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是李忱,唐朝第十六個皇帝。李忱的三個前任皇帝都是他的侄兒。

李忱不僅裝瘋賣傻,而且堅持裝瘋賣傻30多年,直到36歲登上帝位才恢復正常。

李忱所處的晚唐,正是宦官專權最發達的時代。宦官掌握神策軍,擁有了廢立皇帝的權力。李忱裝瘋,是最符合宦官集團期望的皇子狀態。

李忱三個侄兒先後當皇帝,分別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文宗就是那個要滅宦官被宦官反殺的那位,這一次事變就是「甘露之變」。

唐武宗李炎,太聰明瞭,滅除佛教,開創會昌中興。李炎連傻子叔叔都容不下,要殺李忱。李忱被宦官當寶貝存了起來。

李忱因為是傻子,白撿了一個皇帝寶座。那些保護他的宦官萬萬沒想到,李忱不僅不是傻子,還是極其牛逼的明君。

李忱學習《貞觀政要》,把唐太宗當偶像,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最後一次盛世「大中之治」,他自己,也被稱作「小太宗」。

歷代帝王中,李忱絕對是演技第一的,因為裝瘋賣傻30多年,遠超過其他裝傻的皇帝同仁。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丹水秋風!


唐宣宗李忱原名李怡,是唐憲宗第十三子,唐穆宗的弟弟,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的叔叔。在大唐二十二個皇帝中,是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

歷朝歷代,皇位基本上保持一代傳一代的傳統,兄終弟及只是偶爾發生,接替侄子當皇帝就更為鮮見了,唐宣宗就是其中之一。

唐武宗駕崩後,在宦官主持下,李怡被擁立為皇太叔,改名李忱,不久登基稱帝,成為唐朝第十六任皇帝,史稱唐宣宗。

唐宣宗在繼位之前,曾出家當過和尚,原因是唐武宗認為這位皇叔對自己的皇位構成威脅。關於唐宣宗出家為僧,正史不見記載,但從其它史料之中,可是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讀皇室運尋》、《貞陵遺事》等逸史記載:唐武宗即位後,十分擔心叔叔——光王李怡篡奪皇位,因此對叔叔百般刁難,想方設法要除掉他。

有一天,唐武宗派幾個太監把叔叔李怡綁起來扔進了皇宮內的廁所,想把他淹死在糞坑裡。

李怡命大,幸得宦官仇公武搭救。仇公武對外謊稱把李怡撈出來弄死,暗中將李怡藏匿起來,後悄悄運出皇宮。

三年後,唐武宗駕崩,在宦官馬元贄、仇公武主持下,把光王李怡請回來當了皇帝。

文章並沒有明說唐宣宗曾經出家為僧,但當時朝野關於唐宣宗出家的傳說,早就不是啥神祕事兒了。

唐武宗滅佛期間,留居大唐的日本僧人圓仁在《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記載:「道士上奏武宗:『孔子云:李氏十八子昌運方盡,便有黑衣天子理國。』臣等竊惟黑衣者,是僧人也。」

道士偽託孔子說「黑衣天子理國」的讖語,後來被編成兒歌,在市井傳唱,唐武宗害怕——那位逃出皇宮,穿上黑衣,當了和尚的叔叔李怡,某一天真的回來應了讖語,因此堅定了滅佛的決心。

五代十國時期的《中朝故事》、《北夢瑣言》、宋朝的《宋高僧傳》等書籍也都記載了唐宣宗出家為僧的事兒。

唐宣宗雲遊各地,到達杭州時,受到齊安禪師的熱情款待。

齊安禪師死後,唐宣宗為了報恩,敕賜寺名,並追謚齊安禪師為悟空大師,同時御製哀詩,悼念齊安禪師。

關於唐武宗陷害叔叔的事兒,明代高僧圓悟禪師在《碧巖集》中記載:唐宣宗小時候,爬到哥哥唐穆宗的龍牀之上,做出接見大臣的姿態,哥哥覺得小弟弟很有意思,當時還誇讚了一番。

唐武宗即位後,想起這段宮廷往事,心存猜忌,想殺害叔叔以絕後患,唐宣宗不得不逃到浙川(今屬河南南陽)的香嚴寺,拜智閑和尚為師,剃度為僧。


最重要的是自保。中晚唐,皇帝的命都朝不保夕,更何況宣宗最初只是個王爺,基本沒有繼承皇位的可能。當然,越是有可能繼承皇位,越是危險。在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的皇帝,絕對是一個「高危職業」。

在唐宣宗李忱繼位之前的3個皇帝,也就是他的3個侄子,都是由宦官擁立,並由宦官害死。李忱也是被宦官擁立為帝。唐武宗兄弟3個皇帝,都是在20歲上下死於非命。這樣的政治生態,可想而知,能活命就不錯了。李忱是真沒想到自己能做皇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