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舉世矚目的美朝首腦第二次峯會27日在越南河內舉行之際,亞洲另外兩個事實核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卻意外跳出來搶了版面。據環球時報2月28日報道,26日印度戰機首先飛越克什米爾印巴實控線空襲巴境內目標,被認為是近半個世紀以來印度對巴的最冒險行動。一天後巴戰機也飛越實控線,對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進行空襲。奇妙的是,雖然印巴雙方都宣稱擊落了對方戰機,但目前只有印度飛行員被俘。那麼這場衝突到底是什麼情況,印巴雙方劍拔弩張之下又是否會再度開啟戰端?本期《出鞘》就來談印巴克什米爾空戰。

巴基斯坦空軍作出反擊之後,巴基斯坦網民的情緒被瞬間引爆,由於此次空戰還涉及中巴合作的梟龍戰機,隨後這股情緒也迅速蔓延至中國網路,甚至還直接把成飛集成的股票送上了漲停板。但由於大量假的墜機照片瘋狂在網路流傳,以及推特上眾多自媒體賬號和高仿巴軍賬號(尤其是Pakistan Defence Command)在亂放消息,因此很多人在第一時間對印巴空戰的真實情況難以確切瞭解。所以本期《出鞘》將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是從最確切的消息源出發,對本次空戰進行一定程度的推演;二是結合印巴兩國國內情況,對此次印巴衝突的未來走向進行預測。

這次印巴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空戰,應該說給原本就劍拔弩張的印巴關係再度蒙上陰影,畢竟這已經是自1999年卡吉爾戰爭之後最嚴重的衝突事件了,而那次甚至都還沒有爆發空戰。那麼在印巴空軍於克什米爾上空直接交手後,國際社會自然會對這兩個南亞大國的軍事衝突是否會進一步升級進行嚴重關切。而要深究這次衝突爆發的背景,以及預測其未來的可能走向,我們可能還得先從半個月前的那次恐襲事件談起。

印巴之間的衝突最初始於本月14日在印控克什米爾發生的自殺性襲擊事件。當時2800多名接受部署調度的印度中央後備警察部隊,在高速公路上遭克什米爾武裝組織「穆罕默德軍」的自殺炸彈突襲,造成至少40人死亡,堪稱印度近年遭遇的最慘戰損。穆罕默德軍曾被印度官方認定為,應對2001年印度國會被襲和2016年伯坦果德空軍基地被襲負責,因此在2016年還曾試圖將其頭目馬蘇德加入到聯合國的「制裁基地組織和塔利班委員會」的制裁名單中,但因缺乏相應的切實證據,當時被中國投了反對票,巴基斯坦方面也在逮捕後將其釋放。

所以此次襲擊事件發生後,即將於5月面臨國會大選的印度莫迪政府,當即將矛頭指向了其口中穆罕默德軍的支持者——巴基斯坦。接著印度軍方就在2月26日凌晨,派出12架幻影2000等戰機,向巴控克什米爾發動空襲,而這也是繼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以來,印度空軍首次越過「印巴停火線」。空襲成功之後,包括莫迪在內的印度高層興奮異常,普通印度民眾的愛國情緒也被鼓動了起來。但令莫迪沒想到的是,短短24小時之內印度空軍就在陰溝裏翻了船。

巴基斯坦空軍對印度空軍越境的反擊既猛又狠。27日中午巴基斯坦國防部發言人加富爾少將發聲明稱,巴基斯坦空軍在巴領空內擊落了兩架印度戰鬥機,一架墜落在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另一架則墜毀於印控克什米爾境內,而且還有一名印度飛行員遭巴方地面部隊逮捕。

其後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證實這兩架為印度米格-21戰機。之後巴軍也放出了一份「戰俘自白錄影」,證實被俘印度飛行員叫阿布希·阿南德,兵籍號為27981。當巴基斯坦宣揚戰果的同時,印度軍方也公佈了「擊墜影片」進行反擊,稱印度空軍擊落了巴基斯坦空軍的一架F-16 戰鬥機(印度稱其墜落於巴控克什米爾,所以無法證實),但同時也有一架米格-21戰機失聯。此外,印度也否認「兩架米格墜毀」的說法,稱失事的另一架飛機是在克什米爾邊境的米-17運輸直升機(解釋是技術原因)。

曾有消息稱印軍被擊落於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戰機是蘇-30MKI,但據事後查證僅是巴方論壇傳出的假消息,被擊落的另一架戰機應該是與墜落於巴控克什米爾的同屬一個機羣的米格-21。當時這批米格-21戰機正部署於印巴邊境的斯利那加基地。部署在該地一方面是因為米格-21戰機的航程偏短,只能部署於靠近邊境的前線機場;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前線機場容易遭到敵方地面炮擊以及空中突襲,為了保證蘇-30MKI等高價戰機的安全,也只能由廉價的米格-21頂在前面。

根據巴基斯坦方面的說法,這兩架印度戰機是在巴控克什米爾境內被擊落的。那麼當時印度空軍這兩架米格-21戰機正在幹嘛呢?從印度在對外聲明上的遮遮掩掩之態來看,這批米格-21戰機當時有兩種可能:一是正準備侵擾巴控克什米爾,打算給側翼埋伏的其他戰機充當勾引巴方戰機的誘餌;二則是中了巴基斯坦空軍的「埋伏」,本來準備起飛攔截巴方越境的殲-7等戰機,結果剛追出去沒多久,就被埋伏在側翼的梟龍戰機給打了下來,這也能解釋為何巴基斯坦空軍僅僅打下了米格-21戰機,而未見其他印度空軍戰機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空軍的米格-21戰機可能還是被以超視距的方式給擊落的(印軍米格-21同樣具有利用R-77導彈進行超視距攻擊的能力)。去年初,巴基斯坦空軍梟龍戰機曾進行過一場SD-10A空空導彈的超視距打靶訓練,顯示其已經具備超視距打擊能力。SD-10A空空導彈來源於我軍所用的霹靂12空空導彈,由於採用主動雷達制導模式,它擁有「發射後不管」的作戰能力,而且在機動性和抗電子幹擾能力等方面也明顯優於R-77導彈。至於印軍戰機沒有發現梟龍戰機,可能當時梟龍戰機已經關閉了機載雷達,在ZDK-03預警機的指揮下,利用SD-10A導彈發動了遠程攻擊。

當然除了搶佔新聞頭條的梟龍和米格-21戰鬥機外,各大喫瓜羣眾還注意到了,印度空軍有一架EMB-145B預警機在衝突期間飛行時未關閉飛行應答器。據悉這架預警機正是印度空軍為支持幻影-2000戰機空襲巴基斯坦境內「恐怖分子」營地時所出動的兩架預警機之一。有印度媒體報道稱,這兩架預警機當時正被用於監視空襲期間巴基斯坦空軍飛機的機動情況,先前其在引導12架幻影-2000戰機執行空襲任務曾關閉了應答器。雖然有說法認為其不關閉飛行應答器,是為了在未進行航空管制的情況下避免發生空中交通事故,但鑒於其飛行高度只有2000米左右,只能認為印軍確實沒料到巴軍能如此快速就發動反擊,過分大意了。

除了印度空軍的預警機之外,巴基斯坦空軍的中國造ZDK-03預警機的動向同樣值得關注。由印軍戰機被擊落地點距離斯利那加機場僅有不到50公里來看,這批米格-21應該在剛升空不久後就被巴基斯坦空軍發現,而能實現這一預警能力的無疑應該是巴基斯坦空軍現役ZDK-03預警機。因為不同於負責引導F-16和幻影2000等西方戰機的薩伯2000預警機,中國造ZDK-03預警機在巴基斯坦空軍主要負責指揮「梟龍」和殲-7等中國造戰機,再結合巴基斯坦方面已經證實F-16並未出戰,可以預測此次空戰勝果應該就是由ZDK-03預警機指揮梟龍戰機取得的,當然殲-7戰機是否充當了誘餌還需更多的信息才能證實。

此次印巴再在克什米爾交手,同樣值得關注。克什米爾堪稱打開印巴兩國的戰略鑰匙,它連接著印度、巴基斯坦、中國和阿富汗四國,並隔著瓦罕走廊遠眺塔吉克。對於印度來說,自古以來克什米爾便是防備中亞遊牧民族入侵的最後一道關口,一旦失去,旁遮普邦、古吉拉特邦以及恆河平原這些印度傳統核心區就喪失了安全屏障,同時印度也失去了進軍中亞的通道,只能淪為一個純粹的南亞地區國家。而對於巴基斯坦,控制著克什米爾就意味著從地勢上實現對印度中北部的全面壓制,首都伊斯蘭堡以及連接白沙瓦—伊斯蘭堡—拉合爾的北部通道也有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對於近年來加速走向「兩洋時代」的中國來說,經過克什米爾直達瓜達爾港是中國西北部地區連接印度洋出海口的最短路線,未來這條路線也將成為中國與印度洋沿岸國家間的重要貿易通道和能源運輸路線。幾十年前,中巴兩國人民歷經艱辛建成了連接兩國的喀喇崑崙公路,為中國軍事援助進入巴基斯坦打開了通路,從側面牽制了印度在南亞擴張的野心。而今天,隨著中巴經濟走廊的深入推進,中國對巴基斯坦不斷進行產能輸血,這也將加快推進巴方從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進程,從而幫助巴方在印巴長期對峙中取得優勢。

因此出於遏制巴基斯坦的長期目標,以及對中國藉助途經克什米爾的中巴經濟走廊而加速走向印度洋的擔憂,印度當局這幾年來開始加速將戰略資源投放至印控克什米爾地區,一方面在邊境地區故意製造摩擦,試圖藉由增加外部資金在巴控克什米爾投資的風險,而逼迫他國勢力撤離巴控克什米爾;另一個方面也試圖將巴基斯坦塑造成南亞極端勢力大本營的形象,意欲搶佔輿論高地,通過中俄印合作機制和上合組織合作框架等,逼迫中國等國家降低對巴基斯坦的戰略支持。所以說,這次印巴衝突的爆發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此次衝突,印巴可謂是各有損傷,雖然劍拔弩張之舉不斷,但從各自表態來看,接下來爆發熱戰的可能性卻並不大,打「嘴炮」、爭面子或將變成兩國關係的常態。在印度這方面,去年底現任印度總理莫迪所在的執政黨印度人民黨在地方選舉中遭遇近年來最嚴重的選舉失利,不僅輸掉了3個重要邦「大票倉」,還丟了100多個議會席位,外界普遍預測莫迪會在5月舉行的國會大選中落敗。此次印度空軍主動出擊巴基斯坦,無疑是想藉由炒熱民族情緒,為莫迪政權保駕護航,但在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情況下,再冒險升高衝突的可能性已經不大。

而從巴基斯坦這方面來說,由於沙特才剛剛與其簽下200億美元的投資大單,升高衝突所帶來的風險同樣也不是巴基斯坦所樂見的。再加上現任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急欲解決巴國國內的動蕩與經濟停滯問題,非常希望先改善同鄰國印度的關係,也不會有升高衝突的意願。所以巴基斯坦在給了印度一棍子之後,隨即放低姿態,主動提出兩國應該和平解決問題,給莫迪個臺階下。而且就連塔利班都知道印巴和平的道理(雖然已被路透社證實是假新聞),莫迪雖然心中憤懣,但也不會不知道就坡下驢的道理,畢竟還有個活著的戰俘要撈呢。當然在了事之前,雙方還是要互打幾炮宣示下立場的。那麼本期《出鞘》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