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_0816_更新

 

數位島嶼網站是臺灣國家型科技計畫的一個部分,數位島嶼有照片專欄有文章專欄。

文章專欄就是 百萬典藏文章,有一篇優選文章,題目是:綠色小精靈-臺灣樹蛙,是由盧佳璟先生撰寫。

文章撰寫的相當棒,該文章內文提到「諸羅樹蛙」,先生選用阿鶴拍的諸羅樹蛙照片,照片如下:

 

數位島嶼 盧佳璟 諸羅樹蛙

 

 

因為先生文章撰寫的相當棒,忍不住轉貼文章內文。

此文章(綠色小精靈─台灣樹蛙)版權歸盧佳璟先生和數位島嶼網站擁有,引用網址如下:http://knowledge.teldap.tw/million/index.php#

內文如下:

 

                                  綠色小精靈──台灣樹蛙                                                                                                            

                                                                                                                                                                                                                        文/盧佳璟

       即使是冬天,平溪的夜晚並不寧靜。連續細碎卻響亮的聲響從草叢中傳出,接著像是相呼應一般,別處草叢也此起彼落發出了同樣的聲響。

        如果是以前的我,大概會以為是甚麼蟲子的鳴叫,然後懷疑是不是天氣即將回暖入春了。不過這時候的我很清楚發出這蟲鳴般悶響的,毫無疑問是台灣最特立獨行,偏偏選在冬季求偶的綠色樹蛙──「台北樹蛙」。

 

       我在夜裡聽著蛙鳴,藉由耳朵先確定聲音來源的位置,接著才打開手電筒小心翼翼的尋找。在漆黑的夜晚找青蛙,必須要輕聲慢行,因為一點聲音或動靜,都可能會驚動到牠,只要那長長的腿一跳可能就消失無蹤了;另外也要睜大眼睛看仔細,一方面因為青蛙會躲在許多遮蔽之處又有能夠融入背景的保護色,另外也是要注意周邊環境是否有蛇──正在尋找青蛙的很可能不只是我們。

        會喜歡上青蛙是從大學開始,那時候有位朋友時常帶著我們找青蛙,一群人在夜晚騎了很長距離的車到山上探尋這些小動物的蹤跡。記得在短短的夏天,就看到了台灣大半種類的青蛙,讓我收穫滿滿,也開始認真學習如何從聲音和外型辨別青蛙的種類。

        全台灣有三十三種蛙類,包含兩種蟾蜍以及一種樹蟾。賞蛙的好處之一就是比起鳥類或昆蟲種類相對較少,要學習辨別與記憶較為容易;此外只要在一個環境良好的水域,有希望一次見到很多種的青蛙。不過要說壞處的話,就是必須在黑夜行動,在層層遮蔽下尋找,困難度有時很高,無功而返也是常有的事。

        我在平溪尋找台北樹蛙也是屢次失敗,明明能夠聽到許多蛙鳴,但是深入草叢後卻怎麼樣也找不到。台北樹蛙是相當會躲藏的蛙類,有時候會躲在泥壁的凹塹,有時則會趴在水溝裡,鑽到樹葉或垃圾底下。大學時代曾經有一次是在水溝裡的塑膠杯垃圾裡面發現台北樹蛙,也難怪我們之前遍尋不著了。

        在眾多蛙類裡面,我最喜歡的是綠色樹蛙,台灣總共有五種綠色樹蛙,還有一種外觀相似的綠色樹蟾。「中國樹蟾」是台灣唯一的樹蟾科,雖然分類學上和蟾蜍較接近,但牠的外觀可愛討喜得多,除了披著一身綠衣以外,還戴著黑色的眼罩。中國樹蟾喜歡在下雨後大量鳴叫求偶,聲音十分響亮,所以又被稱為「雨怪」。牠的蹤跡並不難發現,全台灣都有分布,有些都市的公園或校園就能夠覓得芳蹤。

 

        綠色的蛙類除了中國樹蟾以外,我最常看到的就是「莫氏樹蛙」了。莫氏較常出現在山區,海拔兩千公尺以內環境良好的水域都有機會發現。莫氏樹蛙的聲音我很喜歡,由快到慢、由高頻到低頻的聲響會在山谷間迴盪,為山林間增添了一番神秘又浪漫的自然氣息。就外形上來說,莫氏最大的特徵是大腿內側是橘紅色,腿側與腹部有明顯黑色斑。有機會看到一定要讓牠後腿打開一下,看看那鮮艷美麗的色彩。

 

        中國樹蟾或是莫氏樹蛙在全台都有分布,時而不經意就能夠遇見,但是另外有些青蛙分布的地域就有限制。畢竟青蛙是不能離開水域太遠的物種,對於生存環境又頗挑剔,於是會有地區性的特有蛙類。「諸羅樹蛙」就是很好的例子,僅分布在台南、雲林和嘉義的一些地區。為了尋找芳蹤我們可是特地到了台南的一處廢棄糖廠,幸好沒讓我失望,有許許多多的諸羅樹蛙在鼓譟著。牠的特徵是虹膜和腹部都全白,沒有莫氏或台北樹蛙的色澤和黑斑,身體就是簡單的綠與白。記得那次有當地人看到我們拿手電筒,問我們在找甚麼,友人回答說在找青蛙,對方取笑著說:「這裡哪裡會有青蛙?」那時嘈雜的蛙鳴聽起來像是在取笑那位「當地人」吧!因為大眾對青蛙的了解不多,所以時常自己家門前有珍貴可愛的蛙類也不知道,最怕的是因此破壞了牠們的生存環境。    

                                                                                                                                                諸羅樹蛙

  

        像是這次來到的平溪是一個生態極其豐富的地區,除了種類與數量豐富的青蛙以外,鳥類、昆蟲與爬蟲類也相當多,幾乎每次來到這裡都能看到令人驚奇的生物。然而大眾對平溪的印象幾乎就只有天燈,現在過度宣傳天燈以及大量施放的結果反而是傷害了環境。無論是山上還是溪谷,每幾步路就是天燈的殘骸,雖然宣紙能夠快速被分解,但是天燈骨架卻會長期留在山林,更令人憂心的就是裡面殘存的燈油會污染了水源。青蛙是很好的生態指標,因為牠需要很乾淨的環境和水質,假設水被燈油所汙染,哪怕只是一點點,都可能會破壞了青蛙生存的環境,進而影響眾多物種。

        如果蛙類是我們水源清潔的第一道防線,那守護翡翠水庫的無疑就是「翡翠樹蛙」了。翡翠樹蛙生活在南北勢溪流域,在新店、烏來和宜蘭等地可以觀察得到。牠們會在秋季繁殖,發出斷斷續續的鳴叫,外型較莫氏或台北樹蛙來得大一些,最大的特徵是腹側有黑斑,以及戴著金框眼鏡,看起來像是蛙界的學者。

 

        最後一種綠色樹蛙就是傳說中的夢幻逸品──「橙腹樹蛙」了。牠零星出沒在原始闊葉林間,數量相當稀少,觀察報告寥寥可數。橙腹樹蛙會在較高的喬木上生活,加上牠的叫聲很不明顯,就算是專家也需要花很大的心力才能找到這種稀奇的綠色樹蛙。橙腹樹蛙顧名思義有著橙紅色的腹部,美麗的樣貌與牠的稀有度相襯,而我至今也還沒這榮幸可以見到這珍貴物種的風采。

 

         畢業以後,我們這群愛蛙的朋友分別在不同的地方求學與工作,各忙各的以後就越來越少再去郊外賞蛙。這一次是正好因為女友調到平溪地區教書,我也藉這機會開始跑平溪,而聽到了台北樹蛙的鳴叫讓我十分驚喜。女友之前沒有看過綠色樹蛙,這更讓我想趕快把這位小精靈給找出來。不過樹蛙不賞臉,花了不少時間力氣都找不到,等到我們放棄離開了草叢才開始大聲鳴叫嘲笑我們。

        賞蛙奇妙的就是時常在遍尋不著讓人放棄希望的時候,驚喜卻忽然會出現在你面前。我們到了女友任教的學校時,聽見了學校裡面就有台北樹蛙的聲音,原來根本不必捨近求遠。我們立即循聲在學校水池邊的樹叢尋找,果真發現了嬌客的蹤跡!

        台北樹蛙顏色時常較暗淡些,最大特徵是腹部和虹膜都是黃色。樹蛙好玩的就是比較不會亂跳,可以抓起來讓牠吸在自己手上觀察,接著在牠身體變得太乾以前放回原來發現的地方。賞蛙的原則就是盡可能不要影響到牠的生活,就算抓取觀察也勢必要毫髮無傷的原地放回。尊重生命、愛護環境,我想這是所有生態觀察者心中最重要的理念吧!

        跟可愛的綠色精靈道別以後,由衷希望牠和其他蛙類都可以好好在這生存與繁衍,千萬不要因為我們人類的無知與自私而傷害了牠們。我希望我們未來的子孫們,也都還能看見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和我一樣為牠們而感動,露出滿足的笑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