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找了蔣方舟說這些話的視頻看了看,她是參加竇文濤主持的《一路書香》的時候說的這番話。題主的問題有點斷章取義了。

追根溯源蔣方舟觀點出處

這檔節目由深圳衛視、鳳凰網一起推出,蔣方舟參加的這期是2017年12月15日播出的,主題是《竇文濤黃土高原放羊 蔣方舟解讀茅盾文學獎得主路遙》,到陝北路遙家鄉一覽黃土高原景色,談論路遙作品。

蔣方舟作為作家,自然要談論一下路遙作品的文學特色,其中提到了一句《人生》有點糙。然後就被一眾路遙粉和方舟黑集體diss了。沒辦法,路遙的受眾實在太廣,我這等小人物回答的幾個問題即使努力拿捏客觀立場,也會被沒頭沒腦的指責,還有口出不遜的。就像這次,實在是冤枉蔣方舟了。

蔣方舟明明是在誇讚《人生》

她原話的意思是,她在小時候不是那麼喜歡路遙的這個作品,因為小時候看外國文學作品太多,覺得跟外國文學比較起來,有點粗糙的感覺。後來有一個作家提示她,看路遙的角度要不同,「路遙文筆雖然糙,但有一種從石頭當中掙扎出來的韌性」。後來看到《人生》的腰封,還有潘石屹、馬雲等人的推薦,更加有了深入的認識。

這段話是欲揚先抑的,說了一個自己的認知過程,核心觀點是在表達對路遙《人生》的讚美,而且語氣非常之謙虛,看不出任何的傲慢,根本不是輕視!

路遙的作品就不能批評嗎?

單說《人生》,這部中篇是路遙獲得全國性名氣的代表作,講述了高加林在農村、城裡的尷尬人生,其中有路遙個人經歷的影子,也有從自身經歷出發對時代的反思。

說實話,這種現實主義寫法是文學創作裡面比較基礎的手法,對比八九十年代以來流行的先鋒文學、新寫實主義和國外各類文學作品的創作理念,顯得不是那麼主流。先讀了國外文學,再去讀路遙,有這種感覺也正常。路遙當時也有被不受重視感覺,也發出過類似的苦惱。

但是路遙的創作是個人自由,文學界的評價也有學術、創作自由的成分,讀者喜歡與否也首先是自己的個人感覺,沒必要因為與自己意見不一致,就在網路上大加批駁,甚至無底線的謾罵。文學是多角度的,任何文學作品都可以批評,這也是對創作自由的尊重。

竇文濤的課更需要批一下

蔣方舟這事兒,網友們就是這樣做的,不但未加思考地反駁,還揪出蔣本人的種種所謂「黑料」,說她「你自己作品啥樣心裡沒數嗎?」,再次攻擊她童年成名有貓膩、靠幕後推手出名、上清華也有暗箱操作等等,無視了蔣去年在新書《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活動時說的「我粉飾了自己的童年」,竊以為她說這句話的時候,已經是一個知識分子了。

勸各位還是理清楚事實再下結論,千萬別一葉障目。

小朋友背完詩以後,有點失望

PS,倒是那期節目竇文濤的表現有一點欠妥,就是給小學生上課講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有個小朋友背了李白的《古朗月行》,非常勇敢又好學的小朋友,背完以後,竇文濤遲疑一下說是好詩「我都沒聽說過」,然後直接讓小孩子坐下,全程沒有交流。我覺得,他起碼問下小孩這是什麼詩,並且適當鼓勵兩句。而且,後面講課的內容跟王維的詩似乎也沒多少關係,就是引導大家暢想北京,看不出有啥含金量。


比較外國文學作品?那個國家的?什麼時代?誰的作品?以什麼標準來比較?簡直是笑話!!!路遙的偉大與其著作的非凡恰恰是植根於中國,植根與於中國那個時代的偉大的變革的時代,路遙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和個人的思想命運的脈搏。蔣方舟?是個什麼鳥?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