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而不爭,除“四守”相勵,還要有“四不”爲伴:

  第一,不自見。《道德經》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見即現,不自見即不自我表現。這是達到爲而不爭的重要途徑。不自見以養心。心爲身本,心不正而身斜,心不虛則身滿。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自見之人無非心陷兩種迷局:自卑或自大。而無論自卑或自大,均最終導致自見。心性的修養旨在達到一種靜如止水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自見以致“和”。入世欲安,和氣爲貴。雖然較之“不爭”之無,“和”建築在已有的基礎上,但於入世者而言,“和以處”亦是老子實現入世爲安的重要路途。而要達至“和以處”,不自見是十分重要的,不論對於個人的發展,還是整個社會持續性進步都意義非凡。

  第二,不自是。自是,就是自以爲正確,自以爲無錯,一意而孤行。人一旦自以爲是,必然非人、貶人、惡人;必然偏執、狂拗、狹隘;必然無曲、無枉、無窪、無敞、無少;必然葉障目、偏概全。“四必”至,災害起;自以是,禍無窮。“自是”源於心魔,源於自我心理扭曲。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認爲最高明和有效的處世方法就是“不爭”。不爭,不強出頭,既得人心,又經濟實惠。求全之道,莫過於“不爭”;“不爭”之道,莫過於“不自是”。“不自是”至少要做到兩個方面:一要主動地、自覺地培養自己的自知之明;二要理性、積極,加強性格修煉,克服固執偏狂,切忌剛愎自用,杜絕一意孤行。

  第三,不自伐。“伐”本意“取”,此處引申爲“誇”。“不自伐”就是不自我吹噓,不自我誇耀。不自伐,靜默如水,穩沉如山;光而不耀,麗而不豔;功高而不居,位重且謙卑;於人寬厚,於己嚴謹。品高而德馨,乃成大事、建偉業之至寶。自伐易結怨,自伐易招辱。自伐既然好虛誇、好掩過、好爭功,必然失友、失名、失聲。對自伐者,人們的反應一般是由容忍轉好笑,由好笑轉厭惡,由厭惡而離去。這種由容忍至離去的過程,也就是自伐者遭人拋棄的過程。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不自伐,故有功!

  第四,不自矜。《道德經》中說“不自矜故長”、“果而勿矜”,其大意是告誡人們,即使達到了目的也不能驕傲自滿,自我驕傲是不能長久的。矜,即矜恃、矜誇、驕矜。自矜害無窮。自矜者,驕狂,自大,張揚。如果說“自伐”多招辱,“自矜”則多招禍。不自矜,基本出發點在不耀功,不表功,不驕不傲不躁,虛心待人,避急於求成,終無人相爭。自信和謙遜可以使一個人從平凡走向輝煌,而自大和狂妄則往往使一個人從峯巔滑向深淵。因此,“果而不矜”、“爲而不爭”,纔是真正的長久之道。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是“不見、不是、不伐、不矜”,而是“不自”。因爲既已入世,即要“爲之”,既要爲人、處世、理政,必定需要有所表現,時盡揚其長而盡彌其短。這裏的關鍵在於“不自”,即不自我標榜,不自以爲是,不自我炫耀,不自我貴大。如此一來,反而能顯明己爲,昭彰是非,事功畢見,特長凸顯。正是從這樣的意義上,我們反覆說明,“爲而不爭”乃安身立命、實現人生平安康泰的行爲準則。(文/趙智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