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省親只十八回一回,此後文章再無元春回家之事,據文本可知,元春是在戌初動身回府,醜正三刻動身回鸞,在賈府只待了將近8個小時,而與黛玉是初見,在這麼短時間內,且在幾乎沒有交流的情況下,很難憑一面就斷定自己對一個人是喜歡還是厭惡,所以元春對黛玉不是厭惡,也不是不喜歡。

  元春對釵、黛二人第一印象都是好的,書中道“賈妃見寶,林二人亦發比別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軟玉一般。”此時二人不分上下,而在衆姐妹題詩後,元春又讚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衆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同時肯定了釵、黛二人的才華。

  元春特別喜歡齡官。

  齡官是大家都認爲長得很像黛玉的姑娘,元春對齡官特別的喜愛,而且很優待。

  齡官的性格和黛玉也很像,她很有的個性,會堅持自己的想法,曲子也唱得很好,有驕傲的資本。她不會曲意迎逢,即便對象是貴妃和寶玉。

  元春會喜歡齡官,就說明她很喜歡這種性格的姑娘。所以可見她也是喜歡黛玉的

  再進行大膽推測,試想當時元春還在賈府未入宮的時候,與黛玉的母親賈敏或許還有一定的交集,她也許親眼目睹過這位讓人尊敬的姑姑的通身的大家閨秀氣派,以及謙和靈秀的個性、不同凡響的文化氣質。從一般的經驗而言,就算是自己的母親和姑姑有一些說不出的矛盾和彆扭,但是侄女兒和姑姑一般來說還是會處得很好的!愛屋及烏,對黛玉,元春必然也會另眼相看的。

  至於後來,在端午節賞禮的時候,把寶玉和寶釵的禮弄成一樣的,大約總是受了王夫人的影響的。姑姑已逝,而媽媽的意見也就佔主導地位了。由是看來,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沒媽的孩子是棵草。此言不虛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