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的繪畫特徵是線性的,包括其觀察角度也是比較特殊的,所以要將水轉換成二位的審美對象是非常不容易的。展子虔的《游春圖》是現存傳世最早的中國山水畫真跡,畫面中對水的處理也是非常刻板的,僅僅是裝飾性的描繪。對於水的描繪,宋人成就是非常突出的,實踐者也最多,這其中馬遠是最重要的一位。

作為南宋的宮廷畫家,馬遠在畫風上承襲李唐,李唐的《萬壑松風圖》可以說是宋代寫實趨勢的頂峰,其中對於水的刻畫李唐使用了「勾勒法」,相較於顧愷之在《洛神賦》中的水生動許多。作為李唐的繼承者,馬遠的寫實功力相當深厚。《十二水圖》從題材上來看是一個前無古人的選擇,馬遠將畫面分為十二段,分別描繪了水在不同的環境和動態下的形態,哪怕是在當時對水如此別無旁騖的研究也僅此一人。

《十二水圖》是馬遠對自己畫水之方法的匯總,同時也是對前人畫水經驗的總結,以線條描繪對象之輪廓是馬遠的長項,這樣一組具有對畫法進行研究性質的創作就如同花鳥領域的黃荃的寫生之作,也體現了「格物致知」的精神。

馬遠這組作品在中國畫系統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也是一個必然結果。他的研究對後來的繪畫影響也非常大,許多人將其作為學習的對象,比如明代陳洪綬的作品《黃流巨津》,用筆線條均深受馬遠影響。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