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與當代社會 」研究筆談 (蕭放 主持)

在全球化、現代化的浪潮中,中國正自覺或不自覺地進入世界格局之中,中國社會正經歷著重大的歷史變遷,民族文化傳統經受著前所未有的洗禮與考驗,作為民族文化重要載體的傳統節日,它的命運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傳統節日是否適應當代社會生活,信息社會是否需要農業社會形成的節日傳統,民間節日是否一定要進入官方假日體系,民族節日是否具有世界意義等,是值得討論的話題。為了讓這些既具有理論性,又有著現實意義的前沿話題能夠得到較為深入的研討,並將研討的體會傳達給社會,受《民間文化論壇》編輯部的委託,我就此約請了幾位一向關注中國傳統節日研究方面的同仁,其中有我們的前輩學者,也有年輕的同道,他們從各自的角度發表了自己對傳統節日的看法。其中張勃對傳統節日復興過程中政府的職責進行了古今比較的議論,認為我們應該強調政府干預的社會功效;劉曉峰則從中國傳統節日的世界意義上進行了討論,認為中國傳統節日在東亞具有廣泛影響,在現實社會隨著華人的腳步,中國傳統節日也擴展到世界主要地區,成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成分;劉魁立先生作為中國民俗學會的理事長,他的筆談是針對當前社會上有人提出以立春替代傳統春節(大年)的觀點的文化思考,認為春節是一個重大的民族節日,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它負載著厚重的民族文化內涵,它是否變化要靠民眾自己決定,不能用所謂「科學」定歷來解決,用「科學」解決文化問題,是一種科學主義的表現,它不能真正解決節日文化問題,只能造成對節日文化的傷害。周星將當代中國節日分成「傳統節慶體系」、「國家或政府主導的節慶體系」和「外來嵌入的節慶」三大「板塊」,具體分析了三大板塊動態關係,認為三者關係的變化可以看作是中國文化整體格局之動態趨勢的「晴雨表」。近來中央與政府倡導構建和諧社會,和諧社會的建立,除了保證公平、公正等社會正義,化解社會矛盾,以及政令暢通,上下同心以外,精神文化建設十分必要,精神思想與文化心理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的根本保證。在當代中國要調動民眾的精神力量,就不能忽視我們幾千年形成的文化傳統,而民族節日文化傳統民眾最直接感知、最易於產生文化能量的文化傳統,它是構建當代和諧社會的重要精神動力。傳統節日是人們加於日常時間生活之上的一種人文符記,由此實現了時間階段切分。但這種時間的劃分,又不僅僅是由人們的主觀的時間觀念,或者如胡賽爾所說的由「內在時間意識」來決定。它是自然時間(季節時間)過程與人文時間意識的有機結合。歲時節日是人們認識、處理自然時間過程與人事活動協調的時機。歲時節日隨著歷史社會的階段變化,不斷地調整著自己的文化主題,在早期社會它主要表現為人對自然的時間順應,以及對神靈的祭祀,這時人們對自然的認識是戴著神秘的眼鏡的,是神化了的自然。所以人們是在順應神靈意志的形式下順應自然,所謂循時而動,遵循的就是神秘的天時,是自然性與宗教性的時間表達,在後來隨著人們主體意識的增強,社會力量的強大,人們更強調國家與社會在人們生活中的影響與地位,歲時節日對自然時間日漸淡漠,季節性祭獻的時間儀式也逐漸世俗化為家庭或社會的聚會慶祝活動,歲時節日主要成為社會性與政治性的時間表達。歲時節日的這種演變從人本的角度看,無疑是巨大的歷史進步,是文化演進與社會生活調整的積極結果。但換一個方向思考,從自然時序的角度,考慮人們的社會生活安排,同樣符合人的本性。只要我們脫去神秘的信仰意識,將天時回歸到自然季節流轉的本質屬性上,我們就會從早期社會的時間意識上升華出適應真正人性需要的時間觀念,從而建立一套新的時間生活體系,以服務當代人們生活的需要。在有著強大文化傳統的中國,這種新的節日生活體系的建立,當然離不開傳統節日民俗,它只能是在傳統節日生活基礎上的繼承與發展。在全球化與信息化社會浪潮全面衝擊之下,中國被裹挾進入現代世界秩序之中,在全面變革的當代社會,古今中西各種文化因素錯綜複雜,在節俗文化上,同樣有著多樣化的表現。傳統節日、新型政治文化節日、外來節日在當代節日習俗中都有各自的文化優勢與社會影響。因此如何看待傳統節日與節日傳統是我們必須著重思考的問題。首先,從民族心理、民族文化保存以及人類文化多元發展的角度看,我們需要以積極地態度評估傳統節日的民族文化價值。全球化與民族化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人們在彼此的接觸交流中越來越欣賞對方的文化,即費孝通先生所說的「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才是人類文化的正途。傳統的節日文化正是這樣一個交流展示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它是中國民族文化身份標記之一。我們無疑應該從保持文化的多樣性,保護人類文化遺產,傳承人類文明的高度認識我們傳統節日的價值。其次,我們傳承與保護傳統節日文化的時候,需要用理性的眼光去辨析傳統節日的意義、內涵,從而提煉出節日傳統中的要素。傳統是既有的文化模式的傳襲。傳統二字,從語義上看,是動態的抽象,傳者,延續,統者,頭緒,人們將複雜的事物理出一種頭緒,也就是說抽象出一種能夠概括與說明具體事物的認知模式。更明確地說它是指在歷史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特定的精神信仰與價值觀念,以及行事的習慣模式。希爾斯進一步說:傳統是在文化發展中由社會集體記憶的「既有的解決各種人類問題的文化途徑」。(《論傳統》中譯本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中國是一個悠久的文明古國,在長期的農業社會生活形成的精神文化傳統是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有人說「和合」是中國的文化傳統。這裡就不僅是天人的和諧,還有一個人事的和諧,「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論語.學而》)我們用這種思想來解決各種文化問題,在傳統社會被證明是有效的。節日傳統正是在這樣一個文化大傳統中形成的小傳統,是從傳統節日文化中凝鍊出來的精神要素,節日傳統具有超越地域、階層、時代的意義。節日傳統具體說來有如下幾個層面:一、反映節日物質生活層面的傳統。如衣食住行的生活消費傳統,其中節日飲食傳統尤其鮮明。眾所共知,中國的節日大多有一種特定的節日食品,從正月初一的餃子開始,我們的節日就是一路吃過來,正月十五的元宵,二月二的龍鱗餅,三月三的薺菜煮雞蛋,寒食清明的清明糰子,四月浴佛節的緣豆,五月端午節的粽子、七月七的巧果,八月中秋的月餅,九月重陽的重陽糕,臘月八日的臘八粥,年三十的團年飯,人們在節日中注重飲食生活,這固然是在物質匱乏的時代,人們對物質生活的周期性的滿足與享受,同時我們必須看到,它是中國人處理天人關係與社會關係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節日食品在傳統社會它首先是給神靈(包括祖先)的祭品,其次是家庭的共享。以飲食親宗族兄弟是自古以來的禮儀,《禮記.禮運》曾經說過:禮,始之於飲食。每一節日食品都負載著深厚的民俗情感,節日食品的獻祭、饋送與集體分享,構成了中國節日物質生活的重要傳統。二、反映節日社會生活層面的傳統。節日生活既是家庭的,又是社會的,從中國的傳統節日看,大多是以家庭為主的內聚性節日。傳統節日活動注重家庭成員間的團聚與交流,將節日看成培育家庭意識與強化家族人倫的民俗時間。中國節日生活傳統中人倫傳統是其中的核心傳統。如在三大傳統節日春節、端午、中秋之中,以家人團聚為主題的就有春節與中秋,即使是以驅疫為主題的端午,民間也通過節俗活動強調它的倫理內涵,如出嫁女兒回娘家,未婚女婿給岳父母上大禮等。節日人倫傳統浸潤在中國節日民俗生活之中,在節日活動中隨處可見。傳統中國是一個倫理社會文化張揚的社會,倫理文化浸透到社會各個角落,而傳統節日自始至終充滿著這種倫理情懷。三、體現節日精神生活方面的傳統。節日是文化的節點,是民眾精神生活的集中體現,是人們溝通、調節、天人關係、人際關係,以及安撫、表達人們內在情感的時機。我們從歲時信仰、節日傳說、節日娛樂中可以提煉出節日民俗的精神傳統。我們從傳統節日民俗中可以經常看到與神靈對話的儀式,人們往往在自然時序的轉接點與重要的農事季節時上跟神靈溝通。伴隨著節日民俗儀式與祭祀活動的是人們的系列民俗解釋,這種解釋既有對過去歷史的片段的、變形的、或象徵性的記憶,也有從民眾理解的角度對新習俗產生的說明。雖然其中紛繁複雜,甚至相互抵牾矛盾,但都是民眾心路的歷程,是他們的精神痕迹,更是其情感聚焦的所在。節日傳說構成了民眾精神生活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節日娛樂與節日遊藝同樣是民眾精神生活的重要表達方式,民眾通過節日化裝的巡遊,節日鑼鼓的敲打,節日競技的展演,抒發內心的情感、期望,顯示自己的生活地位,加強村落社區成員之間的情感依賴與精神聯繫,從而促進民俗共同體的內聚意識,保證民俗共同體的內部和諧。中國傳統節日習俗中的這種精神傳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上述三大節日傳統在當代的節日文化建設中仍然具有啟示意義。當然我們在在審視傳統的時候,應該立足當下,關注社會現實。這就是我們應該強調的第三點,用變易融通的眼光看待傳統節日的傳承變化,看待節日傳統在當代的傳承與更新問題。傳統是一種流動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在流動過程中不斷地發生變化,新舊的文化因素更替是持續的歷史過程,在中國歷史的文化長河中,沒有絕對的割裂與創建,文化傳統的變化是在新舊交融中實現。節日傳統同樣是在流動中傳承變化,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生活,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民俗,節日必然在適應時代需要中發生內容與形式的變化。今天的春節習俗與漢朝的漢魏時期的元旦習俗從內容到形式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但是節日習俗的變化是有前提的,它不同於物質生活方式那樣,容易被簡單替代或改變,它依託的是隱性的民族文化心理,而民族文化心理的嬗變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甚至有如人體基因一樣的遺傳特性,變異非常緩慢,雖然不排除突變的可能,但機率非常微小。拿春節來說,它在長期的積累發展中,已經成為我們民族的文化心結,它的主題是團圓祥和。作為歲首的春節在中國主體民族中傳承了兩千多年,人們將許多的感情、願望、倫理、信仰都積聚在這一節日上,春節已經不是簡單的時間點,它被廣大人民充分價值化,乃至成為一種民族文化象徵。雖然從起源與流傳歷史上它與農業社會有著密切的關係,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不適應當代社會。歷史是流動的,今天與過去處於同一時間之流中,傳統與現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傳統是動態的,它本身也在不停地發展變化,優良的節俗傳統與現代社會並不衝突,相反它對現實生活有著積極的提示與輔助作用。在快節奏生活的現代社會,我們依然需要春節這樣闔家團圓的溫馨節日,以滿足我們精神慰藉的需要,享受家庭的和睦,享受親情的溫暖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的,這樣的節日內涵與形式它如何會與現代生活發生矛盾呢?要說矛盾只能是我們對生活的本質沒有足夠的認識。順便說一句歐美人士盛慶的聖誕節,不也是中世紀就有的節日,為什麼在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還在享用這一古老時代產生的節日呢?說到底節日文化一旦成為傳統,就具有它特定的社會意義,這種意義適應了人性的需要,與生產方式的變化關係不是必然對應的關係。總之,在當代社會我們的歷史文化傳統只要不是教條的對待,它依然具有創造性轉化的現實意義,在農業社會基礎上建立的文化傳統並沒有成為過去,它仍然具有活躍的現實力量。以天人關係為例,天人合一比天人對立更符合自然法則。人與自然的和諧在當今社會受到世界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因為自然資源(水,油、空氣、土地、自然界的美麗與我們遺傳基因)是有限的,人不可能過度索取。人們之間的理解與溝通也是全球化過程中每一個地球村民的責任與義務,人際之間的和諧,是社會的最佳境界。中國人所歷來倡導的傳統在當今社會有著極為重要的思想價值。傳統節日正是體現這種價值的最好時間。傳統歲時節日的主要特性就是它與自然時序的協調,它是年度四季時間流傳過程中的間隔與連接。節日中各種民俗活動就是促成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的關係的積極溝通,從這個意義來說,我對節日傳統保持極大的熱情與自信。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們在節日文化傳承上曾出現人為的破壞與斷裂,造成了部分年輕人對傳統節日內涵了解不夠,他們是文化斷裂的受害者,他們沒有責任。他們渴望享受節日生活,只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在當代社會因為某種原因處境尷尬,我們有節日卻沒有假日時間享受,有假期卻沒有節俗內涵支撐。一些傳統節日的民俗符號、儀式也被禁止,節日缺乏溫情,節日缺乏活力。而改革開放後,隨著西方強勢經濟文化的進入,本來對傳統就認識不深的部分年輕人因為新奇就追捧洋節。雖然如此,我們也看到了年輕人並非厭棄傳統節日,而是不喜歡節俗內容貧乏的節日,我們社會應該充分利用我們的傳統文化資源,用心建設我們自己的節日,恢復傳統節日的假期,恢復那些不應該被禁止的節俗內容,比如不分青紅皂白的春節禁鞭(可喜的是北京近期要開聽證會,討論禁鞭的得失,為是否開禁徵求民意),並且積極將現代社會生活的新內容融進傳統節日之中,讓人們有盡情享受傳統節日的時間,讓充滿活力與溫情的傳統節日重新回到人們的生活之中,這是我們的夢想也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作者簡介:蕭放(1960-),男,湖北英山人,法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875

文章來源:《民間文化論壇》2005年第3期【本文責編:思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