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2093-1

 

IMG_0758   

 

一開始接觸Julia Child是透過電影[美味關係Julie&Julia],

但是真的對Julia有更深刻的認識,

是透過2012年Thanksgiving在美國東岸認識的一對70多歲,

依然鶼鰈情深的老夫妻。

個性爽朗的女主人Jane像極了Julia Child!

Jane有個人獨特清脆爽朗的笑聲與超級好的手藝,

只要一聊起Julia Child, Jane 的話夾子就打開了!

 

Jane告訴我,在烹飪電視節目上一邊做菜一邊小酌葡萄酒的,

Julia Child是第一人!

也因此,在她美麗的廚房裡做小幫手,

一定都會有一杯葡萄酒在手邊,

而這個習慣,我也一直沿用至今!

^^(當然不是每次拉,不然就成醉鬼了...)

Jane還說, Julia Child剛開始在電視台做節目的時候,

通告費每一集節目只發放US$ 50 ,連買食材都不夠!!!

可想而知,當初Julia Child並不是為了成名賺錢才上節目的,

而是她對美食的熱情造就了屬於她的奇蹟。

 

 

“Find something you're passionate about and keep tremendously

interested in it.”  Julia Child

 

 

Jane& Jack結婚50幾年了,

每年的結婚紀念日一定邀請一票人相聚慶祝。

Jane& Jack 這對雙J戀就跟Julia& Paul一樣,

女方都是高大爽朗的,男方則是"稍短"卻穩重默默支持的。

 

我曾經問Jane你覺得一對夫妻可以在一起50年,

還一直深愛對方的秘訣是什麼?

Jane告訴我"兩個人一起體驗新的事物,

永遠保持好奇的心,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

我想,Jane& Jack是我心目中最棒的一對夫妻了!

她們也有心酸苦澀的回憶,但是她們選擇樂觀積極的過每一天!

 

 

"Life without you is like unsalted food."  

Paul Child

 (原來食物也可以創造如此簡單卻深刻的話語)

 

 

Julia2julia_paul_child06  

 

下面的兩張圖是出自Jane& Jack家中的一隅,

Jane的家處處是驚喜~好多19世紀的骨董,都是他們祖先留下來的。

餐桌上用的是祖母留下來的嫁妝,一套又一套的古董餐具、

刻著家族姓氏英文草寫的銀器、古董刻花玻璃杯,

加上Jane巧妙的佈置與廚藝。

喜愛餐具的我真的是大開眼界,宛如置身天堂~

 

Jane& Jack,開啟我對食物、生活美學更寬闊的視野,

對人生則有了另一番的審視。

有些美好的人、事、物,或許相遇一次就不會再碰到,

但是人生只要經歷一次就值得回味無窮了

~這大概就是一期一會,珍惜當下的道理了!

 

IMG_0669  

 

IMG_0773  

 

下面是2004年Julia Child過世,美國新聞對她的一些介紹,

從短短的影片裡可以一睹Julia Child的風采,

還有她不造做可愛的個性!

 

 

 

page

 

 

主題:《茱莉雅的私房廚藝書》新書發表對談會

       「陳嵐舒 X 葉怡蘭 的美味對談」

 

時間: 102.8.10(六) 2:30pm~4:00pm

 

地點:LM Kitchen 樂沐私廚

 

IMAG1989-1

 

 

說了那麼多,開始談談「陳嵐舒 X 葉怡蘭 的美味對談」

 

《茱莉雅的私房廚藝書》是Julia Child晚年出的書,

裡面集結了她美味筆記本裡烹調的重點。

想必是精華中的精華,記錄下經由不斷試驗後的心得,

完全不藏私的與讀者分享。

 

台灣對於法式料理的印象是"很複雜、很難、很耗時",

這本書卻要顛覆法式料理的刻版印象,

介紹一些在家裡就能烹調的法式料理,對於新手是很好的入門書!

 

陳嵐舒:《茱莉雅的私房廚藝書》就像媽媽在旁邊不斷提醒做菜的

           技巧。書中常常出現"邊欄"提醒讀者做菜的小訣竅,非常

           實用。

葉怡蘭: 這本書讓我重新溫習一些基本的烹飪技巧,適合分享給初

           學者。

 

IMAG2096-1-1

 

主持人訊問了兩位來賓第一次吃法式餐廳的經驗是什麼時候?

印象最深的是哪道料理?

 

陳嵐舒:第一次吃法式料理是高中的時候,跟家人在oo飯店二樓,

          除了法式餐廳的氣氛外,龍蝦濃湯讓我留下深刻印象。

葉怡蘭:第一次吃法式料理是以前在建築設計雜誌的員工旅遊,那

          時候金費還不充裕,玩到最後一天,覺得該奢侈的享受一

          下法式料理!對法式料理也還沒有很深入了解,選上一家

          以觀光客為主要訴求的餐廳。對味道沒有太大的驚艷,但

          是最難以忘懷的是法式餐廳創造的氛圍。

 

主持人還問了,第一道親手製作的法式料理是什麼?

 

陳嵐舒:第一道法式料理是在大學時期,做了費時費工的蘋果派。

 

這道題我對於陳嵐舒的回答印象深刻,陳嵐舒開始接觸法式料理,

也像我們一般少女時熱愛甜食,就找幾本看起來不錯的食譜試做看看

可是陳嵐舒不是只做做好玩喔~現在可是第一把交椅的主廚呢!

 

我記不得葉怡蘭這道題是怎麼回答的,只記得兩位一開始接觸烹飪,

都是跟你我差不多,從市面一般食譜教的一個步驟一個步驟開始。

想想Julia Child也是到了37-8歲才開始學廚藝耶!!!

從這三位女性的身上發現,

找到自己所愛的事物,全心全意地投入,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現場來賓提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問了兩位在《茱莉雅的私房廚藝書》

裡,最想在家裡做的是哪一道料理?

 

陳嵐舒: 平常工作做的都是法式料理了,回家沒有太多時間。

           我一定會在公休日回家做菜給孩子吃,但是是以台灣菜為

           主。《茱莉雅的私房廚藝書》是製作傳統的法式料理,

           部分都放了很多牛油(奶油),對健康負擔大,可考慮放少

           一點。還有湯的料理可以做一些調整。像是法式濃湯放了

           不少鮮奶油,製造出濃稠的口感,可以考慮以烤過的馬鈴

           薯壓碎後放入湯裡代替鮮奶油。

葉怡蘭:  最想做的是書裡的沙拉。葉怡蘭說現在都吃得簡單清淡,

           煮菜時間超過10分鐘的都會讓我覺得太久了!

           做油醋醬的時候會加一點醬油,增加沙拉醬汁的甘味~  

 

在翻閱《茱莉雅的私房廚藝書》的同時,

覺得如果內頁每一項食譜都附有精美圖片,那就更誘人了!

好家在出版社很敏銳貼心,隨書附贈"食譜小別冊",

有可愛的水彩彩繪,大大增加我進廚房的動力!

 

還有書中每一大類,都有分"基本食譜"與"變化",

我想這是Julia Child貼心的設計吧!

讀者可以先熟悉"基本食譜"做法,再做不同的"變化",

一次創造多樣豐富菜餚!

感覺上是很有系統的學習方法!就等我做了再分享吧!

 

 

IMAG2100-1-1  

 

延伸閱讀《我在法國的歲月》,很想很想讀!

這是Julia Child的自傳,透過Julia的口吻,

一窺她在法國時的所思索想。

Julia是如何發現她對於食物的熱情,

並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把在法國的所見所聞,變成人生的轉捩點。

Julia在人生最後的八個月

與Alex Prud'homme(她先生的外甥)共同完成。

想必是Julia希望分享給世人最後珍貴的訊息吧!

 

image  

 

The Julia Child Foundation 

http://www.juliachildfoundation.org/contact.html

  

最後一定要介紹一下! 樂沐私廚在台北開分店了!!!!!

一定要找機會來嚐嚐~

順帶一提,主廚陳嵐舒好~美~氣質好~好~好開心見到她本人!

 

台北的樂沐私廚分為兩個區塊。

前面的區塊非常清新明亮,採光好好!

好適合與朋友來這裡享用午餐、下午茶與暖暖的陽光。

 

IMAG1988-1-1-1

 

IMAG1990-1-1

 

IMAG1993-1

 

IMAG1992-1

 

後面區塊,好像換了個時空,整個變成華麗的場景,

有酒吧,服務到半夜兩點。

 

IMAG1997  

 

IMAG2004  

 

女生廁所也是一整個華麗到不行,金碧輝煌,

磁磚是金色喔,還有一張魔鏡^^"

 

IMAG1994  

 

樂沐私廚

台北市東興路51號1樓

02-8768-2508

http://www.greenpark.com.tw/lm_kitche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