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須  

即使對日本戰國史不太瞭解也能無痛上手。

一開始有點擔心對於戰國史不熟會不會看得很喫力。但是人物其實沒有很複雜,導演深入淺出地帶出參與會議的每個角色,主要人物不超過十個人,主要由擁護三子織田信孝的柴田勝家(役所廣司)和丹羽長秀(小日向文世),與擁護二子織田信雄的羽柴秀吉(大泉洋)這兩派人馬分庭抗禮,加上牆頭草池田恆興(佐藤浩市)周旋於其間,這四人的互動與心境轉變構成了劇情發展。在對話中也會簡單提及一些恩怨情仇,所以人物彼此的心結和立場都能迅速掌握,不用另外花心思去釐清脈絡。雖然古代人的稱謂很複雜有各種小名賜名外號而且依據不同關係有不同叫法,但是並不會造成理解的困擾。

然後在這幾個人的斡旋之中穿插一些輕鬆幽默的橋段例如搶旗大賽(這大概是這部出乎意料正經片中唯一比較不正經的地方)。

整體來說並不是一部爆笑定位的喜劇,而是以一種輕鬆微帶幽默的方式講述歷史。雖然片中所描述的人物性格與史實應該還是有相當出入,但是每個角色皆立體鮮明,看完後對於每個人物都能留下深刻印象。而不像有些歷史劇看完後還是對於各系人馬霧煞煞,搞不清楚誰是誰。

 

<劇情>

一開始簡單描述了本能寺之變,當然三谷幸喜的幽默連織田信長也不會放過,即使只出現幾秒依然讓他做了很不符合第六天魔王這個帥氣稱號的舉動。

會議為期五天,主要為柴田勝家與羽柴秀吉兩派對抗,兩人出於不同心態而選擇擁立不同的繼位人選,忠心的柴田勝家選擇文武皆備的庶子織田信孝,羽柴秀吉則為了鞏固自己勢力而選擇了看起來較好控制的嫡子織田信雄。而織田信長之妹阿市則因為仇視羽柴秀吉而故意拉攏柴田勝家。

在正是討論的前夕安排了搶旗大賽讓羽柴秀吉因為見識到信雄的白癡超出他想像地難以控制,轉而尋找別的傀儡,織田信長的嫡孫三法師於此時入了他的眼。於是會議突然變成三法師與織田信孝之爭。

不過看慣中國宮廷劇的人應該會對劇中人們的勾心鬥角感到小失望,不過也因為沒有太過複雜黑暗才能無痛上手。

清須2   

<信孝與信雄>

會議討論重點的信孝與信雄在這場繼承人之爭中處於曖昧的定位。

當初柴田勝家的選擇是出於丹羽長秀的獻計,最後連丹羽長秀都倒戈貼向羽柴秀吉,或許是受到秀吉的威逼利誘,或許是認為三法師年紀尚小不成氣候,總之丹羽長秀拋棄了一開始擇定的棋子。

就如片尾所說織田家的聲望在織田信長逝於本能寺大火時就大勢已去,在這場會議中織田家的信孝和信雄已不再有父兄們的威望,只淪為宿老們的棋子而已。

這兩人的個性正好處於極端對比,近似於「偽君子與真小人」。

織田信孝雖然表面上看起來謙和恭順,才幹皆備,從許多小地方卻可以看出其器量不足且作為領導者的思慮也不夠。織田信雄則是徹底地做自己,除了沒有意識到自己是蠢蛋,也毫不掩飾自己內心真實想法。兩個順位繼承人選都不擅隱藏自己心思,信孝一開始還虛與委蛇一番,表現出為了大局即使自己才幹不足也只好接下主公位子,卻在最後得知秀吉臨陣倒戈後破了功。信雄則是毫不掩飾地直接應許,在會議上還很不會看人臉色的直說自己一點也不顧慮兄長。

社會上到處是信孝這種很會做表面功夫的假面人,然而信雄這種個性的人卻比較討喜。

在表面和氣虛假的這些對話中,兩人的真心話反而變成了種笑料。三谷幸喜藉這兩個典型人物直白諷刺了人性。

 

<笑點>

也許是期望太高,並沒有預期中笑到岔氣的情況出現,我甚至覺得嚴格說起來笑點都很普通老派。

比較有趣的大概就是搶旗大賽還有妻夫木聰的無釐頭舉動(戳紙窗真是命中我的笑穴)。

和同行友人討論這部片為何不如以往爆笑,她推測應該是我們習慣三谷幸喜的手法了所以大概都能預測出笑點。我倒是覺得或許他太鍾愛歷史不小心認真過頭了,連會議結束還要安排好幾段正經八百的真情流露戲碼(雖說結尾來個溫情說教幾乎是他一貫作風),可能導演想要有始有終,前面為了確認立場讓大家交互做一對一對談,後面也要讓每個人再度相互確認各自立場才能求後呼應。但是節奏太過緩慢也太正經,讓人覺得有些尾大不掉。

 

<豪華卡司>

儘管對劇情不甚滿意 但是光看接二連三出場的豪華卡司(有些甚至只露臉露個一兩秒例如天海祐希)就飽了。也可以說這部戲的賣點就是眾星雲集啊。

看大牌們不顧形象地扮傻和搞怪,例如只出現約一分鐘的松山研一瞬間展露的驚人顏藝,或是妻夫木聰延續之前扮大雄時的傻氣繼續裝笨賣萌,都讓人很滿足啊。

西田敏行在 《鬼壓牀了沒》的角色也在此片中以生前的活人姿態出現,某個角度也可以看作是更科六兵衛的前傳吧,這個巧妙的連結算是本片的小小亮點,光是看他講話就有種喜感油然而生。

中谷美紀真的好正,即使畫了濃眉扮作村婦還是好正。

個人很喜歡的伊勢谷友介發揮得很少,雖然飾演一個被定位成是怪咖的角色,但是他根本就演得超帥完全是來養迷妹們眼睛的吧。

佐藤浩市和小日向文世就是中規中矩。

淺野忠信和寺島進也沒什麼發揮,雖然戲份還算多,但就是扮演稱職的綠葉隨從。

剛力彩芽近一年來曝光多到讓人有點膩了,而且有點無法駕馭這個表面單純心機深沉的角色。

役所廣司的喜感演出和真情流露才劇中人物們情感拉扯的主要核心,他的表演撐起了半部片。

唯一不滿意的就是大泉洋為主角,過往印象總覺得他演技很誇張只有單一層次,在這部片雖然放對了位子加上光頭招風耳造型顯得很討喜,但是還是少了點心機沉著的感覺,尤其是最後如願登上大位時雖然很得瑟卻沒有雄霸天下的氣勢,沒什麼說服力。

然後有一兩顆拍攝鈴木京香的鏡頭感覺好像有加柔焦,是要營造夢幻感還是要掩蓋她的膚質啊。

 

<故事以外的部份>

攝影好樸實,演員們有趣的互動和具有時代感的場景都是很好表現的畫面,然而運鏡卻顯得有點無聊,連一些拉背都拉得很醜。

 

因為這部片沒有太多波瀾起伏的配樂,人物們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室內坐著對話,雖說這些大咖演員們的演技都很夠戲劇張力,但是你來我往的對話還是難免會流於單調,要營造劍拔弩張的緊張感就得靠聲音,在勾心鬥角的對話中難以加入配樂,聲音設計便改用了夏蟲鳴叫聲,稀稀落落融於環境音的蟲鳴隨著人物對話之間情緒逐漸高漲而越來越嘈雜,堆疊成令人不愉快的誇張蟲鳴,再軋然而止。過響的蟲鳴容易讓人有如坐針氈的不安感,於是情緒好像跟著劇中人物起伏了一回。 這應該算是取巧的手法。

 

考究地還原了當時當時貴族仕女的妝容,當然也有可能是利用女明星們牙齒染黑的模樣來作為賣點。

  

<三谷幸喜>

三谷幸喜的電影只看過他編劇的《笑之大學》(可能因為這本來就是舞臺劇的劇本,加上非他本人執導,再加上看電影前我已看過舞臺劇,喜劇效果實在有點薄弱)、《有頂天大飯店》、《魔幻時刻》、《鬼壓牀了沒》(《鬼壓牀了沒》另外有拍一個在電視播放的外傳但有點難看),電視劇就是《奇蹟餐廳》和《我家的歷史》。一路看下來,好像就《我家的歷史》比較深得我心。

《魔幻時刻》可能是由於初次接觸三谷幸喜加上佐藤浩市冷麪笑匠的詮釋方式,當時笑得滿開心的,雖然看到後半段感覺有點欲振乏力,他的電影總在後半段該將情緒推至高潮時弱了下來,開始走溫情路線。然而當時還是看得挺滿足的,角色設定得很討喜,憑空搭造的街道場景也很驚人,故事也頗有新意。

這樣看下來,三谷幸喜最近出產的作品,笑的次數越來越少,《鬼壓牀了沒》已讓我覺得有點小失望,這部片更是讓人感覺期望過高。跟故事基調也有關係,畢竟是在描述一個以談話和利益勾結為主的會議,要一方面在對話中顯露出勾心鬥角一方面還要不偏失談話主題地安插笑點,已實屬不易。

在這場會議中的人物除了役所廣司所飾演的柴田勝家和妻夫木聰所飾演的織田信雄 ,幾乎都是有點心機的角色,連大泉洋所飾演的豐臣秀吉也是表面滑稽實則老謀深算。而不像前作例如《魔幻時刻》是一堆笨蛋或自以為聰明的笨蛋交織成爆笑鬧劇。有一羣有點頭腦的人在大概就會降低無釐頭的可能性吧。

 

 

<結語>

若以一種想輕鬆看歷史及追星的心態來看此劇應該就能得到莫大滿足。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