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午,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語重心長,在廣大師生中引起熱烈反響。快隨教育小微一起來看《人民日報》、新華社的報道↓↓↓



讓青春成爲中華民族生氣勃發、高歌猛進的持久風景




報道中說:


作爲一名有着30多年學生工作經驗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大連海事大學教師、“時代楷模”曲建武和青年學生朝夕相處了大半輩子。觀看紀念大會後,他深有感觸:“把青年一代培養造就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的責任。青年學生擁有活力、激情、想象力和創造力,一定要充分肯定、充分相信、充分理解。同時做到尊重規律、講究方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這樣才能做好青年工作、培育時代新人。”


“今天的青年生活在最好的時代,生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關鍵時期,一定要有勇於擔當時代責任的精神。”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韓毓海說,廣大高校教師要引導廣大青年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爲己任,胸懷理想、志存高遠,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作爲一名新時代高校共青團幹部,我們要主動走近青年學生、傾聽青年學生,圍繞學校立德樹人中心工作,積極發揮學校黨政和青年學生之間的橋樑紐帶作用,做青年學生想得起、找得到、信得過的知心人。”北京師範大學團委書記於小雷說出了很多高校團幹部的心聲。


在大會現場聆聽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全國學聯主席王聖博心裏暖暖的。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擔任本科生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王聖博深刻感受到,“由於面臨多元選擇,個別大學生有時會感到迷茫,急需必要的引導和幫助。希望社會各界能爲年輕人的成長搭建平臺,而廣大青年也一定會努力奮鬥,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託,不辜負偉大的時代。”


中國人民大學青年教師楊子強,既是學校團委負責人,也是一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聆聽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他思考許久:青年工作是校園裏的“人心工程”,無論是團學工作,還是思政課建設,都要深入到同學中去,做到心中有數、有“感”。知冷暖、動感情,把青年工作化作交心、貼心、暖心的陪伴與同行。


“加強對廣大青年的政治引領,引導廣大青年自覺堅持黨的領導,聽黨話、跟黨走,這不僅是我們黨對青年工作的一貫要求,也是新時代青年工作必須把握的根本遵循。”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長鄧希泉談道。


“當前,青年教師已經成爲落實國家教育方針、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主力軍,培育時代新人的重任已落在青年教師的身上。要在實際工作中悉心教育青年教師、引導青年教師,激發青年教師投身教育事業的熱情,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與人民的期待、民族的復興融爲一體,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青春力量。”北京市東城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劉藻表示。



擔當時代責任 讓青春煥發絢麗光彩




報道中說:


俄羅斯莫斯科大學博士生王月晗說,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激勵着新時代中國青年樹立遠大理想,擔當時代責任。我們一定牢記囑託,在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貢獻力量。


美國長島大學研究生孫儷原說,祖國就是我們海外學子身後最強大的支撐與依靠。愛國主義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作爲新時代中國青年,我們要用青春和汗水不斷創造新奇蹟。


日本早稻田大學學友會會長馬思慧說,新時代中國青年個人理想都應在熱愛祖國這一前提下得到實現。青年人應擔當時代責任,在不斷奉獻祖國、奉獻人民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德國耶拿大學博士生李鼎熙說,我們要厚植家國情懷,勇擔時代責任,投身於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讓青春煥發出絢麗的光彩。


西班牙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研究生王舒迪說,時代呼喚擔當。五四精神激勵着我們堅定理想信念,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書寫最美的青春篇章。


巴西南大河州聯邦大學學生陳胤合說,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給我的最大感悟就是愛國主義的重要意義。愛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因此不論我們身處何處,始終應該把祖國放在心上。


意大利全意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祕書長黃文禮說,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在科技加速發展的新時代,刻苦鑽研,勇攀高峯,爭做中國科技創新貢獻者。


馬來西亞中國留學生聯合會主席張潤軒說,我們的發展離不開祖國的支持,我們也應該爲祖國的發展貢獻力量,每一名新時代中國青年都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己任,勇做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不辜負這個偉大時代。


英國劍橋大學霍普金森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張岑表示,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也是世界的未來,中國夢與世界夢息息相通,海外學子要做中國故事的生動講述者和中外交流的推動者。


贊比亞大學孔子學院志願者田磊說,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和民族的大我,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值。我很自豪能夠在祖國需要的地方做一名志願者,在爲中贊、中非友誼貢獻微薄之力過程中實現人生價值。

來源 | 據《人民日報》、新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