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病月子治”,相信這句話很多產婦都聽過。說的是,如果第一胎生寶寶,留下了月子病,如果兩胎之間差的時間不算太長,在生第二胎寶寶的時候,採取一定的措施,不僅不會留下月子病,還能把第一胎的月子病治好,這樣的例子很多。

不少產婦生第一胎的時候,覺得自己年輕,身體很棒,結果沒注意,受風了、受寒了、腿受涼了、腳受寒了等等,到後來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提醒各位寶媽,如果有月子病,抓住第二胎坐月子關鍵期,做到4個關鍵點,不留月子病!

1、二胎好好坐月子,把月子期延長至42天!

產後恢復期內,產婦的身體元氣,以及器官的恢復,需要在產褥期內完成。然而,產褥期的時間,絕對不是短短的30天,而是6-8周。一些產婦剛出月子就放鬆了,碰了不該碰的東西,喫了不該喫的食物。月子病雖然跟個人體質有關,但多堅持一天,就多一天的恢復與修養。千萬不可大意,尤其是第一胎留下月子病的產婦,更要堅持至少42天。

2、注意加強保暖,不吹風、不碰水、不受寒。

科學的坐月子,雖然不主張“捂月子”,但絕對不能受風受寒手冷。事實表明,絕大多數的產後不適,尤其是不同身體部位的疼痛,都是跟受寒有關。在產褥期內,要求產婦不要吹風,尤其是冷風,不要碰水,尤其是冷水。多在房間活動,儘量避免外出,好好騰出一段時間給身體恢復,畢竟是一輩子的健康,值得。

3、加強營養補充,溫補食物、營養湯水不斷喝。

在懷孕期間,孕婦攝入的營養,很多一部分都被胎兒吸收。孕婦利用自己的營養和子宮,孕育了一個新的生命,可想而知,需要耗費多大的元氣。而坐月子期間,休息和營養是產後恢復的重中之重!這段時間內,營養要足夠,多喫溫補食物,每天可以輪換喝不同的營養湯,只要不是油膩食物,相對補充一些,作爲身體恢復的本錢。

4、充足休息睡好覺,夜間不被吵醒,不受累、不久坐。

在孕期以及分娩時,產婦的子宮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損傷不可避免。在產婦休息時,身體自動修復,這對子宮的恢復非常關鍵。有些產婦白天需要帶寶寶,夜裏需要哄孩子,長期睡不好,精力嚴重不足,根本沒有恢復的機會。因此,在坐月子期間,需要產婦多多睡眠,不受累,寶寶可以讓家人照顧,夜裏不會被吵醒,不久坐哄孩子,讓身體自我修復。

這幾方面,都需要產婦家屬的多多配合,給產婦創造足夠的恢復條件,更要給產婦細心的照顧。家人辛苦一段時間,換產婦長時間的健康,這是最值得的一件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