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說,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漢字最初由圖畫發展而來,甲骨、金文、大小篆等早期字體雖經不斷簡化,但都保留了圖畫的基本特徵,即圓曲宛轉。

這些字體的優點是:與實物形體(圖畫)對應,直觀象形,易於識記。

缺點是:製作困難,不易統一規範。(在筆墨發明之前,人們多為在竹木簡、古、骨、金屬等硬質載體上刻畫,圓曲筆畫不易刻寫,且很難統一規範。)

在漫長時期內,優點與缺點兩種因素相互制約,相互促進,使得早期字體不斷發展變化。但從總體上來說,它們的應用範圍是小眾的,是受到限制的,因為早期讀書識字的人很少。《周禮》說「八歲入小學」,是指王室貴族子弟,普通百姓是沒這個權利的。直到孔子興辦私學,讀書識字的人才漸漸多了起來。

讀書識字是少數人的特權,這些人便能和工匠一樣,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專門學習刻寫技能,就像今人學習毛筆字一樣,然後像工匠雕刻器物一樣認真仔細地去刻寫,慢工出細活。因此,早期字體雖然圓曲難刻,卻是與當時社會發展現狀相適應的。

春秋、戰國時期,一方面,社會處於大變革、大發展階段,民眾需要記錄、交流的信息呈爆髮式增長;另一方面,私學興起,百家爭鳴,識字讀書的人大量增多,流行於後世的經典著作也不斷湧現……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使漢字應用的範圍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刻寫字的人多了,便不能像工匠一樣保證刻寫的質量,一些圓曲的筆畫便容易變形,容易引起歧解和誤解。為此,人們在實際刻寫過程中,漸漸地約定俗成地將「圓的變成方的(或三角)」,「彎的變成直的(包括一筆刻成的撇和捺,以及分筆刻成的折)」……由於公文對字體的統一規範有更高的要求(避免引起歧解和誤解),這種經過改良的字體便主要為處理具體事務的低層官員使用,故稱為「隸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