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幾千年的文學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他能夠千古流芳,筆者認爲最重要的是他有“三氣”。

  首先在於他有“筆落成風雨,詩成泣鬼神”的才氣,更有“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英氣,以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的豪氣。

  也正是李白才氣中隱含着霸氣,所以後人除了稱他是詩仙之外,也叫他謫仙,言下之意就是,這樣的人才只能是天上有,不幸被貶入人間而已。

  所以,謫仙這個稱號,既說明李白的卓爾不羣,也不自覺間隱喻着李白命運的坎坷。

  事實也是如此。衆所周知,李白出生於唐代安西都戶府管轄的碎葉城,也就是現在的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托克馬克市。直到五歲那年,李白纔跟着族人一起遷居到四川。

  對此,李白也在《與韓荊州書》中描述:“我本是隴西平民,流落至楚漢之地”。

  從中亞走到四川意味着什麼?它意味着5歲的小李白,幼年就背井離鄉,走了一次絲綢之路,奔走幾千裏,穿過戈壁、跨過大漠,越過“難於上青天的蜀道”,這背後肯定是寫滿了心酸、無奈和苦痛。

  其實,以上這些經歷只是李白坎坷經歷的冰山一角。到了成年之後,李白雖然明篇無數,卻始終在仕途上毫無建樹。

  別人十年磨一劍,李白呢?卻是10年時間等一個機會,卻又讓機會白白溜走。唐玄宗李隆基讓李白當寫詩的文官,李白欣然接受。

  但是卻連着坐幾年冷板凳,終於有機會接近李隆基的寵妃楊玉環,李白也很賣力,寫下《清平調》,字裏行間都洋溢着楊玉環的的嬌媚神態,以及李隆基對楊玉環的千嬌百寵。

  可是,李白卻一時得意,寫下“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羣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之後,要寫第二首詩的時候,得意忘形,讓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和宦官高力士,分別爲他研墨、脫鞋,這還了得,李白的仕途Game over。你說,李白的仕途曲折不?

  老鼠拉木杴,大頭在後邊。李白更曲折的事情在後面。當時唐朝由勝到衰,爆發了安史之亂。安祿山的大軍勢如破竹,轉瞬就攻進長安,唐玄宗李隆基被迫退位,楊貴妃自諡,衆將立太子李亨爲帝,也就是日後的唐肅宗,唐玄宗被迫退位,得到一個和他的老祖宗李淵一樣的“虛職”----太上皇。

  清朝有九子奪嫡,在唐朝一樣有。唐玄宗的小兒子永王李璘,不顧國內正處於動亂的事實,公然起兵造反,拉起一支人馬和唐肅宗爭天下。

  而李白竟然不知爲何,居然加入李璘的叛軍,作爲當時的文化符號,李白加入叛軍,對大唐產生震撼的效果。而且在叛軍中,李白居然寫出一首《永王東巡歌》,爲李璘吹捧。

  別的不說,僅看前四句和標題“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爲燕鶩池。”居然是東巡,而且第二句明確稱永王是天子,這顯然是忤逆之罪。

  所以,永王李璘兵敗,李白被抓,唐肅宗第一個想法就是殺了他,只是朝堂上衆臣都佩服李白的才氣,屢次勸諫,李白才死罪可免,活罪難饒,被流放去夜郎(今天貴州境內),永遠不得回中原。

  李白懷着沉重的心情,一步步向夜郎前進。誰知道,中途卻峯迴路轉,唐肅宗居然變卦,赦免李白,答應他可以回到中原。此時李白恰巧剛到白帝城,所以百感交集,他寫下一首千古名篇,那就是《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首詩可以說是李白的又一個登峯之作,“兩岸猿聲啼不住”的神妙境界,“輕舟已過萬重山”的隱喻,都將這首詩上升到千古名篇的高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