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壁入口,緊挨中山路樂和城旁。

  在長沙中山亭黃興中路與中山路十字交叉的東北角處,曾存在過一條叫“老照壁”的小街,小街北起中山路(現青少年宮對面),偏西斜穿出到黃興中路。老街不長,大概五六百米。據史料記載,對面青少年宮前身爲明吉藩四將軍府原址,此街即古時四將軍府大門前照壁所在之地。照壁即舊時築於寺廟、官宅、大戶人家門前的牆屏,與大門正對,作遮蔽、擋煞、裝飾、調順風水之用,後照壁不存在了,留了“老照壁”的街名,老照壁一直都是長沙商業繁華之地。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晚期,青少年時學校經常去青少年宮搞活動,活動結束後同學們經常三五成羣去老照壁玩耍、喫小喫,那時老街有很多小喫店、南食店、雜貨店。成年後我曾在青少年宮的團市委工作過一段時間,加上長沙市作協也在宮內,與同事或文友去老照壁赴飯局是常事。

  文、供圖/黃德強

  老照壁示意圖。黃德強繪製

  老照壁的徐鬆泉是一個形形色色的小江湖

  據載,清康熙開始即有此街名,到清光緒時,這條街以制傘業聞名,1949年修黃興中路,將紫荊街東段併入,統稱老照壁,新中國成立前有多家制傘店匯聚於街,最有名的是老宏貿傘鋪,其所制的洋傘、油紙傘等產品暢銷全國,供不應求,大多必須預訂。

  老街另一個著名品牌老店是徐鬆泉茶館,據說當年去徐鬆泉喝茶的,偶有富貴,少數遊手好閒之徒,大多爲勞動人民。老照壁離潮宗街不遠,不少賣水的,還有拖木鬥車販賣黃泥的,都是這裏的常客,喜歡歪戴着破氈帽,將一隻穿着草鞋的大腳丫往旁邊一張板凳上一磕:“小二,來兩個包子一個燒餅,再來壺老泉茶……”

  我爺爺那時住黃泥街,常去徐鬆泉喝早茶。聽他老說過,徐鬆泉的茶是用白沙井中的水泡出來的,特別甜,特別香,也不知真假。

  總之徐鬆泉當時屬魚龍混雜的地方,點一壺茶、一碟瓜子、兩個燒餅,可以在茶館互吹半天牛皮。據民國資深報人嚴怪愚先生在其《茶館裏的衆生相》記載,老照壁徐鬆泉茶館因“地方集中,價格便宜,食品也還可口。茶每杯六分,包子每個兩分,瓜子每碟三分,紙菸每支一分……一兩角錢,便可以坐三四個鐘頭”。老照壁的徐鬆泉就是一個最能體現形形色色人生江湖的小社會。

  果子狸、穿山甲、蛇,老照壁都能喫到

  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老照壁逐漸變成了長沙市最爲著名的“野味一條街”,走進這條街,兩旁的野味餐館一家挨着一家,店門外的兩邊則擺滿了關着各種珍禽奇獸的鋼絲籠子,天上的有貓頭鷹、遊隼、野雁、山雞等,池中的有中華鱘、水獺,甚至還有鱷魚崽!地上的最受食客歡迎的是穿山甲、果子狸、蛇等,這些野貨都有賣家送貨到店,食客看中哪種按斤過秤,現宰現做,喫的是個新鮮。

  我從省外貿下海去深圳經商後,任香港峻山國際布業有限公司國內代理,公司董事長陳先生經常來長沙,我們安排他住當時長沙最高檔的華天大酒店,他偏愛選擇中山路上的湘江賓館,就是因爲他最愛喫老照壁的野味,因湘江賓館離老照壁近,沿中山路步行也就十來分鐘,中、晚餐都在那裏喫飯,中午點穿山甲,晚上必點果子狸。陳先生作爲香港人還特別愛喫湖南的辣,不論穿山甲、果子狸,還是野兔、黃鼠狼,一律要求用乾紅尖椒爆炒,辣得一邊出汗一邊大呼過癮。廣東人喫得清淡,我常開玩笑問他是不是真正的香港人。

  陳生唯一喜歡喫的清淡野味,是叫“蛇肉打邊爐”那道菜,“打邊爐”,是廣東、香港那邊的叫法,也就是內地人的涮火鍋。店家從鐵籠中掐住一條顧客挑中的無毒蛇丟進網兜過秤,記得當時六十多元一斤,四五斤的無毒蛇就要三四百元,毒蛇也有,價格就要翻幾倍,把蛇剝皮,皮可贈給顧客,蛇膽取出後丟進主賓的白酒杯中以示尊敬,將蛇肉片成一片片薄如蟬翼的肉片,四五斤蛇肉可以擺滿七八盤瓷碟,然後用特製蛇骨熬出的湯料倒入炭燒的銅製火鍋中,裏面擱一些胡椒粒、八角、大蔥段、幾隻整幹椒,等湯滾開,夾起一片片大小如杯口的蛇肉涮涮,沾一下拌了腐乳、芝麻醬、香油的調料喫。

  隨着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不斷完善規範,老照壁越來越多的飛禽走獸受到合法保護,而且力度逐漸加大。老照壁野味店紅火的生意也逐步式微,紛紛轉行爲普通的餐飲店。但老照壁在長沙人心中是與“野味”畫等號的,去那條老街喫飯的人越來越少,餐館也越來越少,被其他店家所取代,喫野味也就不存在啦,正應了那句“沒有需求,就沒有殺戮”的名言。

  老照壁搖身一變,成了“美容美髮用品一條街”

  老照壁野味一條街轉型後,這條歷史老街變成了美容美髮用品一條街,一家挨一家的野味店變成了一家挨一家的賣洗髮水、沐浴露、洗手液、淨廁靈、洗潔精、牙膏等生活化工產品的店鋪和批發市場。當時幾乎沒有私家車的概念,大型貨車又進不了小街,批發日化品進貨和出貨全靠“叭叭車”(後面帶小貨廂的機動小三輪車),一輛挨一輛,一輛跟一輛。去老照壁買便宜日化用品的市民更是摩肩接踵,問價還價都是大聲喊叫,場面熱鬧非常。老街的日化用品剛開始還比較規範,像什麼飄柔、海飛絲、資生堂、沙宣等洗漱用品,佳潔士、黑人、高露潔、雲南白藥等牙膏之類,正品居多,性價比也高。當時我已從城北搬到了城南左家塘,金融風暴後香港布業生意不好做了,我又回到單位。妻子告訴我老照壁早不做野味了,改爲了美容美髮日化用品一條街,那裏的日化用品全按批發價,比商場便宜不少。她們學校女同事都去老照壁買洗髮水沐浴露洗衣粉等,便經常讓我騎摩托車馱她去批發,還不忘給同事捎貨。做到後來老照壁日化用品漸漸走偏,當時很多賓館和全省各地日化用品商來這裏進貨,用大塑料桶批發,桶裏產品良莠不齊、真假難辨,我漸漸就去得少啦。約本世紀初,政府爲規範管理,將這些美容美髮用品店遷到了離老照壁不遠的邵陽坪,但仍沿用“老照壁美容美髮市場”這塊金字招牌。稍後邵陽坪的“老照壁美容美髮市場”又遷移到高橋大市場南端建築面積約三千多平方米的“藝美城”。

  隨着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2003年,老照壁拆建成爲了“時代購物中心”(即今日“樂和城”)。昔日好幾百米長的一條歷史老街,已不可避免地在長沙老一輩人的心目中淡忘,更爲新一代年輕人所陌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