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點實話,路遙的書有點直男癌,上面的鄉村好得不真實,好人都是農村的,城裡的孩子都性格懦弱,會出軌會出賣別人。

配角但凡有點世俗的想法,比如郝紅梅就想嫁個有錢人就受到數落或者被寫得很慘,但是主角有世俗想法就是合理的,比如孫少平,靠著田曉霞的關係跑通了去煤礦的各種手續,孫少安靠著同學關係搞到貸款。

書很偉大,但是可能很多時候,我們就是生活的配角


作者對權力的無比嚮往或者說是路遙狂熱的權力慾望。


觸動?應該是「不公吧」

環境的不公亦可用人力去改變。孫少安從貧農到開窯廠 。孫少平離開故土,在社會底層打拚。他們可以憑藉堅強的毅力改變貧窮的日子。

但命運的不公 人力卻束手無策,也許是時代註定潤葉和孫從安不能在一起。

可田曉霞為什麼要死,可能她太特別了,她不屬於那個時代,即便不死,和孫少平的愛情也不會有結果。身為記者,她終將成為新女性代表的犧牲品。

可秀蓮呢?本以為苦盡甘來,卻等來煙消雲散。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沒有之一。

也許正是這些戲劇且合理 真實且符合時代的不公成就了作品,成就了人物。

傳統思想與現代意識的鮮明對比

各階級層的同時存在與社會轉變

都穿成了一條線,讓你覺得細膩 真實 清晰…


最大的觸動是《人生》中最後一句話,「娃娃,你才24歲,怎麼能有這麼混帳想法,如果按你這麼說我早就死了。我快70歲的孤老頭子了,無兒無女一輩子光棍一條。但我還天天心裡熱騰騰的,想多活他幾年。」

他的書對於我這個陝北人來說,很接地氣。《平凡的世界》裡面有句話:「為什麼有的人事事百順,有的人事事不順」,他寫的書太真實了。但是沒有那麼特別喪氣,最後還回到了奮鬥的主題上。

有人說他對權利特別渴望。我認為這才是一個奮鬥的人該有的思想。權利不僅僅是官場的。在這個地球上,有權可以干很多事情。敢問誰不喜歡權利?誰不喜歡當官,誰不喜歡指揮別人?

借用羅翔老師一句話,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張三。

社會永遠不可能那麼一帆風順,那麼理想。生活每天都在qj我們。

共勉,加油!


真實,樸實,現實,那種青年人努力,給像我們現在有壓力,農村的,急於改變命運的青年人,有很大的精神鼓舞


好好生活,熱愛生活,不斷提升自己


努力總有收穫。

看路遙的書應該是初中,搭建起最基礎的價值觀,人要奮鬥,總會有收穫。


苦難會有 人總會在不斷的苦難中搏得生機

日子還是日子 看你自己怎樣過了


我不只臉盲,還盲名字


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

路遙先生在刻畫人物方面,無比的真實和細膩,其中也摻雜著一些個人情感因素,但就是這種細微的個人情感,才造就了文學的魅力。

路遙先生的書會引起社會底層民眾更多的共鳴,但是如今這個時代讀書人的群體是路遙先生萬萬沒想到的。很多人習慣了快節奏的爽文,對於崇高現實主義的作品並不買賬。


在任何環境下都要努力,努力總會有收穫的。


陝北氣息濃郁,平凡真實,用平滑的語言寫出真實的故事


這世界本不公平,這世界又異常公平,你得到的,其實都是應得的,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夢想,才是最真實的現實。不是現實支撐著你的夢想,而是夢想支撐著你的現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