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本職工作是物流,從去年年初,在工作之餘開啟寫作之路。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踐行寫作這個興趣時的一些思考,希望給職場中的你帶去一些啟發。

01 鑰匙,一定不要死死盯著鎖找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的第1篇文章始於2017年的年初,當時的目的也只是說,要藉助微信公眾號的平台練練手,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那一年,我拼盡全力去寫,勉強湊夠了100篇。是真的湊,因為有的文章比較長,我專門分成了2篇或者3篇發布出來,每篇文章文字大概在1500字左右。

文章的方向也比較寬泛,有影評、讀書筆記、生活感悟、職場、物流、人物等,到2017年底的時候,關注我公眾號的朋友才不到400人。每一次發完文章以後,我時不時地就要往後台看一下有多少人閱讀、多少人點贊和留言。可以說,這三個數據的變化,幾乎左右了我的情緒。

後來,在讀李笑來老師的那本《財富自由之路》時,看到了這樣一句話,大概是這樣的意思:

想找到鑰匙,一定不要死死地盯著鎖。

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可以理解為:想解決問題,答案一定不在問題身上。

我先做一個簡單的引申,比如說,我們很多人都對現狀不滿意,那麼,是不是我們把注意力放在現狀上,問題就可以解決了呢?當然不是的。我們需要跳出這個層次,往上去找。究竟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現狀?答案是我們過去的行為。

是的,在工作中,你只有努力地付出,才有可能得到升職或者加薪的機會,你平時弔兒郎當,幹活時偷工減料,就可能得到被公司裁員的後果。

所以,我們可以說,是我們過去的行為決定了我們的現狀。

如果你認同這一點的話,接下來再做事情就比較簡單了。首先,現狀是過去的行為積累的結果,過去已經成為過去,所以,現狀肯定是無法改變了。那麼,就坦然地接受過去那個讓你討厭的、不完美的自己。其次,擁抱未來,面向未來思考,從現在開始努力,為美好的未來積極付出。

就像,你連在地里種下一顆種子的行為都沒做,談何將來收穫果實?而且,想要讓果實長得好,除了要種地,還要施肥、除草、澆水等等。如果缺失了前期的付出,就不要感慨收成不好了!

再回到寫作的困惑上,閱讀量、點贊量和留言,這三個數據之所以「不美麗」,問題出現在了哪裡?看1次和100次後台的數據,這三者會因為我看的頻次多少而變化嗎?顯然不會。

02 利他,站在用戶的角度去創作

後來,我研究了那些閱讀量很高的文章,發現大部分文章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叫做,利他性。說的通俗點,就是能讓閱讀你文章的人獲得啟發,覺得有價值。與之相對的,就是寫作人員的盲目自嗨,發文的目的就是為了發泄自己的情緒。2017年,我確實寫過那麼幾篇,現在回過頭來看看,這類文章,真的沒什麼意思。

S叔在寫作的建議中,提到了一個關鍵詞,叫做「用戶思維」,其中,就提到了:

寫作的本質不是表達邏輯,而是傾聽邏輯。

也就是說,當你的文章能夠站在用戶的角度去發聲,能引起讀者的強烈的好奇心或者共鳴時,文章的閱讀量、轉發量、點贊量等,都會自然而然地上漲。他在課程中舉了一個蜜芽寶貝創始人劉楠給知名投資人徐小平老師發簡訊的例子。

如果按照常人的思維,你可能會這樣編輯這條簡訊,介紹自己辛酸的創業史(打動對方,意思是,你看我做到現在真的不容易),然後,再加上幾句對徐老師的發自肺腑的表白(拍馬屁)。如果你是徐老師,你可能不會對這條簡訊給予太多的關注,一方面是大家都這麼寫,沒什麼新意,另一方面,你的辛酸史,跟徐老師真的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劉楠的簡訊是這麼編輯的:

徐老師,我是個北大的畢業生,但是我現在在開淘寶店,我的銷售額已經有3000萬了,但是我非常不快樂。我聽說您是青年的心靈導師,而我是一個陷入心靈困惑的青年,您有時間開導一下我嗎?

大家注意到沒,這裡面有3個轉折,第一個轉折是北大的學生,竟然做起了淘寶店的生意;第二個轉折是,一個淘寶店,竟然有了3000萬的銷售額;第三個轉折是,3000萬的銷售額,竟然都不能讓你快樂。短短的幾十個字里,吊足了讀者的胃口,給讀者形成了強烈的印象,讓你有了想立刻找對方了解的衝動。

所以,在2018年的寫作中,我不斷地做減法,開始聚焦,重新定位自己公眾號的發文方向,最後,選擇了物流和職場。

以前,我不敢去寫物流,覺得物流真的沒什麼可以寫的。後來,在老傅(研究生同學)的鼓勵下,我開始認真地寫物流這個話題,堅持到了現在。

有了用戶思維以後,我在寫作時,會不斷地追問自己,這篇文章我能為讀者帶來什麼有價值的東西,文章中的話題是否是這個行業里共性的東西等等。2018年發布的文章中,有十幾篇,被物流行業內的幾家大號轉載。頭條號上獲獎的那4篇文章,也能再次印證這一點,這種肯定給了我正向的反饋和刺激。

當我對公眾號做了重新定位,有了用戶思維後,之前我所擔心的那些閱讀量、點贊量之類的數據,都自然上漲了。截至到今天,後台的關注者數量比去年將近翻了3倍。知乎平台,我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後台的關注者達到了公眾號關注人數的80%。

觀察你身邊的朋友,你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很多人在職場上混不好,可能並不是因為專業能力不強,或者不夠努力,而是——知道你的人太少了。

這一年,通過寫作,我認識了很多物流行業自媒體平台的朋友以及背後的大咖。比如,物流沙龍、運聯傳媒、物流時代周刊、倉庫社區、草根匯物流、物流桃園、竹雲話物流、弘毅供應鏈、菜鳥漫記供應鏈、供應鏈日常等(排名不分先後)。也讓更多圈內的朋友知道了有我這麼一個物流人的存在。

跟這些牛人結緣,不會一下子讓你飛黃騰達,但絕對可以擴大你的視野,讓你有機會去接觸更高的圈層,去跟他們發生鏈接。

這個時代,你能連接多少人,決定了你能值多少錢。

03 創作,而不只是平台的消費者

今年7月份,我註冊了知乎(這個時候才知道,我在2015年已經註冊過了,不過那個時候就純粹是個局外人)。因為本身每周都在微信公眾號上更新文章,就同步在知乎上進行更新了。

這幾個月的經歷,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機會是給那些早上車的人準備的,我等後知後覺的人,想要在這個時候獲得大量的關注者,太難了。物流領域的,現在已經是大V的「MJ勺子」,他早在2012年就開始藉助知乎平台,成為創作者了。他的回答是197個,文章是34篇,現在的關注者是168264。我看了下自己的數據,回答271個,文章是67篇,現在的關注者是1341。我們倆的關注者的數據差了125倍,我相信他比我努力,寫的回答和文章的質量更高,但我不認為他比我努力125倍。

現在是個體崛起的時代,我覺得想要成為意見領袖,想要成為大V,要具備以下幾點:

1)在平台上線的初期,也就是產品周期理論中的幼稚期或者成長期的初期就介入進來(成熟期和衰退期已經人滿為患了),這個時候,使用平台的人還不是很多,平台在政策方面會對初期的使用者有很大的政策傾斜;

2)要成為那個擁抱平台的創作者,而不是消遣者。消遣者永遠活在屏外,只有成為創作者才能帶來升級。就像我們看短視頻,觀看的人永遠是圖個一樂呵,但創作的人,雖然一開始會比較辛苦(一篇文章的打磨,短則幾個小時,長則需要一個禮拜的構思),但通過作品帶來的快感是要遠遠大於屏外的人,尤其是當你收到讀者對你的觀點的認同,或者帶給他們巨大的幫助時,你會覺得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3)專註於自己的領域,在沒有新的平台之前,已經或多或少的積累了所熟悉的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已經成為領域內的高手,平台只是放大了個人的優勢。

舉個物流行業內的例子,很多人知道,是阿里巴巴成就了「四通一達」,其實,當你真正翻一翻那些快遞公司的成立時間,你會發現,這些快遞公司,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註冊成立了,而且已經練好了基本功。淘寶的成立只不過是放大了快遞的貨量,那些快遞公司,恰好是順勢而為。所以,準確講,電商和快遞是相互成就了彼此。

04 演講,打造個人的第4個興趣

在規劃這篇文章時,我再次回顧了這些年培養起來的興趣,現在已經養成習慣的有3個,2013年、2014年培養了讀書,2015年、2016年培養了跑步,2017年、2018年培養了寫作,這三個興趣一直在伴我成長。那麼,接下來的2年,我能做點什麼?我想到了「演講」。

為什麼要做演講呢?除了鍛煉自己的口才外,我想進一步拉近跟大家的距離,用面對面的形式,去分享這些年積累的經驗和思考,與更多的人發生鏈接,通過交流相互賦能!而且,商業都開始流行線上線下了,咱也得及時跟上潮流嘛!

得到的羅振宇曾經說過:

職場,或者說當代社會,最重要的能力是表達能力。因為在未來社會,最重要的資產,是影響力。影響力怎麼構成?有兩個能力:第一是寫作,第二是演講。

所以,2019年,我的演講小目標:

10場針對物流專業實習生的公開課;

10場針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公開課。

面向學生的,主要是針對即將進入企業的實習生,分享如何轉變才能快速適應企業的環境、如何進行生涯規劃並執行、如何把自己培養成為領域內的高手並增加不可替代性?用時約為90分鐘,主要面向天津地區,開設有物流專業的學校。

面向企業的,主要是合同物流領域內的倉儲管理方向。2天的時長,線下,面向全國,付費。課程名字暫定為「倉儲經理實戰:從0到1」。主要包括四個部分:

第1部分:倉儲資源整合及市場開發;

第2部分:倉儲布局規劃、價格測算及方案編寫;

第3部分:倉儲項目啟動;

第4部分:倉儲運營管理。

在這裡,筆者有一個小請求,如果您認識校方的資源,歡迎牽線。三方物流行業的同仁,如果您的企業有計劃要系統提升倉儲經理的能力,歡迎諮詢。

最後,帶著大家簡單做個小結:

1、不要盯著鎖找鑰匙,不要盯著問題找答案,把注意力從鎖/問題本身移開,因為解決方案肯定在其他地方;

2、寫作的本質不是表達邏輯,而是傾聽邏輯。站在用戶的角度去創作,更多地去思考,你能給用戶帶去什麼價值?

3、專註於自己的領域,積極擁抱新生事物,在平台的幼稚期或者成長期的初期及時上車,成為平台的創作者,而不是屏外的消費者;

4、當代社會,最重要的能力是表達能力,因為在未來社會,最重要的資產,是影響力。影響力怎麼構成?有兩個能力:第一是寫作,第二是演講。

最後,祝大家在2019年,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將來有更多選擇的權力,加油!

今天的話題,你怎麼看?

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你的觀點,你也可以,收藏此文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受益!

祝近安!

-作者-

馮銀川,85後,央企物流總監,天津大學MBA,馬拉松跑者。關注我,就是關注你自己。我一直在努力,願和你一起成長!此文為作者原創,授權轉載請聯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