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呈貢區的花香滿徑小區上了新聞,因爲20多棟樓房目前已經建成,但住戶寥寥。

因爲購房時雙方約定在2017年交房,可是過了兩年之後大部分至今沒有收房。

開發商兩次通知業主:因爲公司前期預算錯誤,住宅、車位銷售價格遠低於開發建設成本,需要業主補交土地補償款、土地增值稅、車位費等才能完成交房手續。

一位業主說到:“一套房子我們可能還要補個五六萬左右,如果加車位的話大概要補到十萬。”

按照樓盤工作人員的說法,這筆額外加的錢,80%是要抵工程款的。

開發商的要求遭到了許多業主的抵制。

此前部分業主向呈貢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淨多多次調解協商,無法達成一致。

此前,一位業主花了三百萬買了別墅沒有屋頂的事情上了熱搜,網友調侃:開發商的套路你永遠想不到。

關於這種開發商與業主的糾紛屢屢出現,筆者認爲,在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黃金時期,由於回報豐厚,房地產企業迅速擴大發展規模,卻往往以降低住房質量爲代價。

如今在房地產政策嚴格調控下,房地產發展已經走出舒適區,但房地產需要調整自己的發展方略,如物業服務和停車位等等方面,在行業標杆上,可以從萬科的發展中學習一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