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鼎客

熱愛瑞士和印度這兩種「西方」

巴賽爾鐘錶珠寶展(Baselworld)今天開幕,不過很早之前,諜報和朋友圈視頻已經紛至沓來。一個月前的SIHH不出意外,精彩紛呈,入門和高端旗艦錶款都有還算稱心的選擇。一轉眼,全球最盛大的鐘錶展開幕。

想要了解腕錶的新姿勢,看這裡《3分鐘讀懂SIHH和Baselworld的二十年恩怨情仇》。

往年去巴塞爾方便,趕著後半程人少點去看展。雖然不是每個牌子都能預約,上手欣賞,但是隔著櫥窗看看,憑藉經驗,我會在心裏面列出一張「重點關注」單子。單子上的某些表,我用大約半年的時間邊攢錢邊考慮。大部分表,實在超出自己預算,但因為長了草,會反覆琢磨。周圍比我實力強的朋友很多,推薦給他們,促成一段「姻緣」,豈不美哉?我能把玩上幾分鐘,也添了一分滿足感。再講,萬一哪天朋友要出,我也是近水樓臺,機會最大。

今年巴展有1800多個品牌參加,就算每年都全程參展的資深展友,想必也不會一一拜訪。跟大多數表友一樣,我也盼著朋友圈和各大鐘表媒體的現場直播和精彩「賽後點評」。我喜歡看私交的朋友圈,不用太顧忌品牌,評價褒貶都來得真實;我也會關注「精彩點評」正文下的表友評論。這裡面能獲得的信息量特別大。比方說,看評論就能看出表友的水平和玩表的階段:一般玩表時間比較短的,比較執著於價格和渠道;而資深的,發表的評價往往是針對錶本身優劣的。

先不剖析我這個推論在統計學上是否靠譜,今天只是想跟各位表友探討一下」如何像資深表友一樣欣賞和評價一塊表」。會看,然後才能會買。當然要談明白這事不容易,今兒我先拋個磚。

表圈F4之一的常老師有個3C理論,我覺得總結得很精闢。他認為,鐘錶是功能Complication、工藝Craftsmanship和文化Culture的載體。看懂和評價一款表的好壞,可以從這三方面下手。拿勞力士Rolex今年在巴塞爾表展上發布的最新款迪通拿daytona來舉例。

勞力士2016新款腕錶——蠔式恆動宇宙計型迪通拿

功能上,它沿用了當代迪通拿的4130機芯,達到了2015年執行的勞力士頂級天文臺認證標準,日差+/—2秒,大大高於傳統瑞士天文臺的-4/+6。

4130型自動上鏈機械計時機芯

工藝上,表體904L鋼,配有勞力士家專利自產的Cerachrom陶瓷外圈,防劃傷,不褪色。其上刻度和數字為鉑金鍍層,耐用而細膩。

文化上,黑色外圈的鋼款迪通拿,向1965年型號6240首次使用的黑色外圈設計致敬。而迪通拿史上最負盛名,最昂貴的型號6263熊貓Paul Newman也是黑色外圈。這款公價11800瑞郎(約7萬8千人民幣)的迪通拿,是多少年的表迷的等待,可以想像,上市後一定會成為拚命為品牌賺錢的「勞模」。

鐘錶藏家和資深表友,我大膽猜測,因為閱表無數,腦子應該能十分精準地把握3C要素的亮點,然後做出評判。我還沒到這個境界,只能憑藉下面的流程按部就班考量一款手錶。

首先看顏值和血統。可以關注的要素有:顏色、創意、尺寸、錶盤和機芯藝術性、以及錶款「進化」過程等。

高端機械錶的計時作用已被取代,裝飾(bi)功能有增無減。作為男人價值最高的「貼身配件」,佩戴的表好不好看,有沒有來頭,彰顯的既是個性,更是品位和閱歷。大部分量產品牌和錶款,其實賣點僅此而已。價格擺在那兒,功能和做工工藝方面要求不用太苛刻。

在之前的《潛水錶,是實用工具還是裝逼利器?》中,我曾提到一款帝舵Tudor的碧灣。這款表連百達翡麗的VIP都不吝辭藻地給予褒獎,這要得益於其高顏值、古董勞傳承下來的優秀基因。帝舵碧灣這不又發布了一款加大號的銅殼版麼?從外觀和血統大家分析下,值不值2萬出頭的價呢?

它傳承了首隻帝舵潛水錶的設計精髓:大錶冠源於帝舵1958年推出的「大錶冠」錶款(型號 7924)。錶盤上的稜角分明的「雪花」指針元素首次出現在1970年代專為法國海軍生產的錶款中。表耳旁的鑽孔與尤為突出的圓角,繼承了過往錶款的設計特色。

您這就準備掏腰包了?那你對勞力士集團產品的品質真是相當有信心啊!其實我們這裡還得細看它的做工。

先從防水性,錶殼的材料和打磨細節,以及珠寶鑲嵌水平入手。然後是機芯的雕刻、倒角、拋光,螺絲和寶石軸承的嵌套。最後,選用的熒光材料的持久程度和顏色亮度也是考量指標。

大家先來看一組對比圖。

圖一

圖二

這上下兩個品牌的機芯,佈局雷同。儘管攝影環境不同,但仍不難看出:

  • 圖二中機芯繞3/4夾板一週的輪廓線明亮圓潤,而圖一中機芯同樣位置卻暗淡無光;

  • 圖一中的機芯,側面與上表面成直角,完全沒有圖二中的倒角打磨;

  • 同樣,圖一機芯紅色軸承寶石的孔位中,閃亮的黃金套筒也和圖二機芯有明顯差距;

  • 固定擺輪的夾板上的雕工也有天壤之別。

  • 所以上下兩款機芯裝配的手錶價格差距超過5倍也就不足為奇了。

    最後看功能。上面提到過,機械錶幾乎只能炫技了。功能雖不再被依賴,卻凝結了數百年人類智慧和最讓人著迷的機械之美。計時、曆法、陀飛輪、三問等大複雜功能一目瞭然。但如果問「擒縱用的是傳統瑞士槓桿式麼?「,「計時用的是模塊麼?」,這些問題的答案就不那麼明顯了。

    擒縱是鐘錶的呼吸系統,其效率的改良值得關注。發條盒動力存儲長短、走時精準度的改良,都是功能的提升。甚至超薄,都可看做一項複雜功能。勞力士去年發布了新款Day Date,除了表徑縮小後外觀比例比41mm的更協調完美,3255新機芯的優化給這款表加分更多。

    勞力士新款Day Date

    把握了上面這些要素,足不出戶也可以懂得欣賞一款好表。但是提醒一句,要下手入某款表前,還是要上手佩戴試驗。理論的東西再多也抵不過戴上手腕一瞬的直觀感受。喜歡就是喜歡,反之亦然。當然了,土豪可以隨便任性,「金屋藏嬌」又有何不可。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