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反衛星導彈

【環球網軍事報道】27日中午,印度總理莫迪在對全國的電視廣播中高調宣佈成功進行了一次反衛星試驗,並稱這使得印度成爲繼美、俄、中之後,第四個具備反衛星能力的國家。不過莫迪透露的細節極爲有限。據印度媒體報道,被擊落的衛星位於距離地面300公里左右的軌道高度。中國專家分析認爲,其攔截彈可能是在現有反導攔截彈的基礎上改進研製的。

印度又進入一個新俱樂部

印度《經濟時報》網站27日報道稱,印度總理莫迪當天宣佈,印度國防研究組織(DRDO)的導彈成功擊中近地軌道衛星後,印度已進入能夠擊落太空衛星的精英俱樂部。在演講中,莫迪表示,“沙克提任務”是一個難度很大的目標,但在導彈發射後的3分鐘內完成了試驗。

反衛星想象圖

報道稱,儘管印度自2012年以來一直具備開發反衛星武器的技術能力,但過去印度政府沒有給予足夠政治支持。莫迪在發言中強調,該導彈並非針對任何國家,而且印度仍然反對在太空使用武器。

記者注意到,印度經常以“沙克提”爲重大行動命名。1998年核武器試驗也被稱爲“沙克提任務”,體現出這一任務的重要意義。同時,印度媒體也喜歡用“進入精英俱樂部”來形容印度取得的重大軍事成就。比如進入擁有洲際彈道導彈的精英俱樂部,進入擁有國產彈道導彈核潛艇的精英俱樂部。顯然,這次印度又進入反衛星大國俱樂部。

300公里軌道高度意味着什麼

關於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反衛星試驗,“擊落距地面300公里近地軌道衛星”是印方發佈的一個重要指標。那300公里的軌道高度到底意味着什麼呢?印度新德里電視臺網站稱,此次任務展現出印度有能力擊落在300公里高軌道運行的衛星。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中國軍事專家表示,這個高度比大多數近地軌道衛星運行的軌道都低一些,因爲衛星在這個高度維持軌道需要的成本比較高。比如,中國“吉林-1號”衛星的運行軌道是平均軌道高度爲650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這顆印度衛星也比空間站和空間實驗室的軌道都低。印度這顆衛星應該是爲反衛星試驗專門發射的。

極地衛星運載火箭

新德里電視臺網站稱,雖然莫迪沒有提到“目標衛星”的名稱,但這可能是今年1月24日由“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發射的“微衛星-R”(Microsat-R)衛星,該衛星重約740公斤,軌道高度277公里。發射時,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告訴外界這顆衛星將用於防務研究。

專家分析認爲,印度把打擊的目標衛星的軌道高度設定爲300公里左右,很可能是顧忌國際社會的反應,一旦遭受質疑,印方可以宣稱,打擊300公里高度上的目標,產生的太空碎片危害相對較小,並且不會威脅到國際空間站。專家認爲,如果印度反衛星導彈想要具有實戰意義,那麼攻擊的衛星軌道高度應該至少在1000公里左右。

用的什麼導彈?

印度方面並未透露進行此次反衛星任務的導彈型號。中國專家表示,它很可能和現有的PDV(“大地防禦載具”)有一定的繼承關係,但能力上更強。PDV是一種在大氣層外實施攔截的反導攔截彈,之前進行的攔截試驗主要針對的是射程2000公里的彈道導彈,攔截高度在100公里左右。而近地軌道衛星的高度更高,其速度要比洲際彈道導彈還大,大約7.8公里/秒。攔截難度是遠遠大於中程彈道導彈的,這可能超過PDV導彈的攔截能力。從飛行時間來看,這次試驗在發射導彈後大約3分鐘命中目標,也和之前PDV反導試驗的飛行時間相當。印度目前擁有進一步提高PDV性能的技術,比如爲其配備更大型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改進其殺傷器。

專家表示,這種新的攔截器也具備反導攔截能力。其攔截能力(目標高度和速度)大致相當於美國海軍現役型號的“標準-3”反導攔截彈,但相信其攔截彈的體積遠比“標準-3”系列攔截彈更大。專家表示,這意味着印度反導攔截能力也上了一個臺階。(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強 本報記者 劉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