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丁堡学成归国也已经5年了...(唉唉岁月不饶人阿)
但其实一直都想写篇文章介绍一下当初念的这个programme
除了犹记当初选择科系时因资料有限的不安及惶恐,故想留点资讯让有需要的人做点参考外,
也是自己的一个小记录,毕竟随著年岁增长,只怕是记得的事情会越来越模糊。


虽然已经是5年前的事了,恐怕与现在的课程已有些差距,不过还是尽量把我知道的写下来吧
网路上能找到的资料就不赘述了,只说说我个人的记忆以及经验
首先这个Design and Digital Media(下简称DDM)是能接受没有相关背景、非本科系的学生的,这大概也是这个programme最特别的地方,
毕竟很多设计类的科系都要看作品集,而DDM则是采"兼容并蓄(?)"的政策,只要符合他们的标准(谜之标准),都很欢迎来自不同领域的学生,
我曾经跟当时的Director John Lee聊过,可以感觉到他对他们这样的招生政策感到自豪XD
他说因为这样不限背景的关系,所以系上有很多不同背景的学生,反而能有一些不同的火花、激荡出不同的想法,
我个人觉得这样有好有坏啦,这个就后面再谈。
 

先简单说一下课程,除了final project(毕业作品+小论文)外,要上的课总共有6门,上下学期各三门:
Media and Culture
是lecture,主要就是上课听讲,不过你也知道这种就是内容比较理论、虚无飘渺,整学期下来有种似懂非懂的感觉XD
上课的是Richard Coyne,他好像主要是研究文化、资讯科技、和建筑(?)的教授,课程要求部分是写essay,以及上网在讨论区讨论。
 

Introduction to Digital Modelling and Animation in Deisgn
这根本是上学期课程的本体XD 除了课堂外还有实作课,感觉老师不知道为什么也很看重这个,整学期我们花超多时间在这上面。
DDM的3D建模教学使用的是BLENDER,是一个免费的open source软体, 不过这个软体显然并非3D modelling的主流,
所以当时我和学姊还对此有些微词,觉得系上为了省钱不想买付费软体才要我们学这个XD
这个软体说真的不是很好上手,当时网路上的教学资源也不多,所以真的非常痛苦,无数次做作业到崩溃。
这种学习软体的课程如果不是老师操作完学生可以直接上机操作真的会有点难学,
但我印象中当时确实有时候只是老师用大银幕示范,我们在下面狂抄笔记囧
开学后6周要交一个3D建模的图片,学期末要交一个影片,总之是血泪斑斑的一门课(而且毕业后完全没用到= =)
 

Interactive Design Media
这门课也很奇妙,上半学期是要用Dreamweaver做一个自己的网站,下半学期则是用Flash(现在叫Animate)做一个互动式的小flash,
不过毕竟每星期只有两三小时左右的课程,所以想当然尔在软体上能教的有限,大部分还是要靠自己学习,
所以如果本来不会用或是没概念的人真的要非常努力才有可能把成品做出来(对就是我本人),所以整个上学期都有一种在拚死搏斗的感觉啊...
最后做出来的东西老实说我根本没把握,也不知道符不符合老师要的,当时的想法就是只求及格,还好最后有过关呜呜
 

Dynamic Web Design
这个是分组做网站,不过要加入PHP资料库,所以重点不是网站有多华丽,主要是让网站能够从资料库里捞到资料


Informatics Entrepreneurship & Digital Marketplace
这是一门在商学院上的课,第一次踏进商学院很新鲜也觉得很高级XD
老师是商学院的Adam J. Bock,老师人蛮好的,主要内容比较像是创业和经营(?)
然后每个礼拜会有一些创业的企业家(?)来分享他们的经验,结束后在外面交谊厅会有咖啡和点心可以去跟他问问题,
其实是蛮特别的经验,因为毕竟我们不是商学院背景的学生,很难得能接触到这些。
这门课有用课本,然后要交一个分组报告做business plan/analysis,以及有期末笔试,这是唯一一个有笔试的科目,没在英国考过笔试还莫名有点兴奋XD
考试地点是在一个大讲堂之类的,摆了非常多张桌子,然后依照被安排的位子坐,
感觉防作弊做的很认真,虽然没有很认真读就去考了(喂),不过结果好像还不错XD
 

Degital Media Studio Project
这个可以说是下学期大魔王,开学的时候会有很多不同主题的project让大家填志愿,
然后会按志愿分配分组,接下来就是要讨论以及制作,期末要做发表。
每周也有lecture,不过我记得内容跟 Max/MSP比较有关系,主要对sound design比较有帮助,像我就真的不太懂...
基本上既然是分组,又是大魔王,就表示有超多事情要做,除了每周要meeting以外,还要交一些中间报告,以及准备最后的presentation,
如果幸运遇到好的组员就会上天堂,遇到不好的组员就.....生不如死囧
虽然最后presentation非常好,成绩超高(是我整个programme里最高分...),不过因为组里有猪队友的关系,过程真的让人蛮崩溃....QQ
总之我们这组是做projection mapping,也就是台湾说的光雕,
其实真的非常酷,也是我的第一志愿,我们的发表主题是life house,主要是装饰解剖博物馆里面的几个展间,让整个展间像是活著一样,
虽然过程中也是又累又辛苦又崩溃,不过不得不说我们组里有三个扛霸子,又强又厉害,整个project真的是还好有他们,
老师们都给了很高的评价,还说是他们历年来最喜欢的project(听今年的学生说的),我这个小弱弱也算是与有荣焉啦XD
 

Final Project
这就是自己决定毕业作品主题,排时间跟老师meeting,然后做出作品+4000字小论文
当时觉得这根本就是吃全餐,做作品就已经忙翻天了还要写论文,嗯没错就是这么崩溃


来总结一下好了,
老实说,我和上届一个学姊讨论过,觉得这个programme有点废,不过与其说是废不如说是和我们的期待不同啦
首先,DDM因为有非本科系学生,所以教的东西比较general,看课程安排就能了解,其实就是各领域都能接触但是都不深,
所以如果想在某个领域有很专精的学习或是学到比较进阶的东西的话,我觉得DDM不是一个好选择。
此外,英国硕士真的就是要靠自己,就是老师也不会管你,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事,所以老师教的有限,你要自己花时间自学,
再来就是虽然因为收学生不论背景,但其实如果程度不够的话,来这里真的会很辛苦,
如果软体操作都还不熟、往往能生出作品已经疲于奔命了,有时候根本没办法强求多好的品质,更不用提追上强者们的程度了。
其实我事后回想,觉得最后悔的就是出国前不该预设学校招收非本科系学生所以没关系,应该多精进自己,让自己至少在设计、操作软体上有一定的能力,
这样进入DDM一定能学到更多、有更多发挥空间、做出更好的作品,也能和其他同学也更好的互动。
当然我没读过其他programme所以无法比较,不过我觉得DDM就是一个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系啦,
强者应该觉得很自由,老师不会太干涉你的想法,可以有很大空间去做;
弱者应该就觉得全部都要自己学,光是学会软体已经很花时间,居然还要生出作品还不能被当XD
DDM应该就是这样一个科系吧,不过是说强者来这里也许会觉得很无聊,都没学到什么东西(?)
不过我也不会后悔进DDM啦,因为像我这样的非本科系学生其实也没什么选择,一年中我也是学会、体验了很多东西,强迫自己成长了,所以我不会后悔就是。


最后简单murmur一下好了,
DDM的系馆不大,而且不是什么想像中设备精良的系馆,外面长这样
DSCF1209.JPG
里面长这样,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上课

DSCF7359.JPG

DSCF7361.JPG

DSCF7362.JPG
DSCF7360.JPG
整个building是跟sound design还有几个姊妹research programme共用,里面的电脑是mac,不过没有什么一人一台电脑这种事。
所以我们还交了另外100多磅的设备费让人不太开心...
然后很奇妙的Director John Lee自己的背景好像是Informatic Science相关,
主要帮我们上课的Jules(现在的Director)以前是sound design毕业的,博士则是拿Composition,明明就是音乐专业的人啊.......
所以其实DDM根本没有真正Visual design的专才是吧(?)
然后我去的那年系上的分布大概是一半中国人(台湾人2只),另一半则是欧美系的学生,默默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线XD
基本上课程里真的没有太多专业的设计理论,那些请自己去看书学习吧,
所以如果是想要来这里进行扎实的设计基础教育的话,这里很可能会让你失望

好啦大概是这样,如果有想到再补,
我自己是蛮喜欢爱丁堡和爱丁堡大学的,拿这个学位对我个人、以及后来的职涯都有一定帮助,所以我觉得并不后悔
不过反正这个东西就是见仁见智,也因每个人能力不同而有不同的视角,就仅供参考而已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