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之間生髮關係的歷史故事,時間跨度在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登帝,到宦官劉瑾被殺的1510年5年間。朱厚照與劉瑾,是典型的皇帝與奸臣宦官的關係;而朱厚照與王陽陽,是典型的皇帝與忠臣賢臣的關係。

朱厚照登基,當上明代第10位皇帝之時,正是大明王朝盛年,距離第16位皇帝崇禎滅亡還有140餘年之久。這個時代的大明王國,還禁得住明武宗懈怠朝政的種種折騰,但「始作俑者」開啟的先例,為後世皇帝不精心處理朝政帶了不好的頭。史學家有一個比較普遍說法,是「八虎」之首的宦官劉瑾誘導教壞了皇帝朱厚照沉迷色情,從今天的立場回望600年前,10世朱皇帝貪玩荒誕的表現,難免有他本性好色的作用使然。他不聽懲戒無道宦官劉瑾之流的進諫,反而採取了對忠臣的壓制手段,使得「八虎」更加猖獗無度,肆意搜刮民脂民膏,最終劉瑾被降罪誅殺,也主要是源於宦官內鬥。

王守仁是典型的大明忠臣,紮實有為的大臣,不計榮辱奉獻國家的典範。上疏進諫皇帝觸怒劉瑾,遭遇迫害,被貶去做貴州龍場驛站驛丞,能隨遇而安,在當地做出一番德政功績。平定寧王之亂建立功勛,看到皇帝朱厚照求功心切,王陽明便把戰功巧妙嫁接過去,自己稱病而退。只到明英宗繼位,開始肯定承認王陽明功勛建樹。

很有意思的是,在文化思想上,朱厚照與王陽明形成鮮明分野對立,而王陽明集儒佛道三家於一體的心法思想,並沒有被像秦代「焚書坑儒」式的壓制,這不能不說是從朱厚照那兒就給了王陽明思考表達上的好大寬鬆。就如應州大捷,減少百姓賦稅,這又當算朱厚照在皇帝工作崗位上的出色成就啊。

至於王陽明與劉瑾之間,完全是忠奸正邪之爭,最終結局各得其所,在這兒不用多說啦。


謝邀,朱厚照是皇帝,劉瑾是太監,王陽明是臣。在中國古代,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既分明又複雜,這不說了。在明朝,皇帝信任太監的時候比較多,朱元璋就是,朱棣派鄭和下西洋也是,只有朱允炆是特例,但他在位四年就被叔叔滅了。當然,任何皇帝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還是離不開大臣們的,所以,還得用王陽明。更是王陽明的父親聰明,他買通劉瑾或身邊的人,保住了王陽明不當場死才使得王陽明與皇帝建立以後的關係並立功建勛。


一個好人,一個壞人,一個不好不壞是非不分的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