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讲,米卢给当时中国队在技战术层面的变革并不大,最主要的还是解决了凝聚力的问题!首先,个人认为那届国足是职业联赛之后最强的一届:范志毅、郝海东两位大佬,李明、李霄鹏等精英,还包括了留洋先锋杨晨,真的是囊括了所有精英。实力绝对有,米卢要做的就是如何拧成一股绳。

米卢的名言: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贯穿他执教中国队的始终,遗憾的是接下来的中国队并没有做到传承。直白一点说就是心理问题,化解了这个难题就很明显地提升了中国队的战斗力。此前的中国队总被诟病心理素质奇差,尽管当时拥有所谓的亚洲第一前锋郝海东,但临门那一脚也是令人头疼的事情。

当时的中国队集训,请心理医生做过测试,没记错的话当时报道出来的——心理素质最好的是吴承瑛,上海申花的左后卫。这也是中国队训练的一部分,这在以往是从来没有过的。通过心理辅导让国脚们重拾自信,每个人都信心十足,这种无形的战斗力潜移默化地影响著整个团队。

最后,就是要拥有凝聚力。米卢解决了中国队两个大佬之间的恩怨,化干戈为玉帛,从来不说话的两个人言归于好,并且在球场上进球之后欢笑相拥,也被传为中国足坛一段佳话。这两位大佬就是郝海东和范志毅!至于两人恩怨何来并不清楚,有一种说法是徐根宝的国奥时代两个人就已经积怨已久了,因为「偷钱」……

无疑,米卢是聪明的,他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现如今里皮就不一样了,国脚的技战术水平跟那个时代没法比……

【菱镜头】系头条问答签约作者


2001年10月7日,中国辽宁沈阳五里河体育场,中国队1-0击败阿曼队,成功晋级2002年韩日世界杯,这也是中国足球历史上唯一一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中国队之所以能够打进世界杯,有很多因素。

首先,在将近十年的职业联赛洗礼之下,中国球员逐渐成熟,除了自身实力增长以外,队员们在这段时间长了见识,知道如何处理好比赛中的各种细节。这是职业联赛和专业体制下的联赛的一大进步。之前中国队迟迟不能冲出亚洲,并不是实力不够,而是不会比赛。在这期间,米卢也教会了国脚们许多比赛的方式和方法,让他们受益匪浅。

其次,这届世界杯是日韩共同主办,这让国足无形中少了两个最大的对手。而张吉龙在抽签原则上的据理力争,让国足进入了一个绝对美妙的小组,在这样的分组形势之下,国足占有绝对的实力上的优势,获得出线资格再正常不过。

还有一点就是米卢的个人魅力。在此之前,米卢曾经带队数次征战世界杯,都带队打进了16强,可以说他对于世界杯的经验要远超中国足坛的任何一个人。在带队期间,他推崇「快乐足球」,看似玩笑,但却让球队一直在轻松的氛围下备战。在这两年,里皮带队之后,他说出来国足的最大问题,那就是训练以及在中超比赛中可以发挥出100%的能量,但到了国家队,最多只有60%左右。而里皮要做的就是让国脚们把剩余的能量更多的发挥出来。其实,在米卢当政时期,他所做的心理调节,也是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简单的说是实力+运气,本来那届国家队的实力就不错,郝海东,范志毅,马明宇等老将,祁宏,江津,李小鹏等中生代,李伟峰,李铁,孙继海等新生代,以及曲波,杜威等未来之星,可以说无论球员个人能力,还是球队的年龄结构,当然还有米卢高出国内教练一筹的指挥能力促成了国足当时的实力是亚洲一流强队。而运气也眷顾了国足,十强赛抽签时没有碰到亚洲除日韩外的另外两个强队伊朗沙特,使得国足的出线闲的异常轻松,当时的对手卡达,阿联酋,乌兹别克,阿曼根本不是对手,这还得感谢张吉龙,这同时也是足球外交的胜利,即使当时国足和伊朗或者沙特同组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至于日韩东道主论早就被证明是伪球迷的无稽之谈,日韩作为东道主直接晋级不假,但并没有给亚洲带来额外的出线名额,反而增加了亚洲其他球队出线的难度,所以2002国足的出线是实力的体现


我最害怕的就是有人说,日本韩国没参加预选赛,所以中国出线了。日本韩国是没参赛,同时也带走了2个名额。亚洲只有2.5个,当然0.5基本就是个摆设,除了小组第一,别无出线机会,看看小组对手,阿联酋,阿曼,卡达,乌兹别克,哪个是现在国足能赢的,范志毅,郝海东,杨晨,祁宏,马明宇,李霄鹏,李铁,孙继海,吴承英,李玮峰,江津,哪个是现在国足可以媲美的。所以真的是有实力,再加上米卢不得不说是个心理调教大师。所有因素使然,国足出线了。


很多人都说2001年中国队能出线是因为缺少了东道主日韩的竞争,实际并非如此,2002世界杯亚洲除了日韩两个名额外,只有2.5个名额,总名额4.5个并没有改变。要是问为什么那年能出线,那原因只有一个:实力


1、实力到位。职业化初期成长起来的球员,主要是徐根宝和戚务生那两批国奥队再加上健力宝,这些球员水平确实拿得出手。

2、签抽的好。日韩不在,沙特和伊朗也避开了,种子队居然是阿联酋。

3、教练给力。不敢说米卢是水平最高的,但是确实是当时最适合国足的。他准确的找到了快速提升球员战斗力的方法,让整个球队快速行程战斗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