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 米兰-维诺那-威尼斯

旅游路线:史卡利杰罗桥-布拉广场-圆形竞技场-茱莉叶之家-百草广场-领主广场-阿迪杰河风光

IMG_0965

位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维诺那(Verona),地理位置刚好在米兰与威尼斯中间,有阿迪杰河(Adige)像蓝色丝带般蜿蜒而过。

进入维诺那,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红砖与白色大理石所建造的老城堡桥。老城堡桥有著美丽蝴蝶型城垛、三个大小不一的桥拱,桥上有突出的高台,造形优美而且视野辽阔,可以看到维诺那的古城风光。我们的团员里有不少对新婚夫妻,到了这浪漫的红色大桥突然玩兴大发,开始玩起跪地求爱、欲拒还迎、抱得美人归...种种戏码,越演越夸张搞笑,吸引了大批游客围观也笑翻了天,留下旅途中有趣的插曲

IMG_0983

玩闹之后,穿过城堡后先沿著罗马大道走,看到双拱城门就是维诺那最大的布拉广场(Piazza Bra)了。星期五的傍晚,布拉广场上是热闹的花市,姹紫嫣红的花朵与背后金光闪闪的露天竞技场相映成趣。另一头则是一长排的餐厅及咖啡座,充满了欧洲悠闲的度假风。

IMG_1008

IMG_20170401_182225

圆形竞技场建于公元30年,虽然它的面积不及罗马竞技场,但是它可是罗马境内保存最完整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三大圆形竞技场。据说,原本为数众多、古罗马人最热爱的竞技场,在义大利境内改信奉天主教后被认为太过残忍而式微废弃,而维诺那则是很早就将场地改为音乐、歌剧用途,因此得以保留。这座可同时容纳二万人的埸地,每年夏日都因歌剧音乐季而人潮汹涌。(右后方黄色建筑物是市政厅)

IMG_1032

广场即景。雕像应该都有典故,石柱看起来很古老,可惜看不懂意大利文,不知来龙去脉。 

IMG_1012 IMG_1049

IMG_1038  

穿著皮衣的俊男美女,个个有型

IMG_1027 IMG_1050

义大利每个大小城市一定有一条挤满人潮的名牌大街,在此地就叫马志尼大街,顺道一提马志尼(Mazzine)其实是促成义大利统一的伟人。 现在马立尼大街的精品也在统一世界各地游客的荷包。母狼养育双胞胎的标志则显示此地曾被罗马帝国统治。

IMG_1047 IMG_1051

从精品大街往前走到百草广场附近,当看到一个黑暗的通道挤了可怕人潮时,不用怀疑,那一定是热门景点"茱莉叶之家"!茱莉叶与罗蜜欧的爱情悲剧太感动人心,虽然这儿只是莎士比亚巨作中虚构的故事场景,却无损于游客朝圣的热情。任何搆得到的墙面都是满满的、黑漆漆的涂鸦与口香糖,让我有点儿害怕和恶心,可怜的茱莉叶每天忍受陌生人袭胸之苦,胸部被摸得亮晶晶,听说有时被摸破了还要进厂维修!原本该是个幽静小园却因游客爆量而失去了罗曼蒂克的感觉,匆匆拍了两人互诉衷曲的阳台,就逃离了现场。茱莉叶之家反而是维诺那最不浪漫的地方啊...

IMG_1076IMG_1066

IMG_1060

从狭小拥挤的茱莉叶之家落荒而逃,还好不远处就是历史悠久的百草广场,悠闲的气氛加上有历史的旧建筑马上虏获我的心。维诺那建城近三千年,由于位居贸易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各家必争之地,东哥德王国、法兰克王国、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威尼斯王国、奥地利...都曾统治过维诺那,使维诺那的建筑与文化融合了不同的色彩,别有韵味。建于罗马时期的百草广场周边,便有各种年代的足迹。

IMG_1057

玛菲宫,建于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精细的立面好像漂亮的蕾丝花边,上方有六尊希腊神像,分别为大力士海格利斯、爱神邱比特、维那斯...等等,前方的立柱上有威尼斯共和国的标志飞狮,象征此地过去的历史。

IMG_1097 IMG_1096

曾经属于维诺那贵族史卡利家族所有的Mazzanti House有一整面的湿壁画,配合著下方餐厅的悠闲情调,成了百草广场最美好的景致。

IMG_1093

广场上最古老的建筑是中央的喷泉,上方是公元380年的雕塑品维诺那圣母,整体造型并不精细,带著纯朴简约的美感。而宣达政令、处决犯人的集市柱则可追溯到13世纪,上头的镣铐至今留存,只是旅人与小孩们毫不害怕把它当成了休憩玩要的凉亭。

IMG_1098 IMG_1107

再往西南方向,有一栋醒目的红白双色建筑,这是商人之家,也就是古代的工会大楼,现在己成为银行。银行旁的商家粉刷著各种柔和的杏桃、朱红、浅黄色泽,虽然有些斑驳却像油画般绚烂,搭配著古色古香的铸铁阳台与木质百页窗,美到让我为之倾倒不舍离去。

IMG_1088

IMG_1085

IMG_1101

在百草广场的二端都有高塔,玛菲宫旁的是加迪罗塔,而市政厅旁红白色系的是兰贝尔堤塔(可登顶)。城市中的高塔总能增添和妆点城市的美,而登高览胜则又把美景收纳眼中。

IMG_1095 IMG_1132

从繁华的百草广场穿过海岸拱门,就会到达相对幽静的领主广场,拱门上高挂著是一只鲸鱼肋骨,在海权时代是幸运祈福的象征。

IMG_1108

广场上但丁雕像正偏著头沈思,14世纪流浪到此地的但丁写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作品"神曲"的最后一章。来义大利之后才知道但丁对义大利的影响深远和巨大,在但丁的时代义大利各小城邦国各有自己的文字,而大家为了争看但丁的巨作,间接促成了义大利文字的统一。而同样的领主广场也有好多美丽的建筑物以及代表威尼斯共和国的飞狮。

IMG_20170401_192825 IMG_1112

IMG_1117

IMG_20170401_192801

暮色渐深,要离开维诺那之前,先经过维诺那统治者史卡利家族的教堂与墓园,墓园里有雕工细致的大理石神龛、棺木则高悬在半空中。

IMG_1136

再次走过阿迪杰河,最后一丝晚霞落在银亮的河水上,右岸山丘上有圣彼德城堡及半圆型剧场,美丽的丝柏森林看来好优雅,仔细看还可以望见河上建于公元前60年、造型古典的佩雅托石桥(Ponte Pietra)。

IMG_1170

IMG_1172

深深投下最后一瞥,想永远记得维诺那的诗意与美好。这个人文荟萃的城市还有好多值得深入探访的景点、美丽的教堂与建筑,我想也有不少美食,若是有机会重游义大利,我会想在这儿好好的待上一二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