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如何能及時發現高血壓?一定要去醫院嗎?在家自己測量血壓可以嗎?

  診斷高血壓一定是以水銀血壓計測出的爲準嗎?用電子血壓計檢測行不行?

  想知道血壓控制的好不好,需要多長時間測一次血壓?一天中什麼時間測血壓最有用?

  如此等等的問題很多人經常提起,事實上無論篩查高血壓,還是高血壓患者對血壓的監測,更提倡家庭自測血壓,那麼如何讓家庭自測的血壓既準確又有用呢?《家庭血壓監測中國專家共識》給出了相關建議,其中有四個問題值得關注。

  第一,選擇一臺適用的血壓計。推薦使用上臂式電子血壓計,很多人對電子血壓計的準確性總有懷疑和擔心,內心中仍然把傳統的水銀血壓計做爲標準。事實上,多項對電子血壓計和水銀血壓計測量結果對比統計結果顯示:在相同的測量條件下,二者測出的血壓基本一致,最大相差不超過5mmHg。因此,選擇一臺有合格標誌的電子血壓計完全可以滿足家庭血壓監測的需要,不應對此有懷疑和擔心,否則反而會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何況目前很多醫院已經用電子血壓計取代了水銀血壓計。

  第二,家庭自測血壓的操作規範。血壓是隨時變化的,前一分鐘和後一分鐘都可能不一樣,因此測量時應儘可能去除影響血壓變動的因素,比如:

  測量時應取坐位,且坐椅的高度應能使小腿與腳底自然下垂爲宜,腿懸空或膝關節上擡都會影響血壓高低。此外,後背應輕靠椅背,測量手臂的肘關節輕放在桌面時應略低於乳頭,確保上臂肱二頭肌中間與乳頭平齊。

  測量前應排空小便,安靜休息5分鐘,雙腿放鬆微分開一拳的距離,測量者和被測者以及周圍的人不要講話,保持測量環境處於安靜狀態。

  綁縛袖帶的下緣應高於肘窩2-3cm,鬆緊以能並排平伸進兩根手指爲度,不可過鬆或過緊。

  每次應連續測量3次,之間間隔1-2分鐘,去掉第一次測量結果,取後兩次測量讀數的平均值做好記錄。

  第三,家庭自測血壓的頻率。篩查高血壓或初次診斷高血壓或初次使用降壓藥或更改高血壓治療方案時,應連續測量血壓5-7天,早6:00-8:00,晚20:00-22:00之間測量兩次,每次測量3個讀數,取後兩次的平均值;血壓控制較穩定時,每週選擇一天進行上述檢測。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降壓藥的高血壓患者,早晨測量應在服用降壓藥及早餐前,晚上應在晚餐後、洗澡前、服藥後、就寢前測量。要知道這樣測出的血壓比在醫院測量的結果更有指導意義。

  第四,瞭解知曉血壓的幾個數值。在對高血壓的診斷中,家庭自測血壓與醫院診室血壓的標準略有不同,大多專家更傾向於以家庭自測血壓爲依據,家庭自測血壓的相關標準是:

  理想血壓:低於120/80mmHg,這類人羣至少每5年重複上述高血壓篩查檢測

  正常血壓:處於120-129/80-84mmHg,這類人羣至少每3年重複上述高血壓篩查檢測

  正常高值血壓:130-135/80-84mmHg,應加測夜間2:00-3:00的血壓,此時段血壓如高於120/80mmHg,可診斷爲隱匿性高血壓。這類人羣至少每年重複上述高血壓篩查檢測

  高血壓:高於135/85mmHg時即可診斷爲高血壓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我國居民當前第一死因爲心腦血管病,且在日漸增多的意外猝死事件件中,50%以上與高血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做好家庭血壓監測,對及時發現高血壓、有效控制高血壓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是預防心腦血管病及意外猝死最有效的措施。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贊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