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生命的延續,父母把孩子看做自己的唯一,希望孩子將來可以有一個完美的人生,爲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對孩子要求這要求那,爲孩子做好各種規劃,避免孩子受到不良影響,自動爲孩子排除各種危險情況,害怕孩子受到傷害,但其實家長不知道孩子最大的傷害來自父母,家長注意了,這些事情一定不要對孩子做。

  一、拿自己其他孩子和自己孩子做對比

  別人家的孩子幾乎是所有孩子的噩夢,我們經常會聽到父母說:“你看人家的孩子都聰明,你看看你什麼都不會,別的孩子放了學就知道寫作業,你呢?就知道玩”孩子聽到這些話就會感覺心裏很委屈,你怎麼天天把我和別的孩子對比?我也很努力,你怎麼看不到我的努力?只看到了我的缺點。家長一定要注意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看到孩子的進步,而不是一味的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做對比。

  二、老是告訴孩子“孩子,我是爲你好,你長大就知道了”

  一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爲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有些興趣班是孩子不想去的,家長就會對孩子說:“孩子,我是爲你好,你長大就知道了”。家長打着爲孩子好的名義,強迫孩子去做一些他不想做的事情,壓抑了孩子的天性。青青就是這樣的,爸爸媽媽爲她報了舞蹈班、繪畫班、吉他班,但是她都不喜歡,每次上這些課她都覺得是一種煎熬,學了很長時間也沒有學會什麼。

  三、以“懂事、聽話”來判定一個孩子

  一些家長眼中的好孩子就是挺好、懂事、學習成績好的,那些活潑、調皮的孩子被定義爲“壞”孩子。有些孩子天性是活潑開朗、調皮的,有些孩子爲了變成家長眼中的“好孩子”,改變了自己的天性,由一個活潑調皮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沉默、“懂事”的孩子。但是,孩子過早地懂事並不是一件好事,這會壓抑孩子的天性,在孩子叛逆期來臨的時候可能會造成無法控制的事情的發生。

  每個家長都想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爲人中龍鳳,從小就對孩子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但是,家長一定要記住,給孩子報興趣班一定要孩子喜愛纔行,不要因爲所謂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造成孩子的興趣缺少,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天使,我們要順應孩子的心理髮展規律,不能強加給孩子一些不屬於他們年齡階段的東西,不要以父母眼中的“爲孩子好”來強迫孩子做她不喜歡的事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