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放療的療效與毒副反應

食管癌患者在放療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首先需要調整心態。一般癌症患者都會有焦慮、抑鬱的情緒,再加上等待治療,負面的情緒較多,需要自身和家屬排解。

醫生也會儘快完成治療計劃的設計。但本身這項工作的很細緻的,多數情況下「快則生亂」,我們有很多的程序機制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每個流程都是必須的,也希望患者及家屬理解。

另外需要繼續的對症治療:食管癌患者很多都是進食困難,甚至完全無法進食的,需要先插胃管、胃造瘺、靜脈輸液進行營養支持。另外對於感染嚴重,發熱的患者,提前需要抗感染支持治療。醫生會在治療前告知患者需要的準備及可能出現的毒副反應、併發症、治療風險,患者及家屬也要做好權衡及心理上的準備。

食管癌患者在放療過程中可能出現哪些副反應,應該如何避免或處理?

說起放療的毒副反應,很多人就會很害怕,會有顧慮。接受手術大家都能明白,是將腫瘤切除,而放射線就會很擔心,會不會出現損傷?會不會致癌?

首先各種治療手段都是有風險的,手術會出現手術併發症,會有術中出血、感染、會出現食管瘺的可能,同時對於患者的心肺功能有要求。而放療同樣如此,也會有肺炎、食管穿孔、出血等併發症。但是我們衡量是否要進行一項治療,是要從獲益和風險雙方面考慮的,是要看從治療中我們能得到什麼,會承擔什麼樣的風險。不能因為害怕發生率較小的風險,就拒絕治療,這是得不償失的。在正常生活中,我們不能因為害怕發生交通事故就不出門,其實這是一樣的道理。

食管癌患者放療中最常見的副反應是食管炎、肺炎、皮炎、血細胞下降。同步的化療可能會加重副反應,還會有噁心、嘔吐、脫髮等副反應。

食管炎主要的表現是進食疼痛及進食下咽困難加重,這是飲食接受到放射線後,正常的食管黏膜會水腫,嚴重情況下會出現潰瘍或穿孔。處理的方法是應用促進黏膜恢復的藥物,或者局麻藥物,但一般情況下只能略微緩解癥狀,因為只要放療還進行,食管炎症就還會繼續,只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就可以。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新出現發熱、胸痛、進食嗆咳等癥狀變化,需要及時告知醫生,來排除食管穿孔的風險。

放療造成的肺炎癥狀與一般的肺炎相似,都會出現發熱、咳嗽、胸悶氣短,但治療與一般肺炎不同,在就診時如果在呼吸內科,需要告知醫生接受過放療。一般放射性肺炎出現在治療的過程中,多數在10-15次以後至放療後半年內。

在治療過程中還會出現胸部皮膚髮紅的皮炎和血細胞下降等情況,醫生都會進行關注或處理。

患者首先需要了解副反應,出現病情變化及時就診告知醫生,另外就是在治療過程中避免感冒,感染,不要進行大量的體力活動或鍛煉。不要因為癥狀有緩解就進食大塊硬質食物,造成坎墩於食管狹窄處。

至於有很多患者擔心放射線可能造成癌症的情況,其實是很少出現的。多數出現第二腫瘤的患者,都是因為其本身的遺傳、環境、習慣因素導致的,專業叫做腫瘤易感性,也就是說他本是容易患癌的體質,並不一定是放療導致的。另外第二原發灶出現的高峰是在8-10年後,治療後10年的患者第二原發腫瘤的累計發生率在5%以上,15年也不超過10%,考慮到多數腫瘤患者是老年人,這個時間與發生率其實是可以接受的。同時,我們熟悉的化療藥物都是細胞毒性藥物,也是會致癌的。最後,癌症自然病程發展是以月來計算的,不接受治療的話,就根本談不到第二腫瘤的問題。而隨著近年來放療技術的進步,放療越來越精確,放療導致第二原發癌的機率也是在降低的。其實說到底,這也是一個治療風險收益的事情。

食管癌患者在放療過程中是否還需要聯合其他的治療方式?

在放療過程中,有的患者需要同步進行化療或其他藥物治療,與放療相配合,起到協同作用,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但同步的化療一般都會增加毒副反應,是否需要同步化療需要根據患者的情況判斷。

食管癌患者在放療過程中,生活、飲食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項?

之前說過治療中可能出現的副反應,其中就包括肺炎。病人的免疫力一般較差,就需要在治療過程中保證足夠的營養,同時避免感染。減少外出、避免煅煉、減少探望,同時需要戒煙戒酒。

在飲食方面其實主要是要保證足夠營養,不需要特別忌口,但要注意清淡,避免重油重鹽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對於食管癌患者往往存在進食問題,多次提到不能吃大塊的、硬的食物,最好準備一個食物料理機,把新鮮的蔬果或肉類打碎。放化療都會造成食慾的下降,少食多餐,每日的進食量要夠,保持體重不降低。必要時需要輔助營養補充劑,不單單是蛋白粉,最好是全營養劑。如果是用胃管或胃造瘺進行營養支持的患者,注意往管中注射的流食不能堵住管道,每次打入的量需要患者適應,注意流食的溫度,避免刺激腸道,避免流食變質,每次注射後注意在打入足夠的清水沖洗管道,避免流食在管道中存積變質。

食管癌患者通過放療療效怎麼樣?能治癒嗎?

根治性同步放化療可以取得跟根治性手術相當的療效。

根治性手術我們一般認為腫瘤切除了就沒有了,是除根的方法。但其實很多時候,雖然手術切除範圍很大,清掃很徹底,但仍然會有潛伏的腫瘤細胞存在。我們可以從手術後的複發率來看,這個概率有多少呢?其實手術後仍然有將近一半的患者會複發,同時還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遠處的轉移。接受根治性手術的患者5年生存率在30%左右,所以差不多只有這部分患者是接近根治效果的。而同步放化療後的5年生存率也在30%左右。

目前多數人存在一個誤區,認為手術切除是根治,放療後僅僅是姑息對症,無法把腫瘤完全消滅的。但其實通過放療,約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會完全緩解,手術切除後找不到癌細胞,這部分病人的治療效果很好,是能達到根治效果。

相對手術,放療還有一個優勢在於沒有切除食管,對於正常的進食功能沒有影響。手術切除食管後,會將胃提升到胸部代替食管的作用,會影響正常的飲食,每次進食量少,需要少食多餐,而且也會有反酸等情況。而放療後,食管功能是正常的,就沒有這部分困擾。

對於接受治療後仍然有腫瘤殘留的患者,首先我們的收穫就是在沒有切除食管的情況下,進食困難的癥狀得到了緩解,同時在一定時間內,局部的腫瘤是不會再長的。這個控制期多數人在一年左右,但也有一部分病人能夠長期帶瘤生存。之後如果再次出現複發,根據複發的位置和情況,還能考慮手術、放療、化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