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當下特火爆一詞兒。今天小編也借它的諧音「一代一祿」來說下養老項目中設計服務產品時需要注意的事項,旨在拋磚引玉,與各位同仁探討交流。

祿:名詞:福氣、福運;動詞:給予俸祿。

這裡的一代一祿,兩種意思全佔了,那些年代的人,經濟基礎,和所需的「福氣」都是跟現在的有所不同的,所以為他們設計服務產品時,要先了解他們的需求及支付能力,做出來的產品才更容易與市場匹配。

一代一祿

依我的習慣還是喜歡用實際案例來做基礎,這樣說出來的理論,感覺才有「靠山」,下面就用幾個實際接觸和操作的案例來一一剖析吧:

  1. 普惠化的瞄準著失能,剛需市場的養老項目
  2. 甲方要求:「全市第一、全省一流、全國出名」的綜合性養老項目
  3. 要高端到上天!還不想收卧床的老年公寓
  4. 社區養老的盈利模式仍需要靠產品而不能靠服務
  5. 大範圍地區的居家養老如果脫離了政府購買,仍是叫好不叫座

(今天先談兩個,本周內完成後三個)

一、普惠化的瞄準著失能,剛需市場的養老項目

這種項目只談下購買能力:

我們實際運作的項目經驗來看,全院失能人數人均年齡,北方75+ 南方78+(淮河為界),這個年齡段的老人,多為上世紀30、40年代的老人,除年長離退休幹部以外,他們的「俸祿」估計很難支付起自身此時的養老開銷。那麼「養兒防老」一詞兒就得以實現了,他們在養老機構中的費用組成基本是,兒女出資佔比最大,老兩口的那點工資簡直只夠吃喝或護理耗材的購買。

此時,設計服務產品時,瞄準老人的口袋,不如了解當地市場中產階級的孩子們的口袋。他們的兒女大約是50-60歲左右,基本是老國企等一些單位的職工為多,雖然退休工資也不高,但是兒女多,眾人拾柴火焰高,中國是從79年才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所以30、40年代的老人家們的兒女是不受影響,即便一家兒女支付不起,但是三、五家一商量一合計,這老人的贍養費就出來了。

至於失能的價格定多少,我們的經驗是,考察當地其他養老機構的定價、考察當地家政服務中失能老人家政保姆的定價、考慮項目成立時的各類成本、考慮甲方的內心定價,綜合評定製作。

二、 甲方要求:「全市第一、全省一流、全國出名」的綜合性養老項目

這種項目著重談對應服務:

相信我,這句話我已經從N個開發商、投資商、政府領導等口中聽過無數次,真的打字時都在顫抖。真想問問,這是哪次峰會上誰的口號,這些年了如此的不同場合卻如出一轍!

這種項目的投資商,前地產商較多,或者政府的面子工程項目,要的是面兒,是參觀效果,是綜合體!CCRC什麼之類的云云。

但在我們看來,是大難題。

綜合性養老項目,針對從自理到臨終的全年齡段的老人,完全無法用一套管理、服務方法去應對,因為他們的年代不同、需求不同、消費理念和能力皆不同。你的項目要囊括從60歲到100多歲的老人們,嗯,考慮下把幼兒園到博士生全放在一個項目里去教育是怎樣的感受?況且老人還有自己的想法,和居高臨下的姿態。

吐槽是沒有用的,存在即合理,咱們還是聊下,怎麼給他們提供服務吧。

  • 失能區、就如剛剛談的以剛需為主的項目一樣,他們要的更多的是有尊嚴的度過餘生,這裡說個軟指標,就是你們項目里的護理員對老人做「扶抱搬移」時,不要像對待一件物品那樣冰冷,就算是你們院的服務培訓體系做得及格了。聽似簡單,但實際運作時你試試?
  • 半失能區、這裡我們收了不少因突發事故、或醫院術後的老人,他們年齡差距較大,但有著更痛的需求:「延緩到身體全失能的過程,有機會的話要力爭康復」。如果院內有康復訓練室、保健室,或更好條件的具備專業康復團隊的話,那麼這會成為他們選擇你們項目的一項重要加分項。
  • 介助和自理一起說吧:他們都需要適老化的設施、設備、環境,很多人誤以為失能、半失能需求這樣的更多,但是他們要麼坐在輪椅上要麼在床上,真沒有這些介助、自理的老人需求的更多。重點說下自理老人,根據我們的調查和實際觀察,他們更需要的是舒適的生活環境+可口、健康的飯菜+多功能的娛樂、文化配套+如果再沒事兒組織下外出旅遊簡直完美。但是他們,又對機構養老的種種約束十分厭惡,比如出入門門禁,不能挑選的飯菜等等。所以做自理型老人的老年公寓,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從經營角度來看也並不是特別好的選擇。

能選擇群居生活的老人有兩點共同需求:應急處理及人文關懷

  • 很多兒女在外打拚,不放心老人在家萬一出點啥事兒沒人管問,才把即便是自理的老人也送來過群居生活,為的是他們萬一有緊急情況,院方可以帶兒女「盡孝」去聯絡120,去搶救。
  • 人文關懷,也有不少老人因為寂寞和空虛而入住養老機構的,他們認為這裡可以找到同年齡段的朋友,或者工作人員可以跟他們溝通交流。

今天說的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沒啥概念,也不奪眼球。過兩天,再把後面那三條聊聊,更新一下。

謝謝各位,有需要討論的可以留在在文章下,或者加小編微信26217334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