

名称:臭鼬

寿命:6~10年

体重:1.8~4.5千克

食性:杂食

原生地:北美洲

喂养难度:高级

-

什么,臭鼬还能当宠物?这大概是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其实,有着醒目的黑白双色被毛、标志性蓬松尾巴的它们,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

尤其是在人工培育环境下的臭鼬宝宝,由于从小适应家庭环境,性格也变得非常亲人,与其他宠物也能成为相处融洽的小伙伴。

臭鼬的名字听起来不太可爱,很多人也不太熟悉它们究竟长什么样子 。而在臭鼬频繁出没的北美洲,与其联系最多的语境也都是“如何防臭鼬”。

其实,它们并非是不容易被亲近的动物,天生性情温和,而且有很多有意思的特质。也正是如此,它们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开始了被“包养”的宠物生活。

臭鼬的外形具有非常高的辨识度,很难与别的动物混淆。通体黑色的被毛上覆盖着一条醒目的人字形白色背纹,始于颈部,一直向后延伸到尾巴,额头上也多有一道狭长的白纹。

加上不输狐狸的蓬松大尾巴,整体看起来长得相当高调。

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农业区,农民喜欢把臭鼬留在田地里,因为它们可以驱赶走偷吃粮食的田鼠。

如今,在美国的十七个州,臭鼬都是可以合法拥有的宠物,而且在人工定向繁育下,它们的被毛颜色也呈现出了多样性 ,如纯白色、浅褐色等。

要说臭鼬最大的特点,那非“臭”莫属,甚至有许多科普文献都详细地描述和解析了臭鼬杀伤力巨大的臭腺气味。

对生活在北美洲以外地区的人来说,很难去描述臭鼬在紧张情绪下释放的那种腺体气味。

那不是多数人想象中单纯的臭味,而是一种强烈、难以消除且具有刺激性的气味,而且释放面积非常广,隔很远就能闻到。

臭鼬所释放的腺液其实是一种麝香,但因为浓度太高,所以闻起来才令人不适。简单来说就如同香水气味重了闻着也很难受一样。

据说,在气味释放点的1000米以外,臭鼬散发的气味并不算难闻,但随着距离缩短,就会变成如烧焦的轮胎、腐烂的大蒜……越近越令人难忍的气味。

臭腺液的主要成分为硫醇,化学学得好的小伙伴对这种物质不会陌生,在硫醇类中,乙硫醇更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收录的最臭物质。

平时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燃气等危险气体中,也会添加少量硫醇,这样稍微泄露就能觉察出来。除此之外,腺液中还包括硫醇酯,氧化过程非常慢。

所以被臭腺液喷了以后,气味平均能在身体上停留2~4周,如果没有专门针对性的产品,这期间不管洗多少次澡用,多少肥皂、浴液都没用。如果被近距离喷到,还会导致短暂性失明和缺氧。

虽然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臭鼬并非一种“无理取闹”,令人需要退避三舍的动物。

事实上它们在受到威胁但又无从逃跑时才会采用释放臭腺液的自保行为,而且在释放之前也会竖起尾巴先警告对方。

所以人类被喷射的例子很少,“受害者”往往是不识趣的汪星人。专门消除臭鼬气味的宠物浴液和喷雾,是北美宠物店里非常常见的商品。

介绍了那么多臭鼬的臭腺液威力,很多人会产生一个大大的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还要拿它当宠物”。

首先,从小在室内家庭环境下生活的臭鼬,在习惯了环境、主人、其他宠物以后,会很放松,极少有被逼到喷射“毒气弹”的情况。

再者,被当作宠物喂养的臭鼬,大多都被摘除了臭腺,避免了后顾之忧。但也正是如此,在选择臭鼬作宠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为它们的一生负责。

即便有不能再喂养的情况,也要寻找靠谱的新家庭或者正规的动物救助领养组织。因为被摘除了臭腺的臭鼬等于失去了可以自卫的武器,在野外环境下的命运可想而知。

臭鼬的视觉非常差,而且几乎没有“认家”这一功能。如果你的臭鼬宠物不小心逃了出去,根本不要指望它能自己找回来。而且更“过分”的是,它们对逃跑这件事又非常拿手。

长长的趾甲很擅长挖掘,养在室外逃跑的机率几乎是100%,在室内的话也要做好防范工作。

虽然听起来比较“低能”,但好在它们天性温驯,尤其是在人工喂养环境下,经过正确训练,可以成为非常亲人的宠物,能跟主人进行很好的交流和互动,也能像汪星人、喵星人一样,“腻歪”在主人怀里。

臭鼬是杂食性动物,几乎任何东西都能被它视为食物。它的食谱会因为季节不同而改变,从小型哺乳动物到昆虫、水果、植物根茎,压根儿就不挑食。

但什么都吃并不代表好养,它们需要复杂的综合性营养,从这一点说比单纯的肉食、素食要麻烦得多。

目前市面上并没有完全适合喂养臭鼬的商品粮,猫粮、犬粮含有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会导致其超重、精力下降,而逐渐引发更为严重的健康问题。

所以说,臭鼬的膳食准备几乎需要100%的新鲜食品,需要水果、蔬菜及少量肉类及奶制品。这样每天重复下来需要很大的时间成本和精力,仅这一条就限制了很多有意向的家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