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

  最近有一個微博熱搜持續霸榜一週,叫做「無痛分娩」,在這個瞬息萬變天天吃瓜的時代,算是很奇特的現象了。

  這個熱搜源自梨視頻的一個採訪視頻,被採訪的婦產科醫生說,很多家屬會阻止產婦打無痛,尤其是婆婆,親媽很少。當產婦和家屬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怎麼辦?評論裏很多人說「那當然是聽自己的!」

  其中有個人說,她生產時聽到醫生問她們誰負責簽字,婆婆悄悄地拉醫生走了。她留了一個心眼,然後看到單子上寫着先保小的。於是她沒吱聲,默默把孩子生出來後,馬上就跟老公離婚了。

  我看到時簡直不敢相信,這什麼年代了,還有先保小的操作?這個媽媽發現自己的生產決定權被侵犯,就甩身走人的做法又太酷了!——因爲對於絕大多數的女性來說,我們以爲自己有「生產權」,其實可能沒有。

  作者:微微

  圖片:電影《我們這一天》

  一

  我的老闆崔璀,在我看來屬於高學歷的精英女性,怎麼也是國際視野吧?但是她告訴我,連她生孩子時都沒打無痛。

  懷孕期間崔璀正在忙着創立一家新公司,她每天開會到晚上8點,懷孕7個月的時候還飛奔趕火車去路演,幾乎沒時間去了解分娩知識。臨到要生了,做了個待產Excel,打包上要用的東西,就把自己交給醫院了。

  結果到了真正生的時候——痛到想死!這輩子絕對不想再來一次。「我老公和我媽的手全被我掐破了,還沒生完……」她說她後來一直很懷疑自己產後抑鬱情緒,也跟分娩過痛有關。

  (現在數據證明,無痛分娩的確可以降低產後抑鬱發病率。)

  「無知,就是無知啊!我一直認爲生孩子就是會很痛啊!當時覺得生孩子不就是順產和剖腹產嗎?就這麼兩條路而已。」

  我問她,「那醫生沒跟你說嗎?其他人也沒提起過?」

  「沒有。好像是有人提到過那麼一小句,但說對腰椎對孩子可能有影響,也就沒放心上,所以我都不記得那個人是誰了。」

  崔璀生小核桃是5年前,她沒打無痛我以爲是因爲當時無痛分娩還不太流行。但崔璀想了會兒說: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對生小孩這件事思維固化了,會很痛,會很辛苦。這些都是當媽媽的代價,在這種意識下,可能也把「自己」放在了很多東西后面。

  二

  所以現在大家都在說,你有選擇權啊,可以選打無痛,自己的身體自己做主。我心裏會想,真的嗎?我是承擔了生產的責任,但我們真的有相應的權利嗎?

  如果有,那爲什麼在我們國家,真正享受過無痛分娩的人還不到10%?而就在你看這篇文章的現在,全國有無數女性正被推進產房,經歷比痛經還痛一萬倍的自然順產!

  除了無痛分娩的普及不夠這個客觀因素外,也許最深層的原因就像崔璀說的,是我們對「當媽媽」這件事的認知被束縛太久了。

  女本柔弱,爲母則剛,懷了寶寶的媽媽們,從此有了軟肋也有了盔甲,所以只要一聽說有一丁點對孩子不好,她們都有可能放棄。媽媽每時每刻,每根神經都是會擔心自己的小孩的。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是,很多時候,當我跟很多媽媽聊起生孩子有多痛時,我發現,在那些「吐槽」背後,大家有一種很隱祕的「自豪感」:

  「我覺得我挺扛疼的,一胎痛得眼淚都出來了,就是沒像別人那樣大喊大叫。」

  「我發現我還挺堅強的,去醫院的時候就開三指了,可以用(無痛)就是堅持沒用。」

  「有了這種經歷後我覺得我變勇敢了,我連生孩子的鬼門關都過來了,還有什麼好怕的?」

  你是不是也發現了?忍受這種疼痛,對於媽媽而言也是一種成就。但我有點心疼,因爲生孩子就是很偉大啊,跟生產方式有什麼關係呢?

  到底是誰把「生孩子就是很痛」、「你能忍痛,所以你真偉大」的這種觀念,根深蒂固地種植在媽媽們的腦海裏呢?

  三

  而且誰說「讓自己舒服」和「對孩子好」,兩者不能並存?我的朋友小靖的經歷就讓我看到了這種可能。

  小靖在待產前就預約了無痛分娩,但到了分娩那天,她才知道知道真正的分娩是這樣的:

  當我上擔架被推進待產室後,才聽到裏面全是痛到嗷嗷叫的聲音,產婦們就像動物一樣一個個被送走,又一個個被送進來,還有羊水破了癱坐在地上的。

  當時我就很慶幸,還好老孃事先就定了打無痛!因爲進了待產室,外面的家屬根本不會知道你在裏面發生什麼,也幫不了你。

  光是打無痛前的開指,就足以讓小靖痛到根本沒法睡覺,踩牀單都不管用,只能用頭抵着牀緩解。第二天內檢,醫生說她宮頸都痛腫了。

  我正聽得一陣揪心,她話鋒一轉,「但是打完無痛後,那種激烈的疼痛幾乎完全消失,只剩一些痠痛下墜感。我終於睡了一覺,睡醒後還下地去倒了杯水,出去跟我老公聊了會兒天,真的完全上天,當時我就想給發明無痛分娩的人送花!」

  我問小靖,「可是我媽就老說是藥三分毒,你當時是確信打無痛是沒有風險的嗎?」

  小靖說,她當時的婦產科主任告訴她:

  無痛分娩幾乎沒有什麼副作用,反而會降低有些併發症的機率。他們做過對比,使用無痛分娩後新生兒的窒息率、孕婦的大出血率都低於自然分娩。「但主任也說了,他們只負責告訴我信息,供我權衡利弊,最終決定權還是在我手裏。」

  所以有沒有生產決定權的重點,不在於「打不打」無痛,而在於你「想不想」、「能不能」。

  四

  小婧的幸運是,她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不被婆婆、老公甚至親媽的意見左右。因爲開指很慢,很怕痛,她就打了無痛。

  但是也有那種痛感真的很小的體質,3、5個小時「咕溜」就生好了的女人,比如我的同事高高。

  高高家裏條件好,老公家屬全程努力進VIP產房陪產,把巧克力、紅牛,甚至攝像機都準備好了,就爲了紀念新生的一刻。

  但是產程一開始,她老公在旁邊看着比她緊張!腦子瞬間一片空白,完全忘了怎麼弄攝像機!結果攝像機還沒開機,高高就已經生好了。她哭笑不得地說,「我在這拼命生,你倒好啥也沒拍下來!」

  高高生的比較放鬆是因爲她有一個好的「陪產團」,不僅家屬全部到齊,她還要求叫了導樂師。她說導樂師會陪她聊天,指導她坐在瑜伽球上助產,還有背部按摩等,被當作生產主體溫柔對待,讓她的生產就像一場party。

  很少有人知道,這種陪產團的鼓舞支持也是無痛分娩的一種,它叫「精神預防性無痛分娩」。所以雖然沒有打無痛,但高高也以另一種方式行使了自己的身體權利。

  可是我們國家絕大多數的待產室和產房,還是不允許家屬來陪產的,但我們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叫導樂。

  五

  每個產婦的情況都不一樣,我們的讀者裏就有人是半夜去的醫院,但當時導樂已經下班;還有人要求了醫院用無痛,但到了分娩時麻醉師臨時要搶救別人,最後很痛地自然順產了……而豆豆的話最戳我,她說「當我生完得知是女兒的時候,我很失落,因爲我想到她以後也要經歷這種痛。」

  雖然現在無痛分娩率還很低,但是以美國西北大學芬堡醫學院麻醉科副教授胡靈羣帶隊的「無痛分娩中國行」正在努力推行;上個月國家衛生健康委也發文:從今年起至2020年,要在全國開展分娩鎮痛試點。

  在無痛分娩這件事情上,相信他們比我們更加專業,而我們希望今天這篇文章能給到你的一點點啓發是:

  如果你從這裏知道了分娩的疼痛是可以避免的;發現除了自然順產和剖腹,還有更多的選擇;或者就算最後你沒用上,但有了減輕生產的疼痛並說出了這個需求,你就已經有了身體權利意識。

  當你認識到當一名產婦,是具有「減輕分娩痛苦」的身體權利的時候,就是你拿回更多權利、自己做主自己身體的第一步。

  如果你還有機會,我們支持你看到它、並勇敢地去行使它。如果你錯過了機會,請把這件事告訴你的女兒、你的親人、閨蜜以及所有你身邊愛的其他女性。

  我們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願你被溫柔以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