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過後,本報記者一線直擊——本報記者 馬躍峯 丁 汀 黃曉慧《 人民日報 》( 2014年07月23日 09 版)

圖為22日,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龍馬西村村民雲惟平在房頂上修補瓦片。蒙鍾德攝(新華社發)近日,超強颱風「威馬遜」登陸我國南方地區,給受災地區造成嚴重損失。22日,本報記者分赴海南省海口市區、海口郊區的三江農場和重災區文昌市等地瞭解災區自救情況和受災羣眾實際需求。颱風過後,災區羣眾最缺啥?海口市區:市民盼水盼電無水無電4天後,家住海口市龍昆南路三青大廈小區的吳女士終於在21日晚等來了水和電。然而僅僅幾個小時之後,又再次停水停電,吳女士不得不再次投靠親友。22日下午,海口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海口市的水電恢復情況。據介紹,截至22日中午,海口市尚未恢復供電的有110個小區,其中22個小區存在供電設備故障。「昨晚9點多終於來電了,但現在還沒有供水。」22日,海墾路八一新村小區居民龔先生抱怨說,因為沒有水,幾天來家裡都沒做飯,一直在外面喫快餐或買點熟食將就,洗澡也只能跑到有水的朋友家。該小區物業管理處負責人閤中華告訴記者,其實21日中午就已經通水了,但是水流量、水壓都很小,供應不到蓄水池,導致居民用不了水。記者走訪發現,白龍北路、板橋路、海墾路還有多處居民區沒有供水,農墾總局的部分小區也處於無電無水狀態。海口市水務集團董事長鄭道英認為,水壓偏低、小區二次供水設備設施受損、小區供電中斷,是導致目前有水到小區門口卻無水入戶的主要原因。農村災區:食品、藥品緊缺,需要大量帳篷、板房在昌江縣王下鄉,村民希望通往外界的道路能早日恢復。「威馬遜」淹沒了昌江縣17個村莊,沖毀22座橋樑,兩名參與救災的幹部被洪水吞噬。颱風過後,昌江縣緊急調撥了1000萬元救災物資送往災區,但由於道路不通,食品、藥品等仍緊缺。在文昌災區,有九成瓦房不同程度受損,需要大量帳篷和板房。在文昌市羅豆農場,22日已有不少受災羣眾從安置點返回自己家中,但當晚仍有600人需要住在安置點。安置點的受災羣眾主要喝有限的礦泉水,回到村子的受災羣眾則主要喝井水。在羅豆農場,已經有兩輛消防車進村送水,部分受災地區供水正在恢復。但水少人多,水壓極不穩定,恢復自來水供應難度很大。除了飲用水,清潔用水的缺乏也給自救造成了不小的困擾。許多村子都散發出不同程度的臭味,沒有清潔用水,有羣眾甚至抽用含有海水的池水,味道更大。在羅豆農場中心小學臨時安置點,剛從救援一線回到安置點的農場場長助理老何,從颱風登陸起就連軸轉,看起來相當疲憊。他說,全農場6個作業區,幾乎90%的瓦房都有不同程度損壞,好在填埋工作已經進行了大半,不然要是死去的牲畜、黴爛的糧食造成二次污染,形成疫情,就麻煩了。說到災區最需要什麼,老何說:「什麼都缺,但最有用的大米還是比較少。」災後,大部分受災羣眾每人領到了15斤大米。但老何認為,這遠遠不夠,「我們農場大片農田被海水倒灌,糧食全部被泡。15斤大米頂多撐半個月。速食麵、蛋糕、麵包等方便食品也很有用,但從長遠看,最有用的是大米」。在海口郊區三江農場上山村,村民們圍在村口等著發放救災物資。「黃文磊、柯景東……」村主任黃文軍趴在箱子上,一邊喊名字,一邊登記。旁邊,黃文磊的車裡已經放了1桶油、1箱速食麵、3箱礦泉水和1包火腿腸。他們一家6口靠養魚蝦、羊、雞,種水稻生活。颱風來時,他的15畝魚塘、15隻羊、40隻雞、9畝水稻損失殆盡。說到最需要的,村民吳玉芳說,「一個是大米。稻穀被海水泡過,沒法再喫。二是被子。房子漏雨後,被子、衣服全被打濕,衣服可以洗洗,被子沒法用,全得丟掉。還有就是魚塘被沖壞,家裡的經濟來源沒了,接下來蓋房子沒錢買磚瓦、鋼筋和水泥。」重建家園:建築材料還不能滿足實際需求記者在海口市龍昆南路「Q版公寓」的盧先生家看到,一側牆體完全傾斜,落地窗玻璃散落一地。「房子受到損壞,時刻都有危險。」看著即將倒下的牆體,盧先生充滿無奈。颱風過後,由於害怕房子倒塌,他一直在朋友家借宿。據介紹,小區內大部分房子有損壞,房門損毀、玻璃粉碎、牆體傾斜、屋頂漏水……「已向小區物業反映,但一直沒有解決。」盧先生說。記者從海南省民政廳瞭解到,目前,對於沒有集中安置的受災人羣,省級層面有相應補助,補助時間長短根據受災嚴重程度而定。同時,將及時發放低保、養老金,對特別困難人員給予臨時救助和生活補助。在農村災區,村民覺得災後重建仍存在困難。在文昌市官僚村,40戶人家中,有32間房屋倒塌,需要大量瓦片、水泥等建築材料用於重建。儘管有一部分建築材料來自社會捐助,但還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