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之前解釋一個指數:PMI

什麼是PMI指數?

PMI指數的英文全稱為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中文含義為採購經理指數,是通過對採購經理的月度調查匯總出來的指數,它反映的是經濟的變化趨勢,是很有預測力的一個前瞻性指標。

這個前瞻性指標是以50為榮枯分水線

什麼是榮枯分水線?

簡單說就是以50為一個標準線,50以上繁榮經濟上行,50以下枯萎,經濟下行。一般來說,PMI計算出來之後與上月進行比較。PMI略大於50,說明經濟在緩慢前進,PMI略小於50說明經濟在慢慢走向衰退。

服務業PMI指標體系則包括:商業活動、投入品價格指數、費用水平、僱員、未來商業活動預期等指數。

概念明白了沒有?如果明白了咱們繼續,開始講正題:

看數據:

數據來源:全球經濟指數數據網

服務業PMI較7月份下降1.3個百分點,放緩至2017年10月以來的最低,說明擴張速度見緩,另外製造業PMI也下降了0.2個百分點,服務業PMI和製造業PMI雙降,說明經濟的增速見緩。

我們再看一則消息:

7月份美國開始對中國進口的汽車墊圈和點火布線組等產品加徵關稅,美國某買家催促中國商家儘快交付訂單,以防再生變故,而美國買家還要求供應商降低價格,但事實的情況是生產廠家的原材料成本一直在漲,漲價的壓力驟增。

而這樣的情況深深的令中國的供應商和美國客戶陷入兩難。如果需求端走弱的趨勢加速,而價格上漲壓力凸顯,那經濟恐將步入滯漲性的通貨膨脹。

所謂滯漲性通貨膨脹就是指物價上升,經濟卻停滯不前,這也是通貨膨脹長期發展的結果。

物價的持續上漲,會降低市場的需求,而經濟產量的下降就會導致失業率的上升,如果期間企業的經營成本持續加大,那經濟就將步入蕭條。

但解決滯脹的辦法通常又帶有「自傷性」,因為對付滯脹,政府很難依靠單一的貨幣政策來消除,你提高利率,採用緊縮的貨幣政策,企業經營成本更大,經濟蕭條可能加速甚至出現倒退,若降低利率採用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又會引發惡性通貨膨漲。

因此,政府一般都是通過擴大公共財政支出,同時減稅並適度的提高利率利用時間逐步的解決,除了這種方法之外,還真沒有更為行之有效的辦法。

如果有滯脹發生,納吉爺建議的投資策略是:

1、優選短期債券,因為通常滯脹階段時,短期債券通常表現力較好,同時,備好現金,現金為王是作用凸顯。

2、其次是選擇需求彈性小的公共事業板塊,醫藥等板塊,通常避險效果要好

3、再次是一些優質的龍頭工業股,背靠大船求穩。

4、最後是金融、房地產和非必需消費類板塊。

總之,經濟的「滯漲」的跡象已經有了,我們應該提早計劃打算,這是納吉爺想說的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