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歷史,總會發現一些驚人的巧合,譬如三國,在那些我們熟知的人物之間居然有命運重疊的部分,曹操與漢獻帝劉協就是如此,前者的一生由於《三國演義》小說的廣泛流傳成爲了人人皆知的故事,相比之下,後者的一生就鮮爲人知了,人們對劉協的瞭解也大多停留在了那一句評價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中了。而事實上,真實的劉協是另一番模樣。

  實際上漢朝到最後他並不是一個庸碌的皇帝,但是那時候大廈將傾嘛,大家想想漢朝到最後變成什麼樣了,那些權臣啊除了太監就是外戚,輪番的最後他也沒辦法,最後就是江山已經不保,這種情況下還要自保吧,江山不保命還是要保的,所以他還是一個很聰慧的人,就包括他在這一天禪讓,漢獻帝劉協被貶爲山陽公,居住在山陽城。他倍感世態炎涼,人生如夢,超凡脫俗,大徹大悟,遂拋棄帝王之尊,甘心與民同憂,躬耕菜圃,濟世懸壺,

  雖當過窩囊皇帝,卻變爲稱職“郎中”,身融入田園山水,心遠離深宮重樓,涉足農桑,訪貧問苦,深受百姓愛戴,民衆敬之如父母,由此流傳下了很多傳奇故事。焦作一帶的民衆爲了紀念他,形成了許多有趣的民俗,一直流傳至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