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應商選擇的影響因素:

供應商隸屬於供應鏈這一個開放的系統,因而供應商的選擇也會受到各種經濟、政治和其他因素的影響。 1、質量因素 質量是供應鏈的生存之本,產品的使用價值是以產品質量為基礎的,它決定了最終消費品的質量,影響著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佔有率。因此,質量是選擇供應商的一個重要因素。 2、價格因素 價格低,意味著企業可以降低其生產經營的成本,對企業提高競爭力和增加利潤,有著明顯的作用,是選擇供應商的重要因素。但是價格最低的供應商不一定就是最合適的,還需要考慮產品質量、交貨時間以及運輸費用等諸多因素。

3、交貨準時性因素

能否按約定時間和地點將產品準時運至直接影響企業生產和供應活動的連續性。也會影響各級供應鏈的庫存水平,繼而影響企業對市場的反應速度,打斷生產商的生產計劃和銷售商的銷售計劃。 4、品種柔性因素 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和發展,企業生產的產品必須多樣化,以適應消費者的需求,達到佔有市場和獲取利潤的目的。而產品的多樣化是以供應商的品種柔性為基礎的,它決定了消費品的種類。 5、 其他影響因素 包括設計能力、特殊工藝能力、整體服務水平、項目管理能力等因素。 根據1997年對「CIMS-供應鏈管理」課題的研究調查,數據顯示我國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主要標準是質量,約佔98.5%的企業考慮了質量因素,其次是價格。二、選擇供應商的原則供應商開發的基本準則是「Q.C.D.S」原則,也就是質量,成本,交付與服務並重的原則。在這四者中,質量因素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確認供應商是否建立有一套穩定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然後確認供應商是否具有生產所需特定產品的設備和工藝能力。

其次是成本與價格,要運用價值工程的方法對所涉及的產品進行成本分析,並通過雙贏的價格談判實現成本節約。在交付方面,要確定供應商是否擁有足夠的生產能力,人力資源是否充足,有沒有擴大產能的潛力。

最後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供應商的售前、售後服務的紀錄。三、供應商選擇的步驟

1、供應商在供應鏈中擔負重要角色,供應商的選擇機制是多元化的,因此,企業的決策者選擇供應商時要因地制宜,對企業所處的內外環境進行詳細的分析,根據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和核心競爭力,選擇適合本企業或本行業的理論和方法,制定相應的實施步驟和實施規則。不同的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所採用的步驟會有差別,但基本的步驟應包含下列幾個方面。

2、成立供應商評選小組 企業需成立一個專門的小組來控制和實施供應商評價,這個小組的組員以來自採購、質量、生產、工程等與供應鏈合作關係密切的部門為主。小組組員必須有團隊合作精神,還應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評選小組必須同時得到採購企業和供應商企業最高領導層的支持。 3、 分析市場競爭環境 企業必須知道現在的產品需求是什麼、產品的類型和特徵是什麼,以此來確認客戶的需求,確認是否有建立供應關係的必要。如果已經建立供應關係,需要根據需求的變化確認供應合作關係變化的必要性,分析現有供應商的現狀,總結企業存在的問題。 4、確立供應商選擇的目標 企業必須確定供應商評價程序如何實施,而且必須建立實質性的目標。供應商評價和選擇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也是企業自身的一次業務流程重構過程。如果實施的好,就可以帶來一系列的利益。

5、建立供應商評價標準

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是企業對供應商進行綜合評價的依據和標準,是反映企業本身和環境所構成的複雜系統的不同屬性的指標,是按隸屬關係、層次結構有序組成的集合。不同的行業、企業,不同產品需求和環境下的供應商的評價應是一樣的,但供應商的評價標準應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供應商業績、設備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質量控制、成本控制、技術開發、客戶滿意度、交貨協議等。根據企業實際狀況和供應商選擇的時間跨度,對供應商的要求也有不同,按時間的長短分別有相應的短期標準和長期標準。在確定選擇供應商的標準時,一定要考慮短期標準和長期標準,把兩者結合起來,才能使所選擇的標準更全面,進而利用標準對供應商進行評價,最終尋找到理想的供應商。6、供應商參與 一旦企業決定實施供應商評選,評選小組需儘可能的讓供應商參與到評選的設計過程中,確認他們是否有獲得更高業績水平的願望。 7、評選供應商 主要的工作是調查、收集有關供應商生產運作等全方位的信息。在收集供應商信息的基礎上,就可以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技術方法進行供應商的評選了。8、實施供應合作關係 在實施供應合作關係的過程中,市場需求也將不斷變化。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及時修改供應商評選標準,或重新開始供應商評估選擇。在重新選擇供應商的時候,應給予新舊供應商以足夠的時間來適應變化。四、供應商的選擇方法

1、直觀判斷法

直觀判斷法是指通過調查、徵詢意見、綜合分析和判斷來選擇供應商的一種方法,是一種主觀性較強的判斷方法,主要是傾聽和採納有經驗的採購人員的意見,或者直接由採購人員憑經驗作出判斷。這種方法的質量取決於對供應商資料掌握得是否正確、齊全和決策者的分析判斷能力與經驗。這種方法運作簡單、快速,但是缺乏科學性,受掌握信息的詳盡程度限制,常用於選擇企業非主要原材料的供應商。2、考覈選擇法 在對供應商充分調查瞭解的基礎上,再進行認真考覈、分析比較而選擇供應商的方法。 供應商的調查可以分為初步供應商調查和深入供應商調查。每個階段的調查對象都有一個供應商選擇的問題,而且選擇的目的和依據是不同的。 初步供應商調查對象的選擇非常簡單,基本依據就是其產品的品種規格、質量價格水平、生產能力、運輸條件等。在這些條件合適的供應商中所選擇出的幾個,就是初步供應商調查的對象。 深入供應商調查對象的選擇,是基於影響企業的關鍵產品、重要產品的供應商。對這些供應商要進行深入地研究考察考覈,選擇標準主要是企業的實力、產品的生產能力、技術水平、質量保障體系和管理水平等。 在對各個評價指標進行考覈評估之後,還要進行綜合評估。通過試運行階段,得出各個供應商的綜合成績後,基本上就可以最後地確定供應商了。3、招標選擇法 當採購物資數量大、供應市場競爭激烈時,可以採用招標方法來選擇供應商。採購方作為招標方,事先提出採購的條件和要求,邀請眾多供應商企業參加投標,然後由採購方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標準一次性的從中擇優選擇交易對象,並提出最有利條件的投標方簽訂協議等過程。注意整個過程要求公開、公正和擇優。4、協商選擇

在可選擇的供應商較多、採購單位難以抉擇時,也可以採用協商選擇方法,即由採購單位選出供應條件較為有利的幾個供應商,同他們分別進行協商,再確定合適的供應商。和招標選擇方法相比,協商選擇方法因雙方能充分協商,因而在商品質量、交貨日期和售後服務等方面較有保證,但由於選擇範圍有限,不一定能得到最便宜、供應條件最有利的供應商。當採購時間較為緊迫,投標單位少,供應商競爭不激烈,訂購物資規格和技術條件比較複雜時,協商選擇方法比招標選擇方法更為合適。

五、選擇供應商時應注意的問題

1、自製與「外包」採購

一般情況,外包的比率越高,則選擇供應商的機會越大,並以能夠分工合作的專業廠商為主要對象。通過外包,企業可以將精力集中於核心能力上,避免了精力分散。

2、單一供應商與多家供應商

單一供應商是指某種物品集中向一家供應商訂購,這種購買方式的優點是供需雙方的關係密切,購進物品的質量穩定、採購費用低;缺點是無法與其他供應商相比較,容易失去質量、價格更有利的供應商,採購的機動性小,另外如果供應商出現問題則會影響本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多家供應商是指向多家訂購所需要的物品,其優缺點正好與單一供應商相反。

3、國內採購與國際採購

選擇國內的供應商,價格可能比較低,由於地理位置近,可以實現準時生產或者零庫存策略;選擇國際供應商則可能採購到國內企業無法達到的物品,提升自身的技術含量,擴大供應來源。

4、直接採購與間接採購

如果是大量採購或者所需物品對企業生產經營影響重大,則應該採用直接採購,從而避免中間商加價,以降低成本;如果採購數量小或者採購物品對生產經營活動影響不大,則可以通過間接採購,節省企業的採購精力與費用。

5、避免缺乏科學的選擇方法

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學的選擇供應商的方法,致使在大多數項目選擇供應商時,更多的是參考供應商本身提供的各類書面文字材料和自我介紹,以及在市場上的口碑,或憑個人主觀臆想,選擇供應商參與競標,因而在選擇供應商時,人為因素比較大。另外,在選擇供應商的標準方面,目前企業的選擇標準多集中在供應商的產品質量、價格、柔性、交貨準時性、提前期和批量等方面,沒有形成一個全面的供應商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不能對供應商做出全面、具體、客觀的評價,此類問題要盡量避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