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媒體近期報道了一個有趣的話題,在中國的端午節,6月7日,德國本土超市ALDI在上海開業。中文名為「奧樂齊」。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不是ALDI第一次進駐中國市場,猶記得在2017年新年,電視上出現了「ALDI進駐天貓旗艦店」的廣告,當時還很驕傲的向家人解釋「阿爾迪」的德語發音,在德國ALDI這家超市買XX很便宜balabala...

如今ALDI正式取名「奧樂齊」,在上海靜安健身中心,及上海閔行古美生活廣場店兩個地方正式線下開業。兩家500平的超市,卻接待了超過2萬名顧客。凌晨5點就開始,一直到晚上閉店,排隊的人絡繹不絕。

奧樂齊(ALDI)創立於1913年,是德國最大的連鎖超市。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獲得《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

在德國,以「廉價超市」定位的ALDI,為何在非常成熟且競爭激烈的國內零售市場,並且每家店只有500平的規模,還能造成這樣的轟動場面?

01

德國「土味」零售方式

ALDI上海店,雖然不似德國半店半倉的陳列方式,更像是一個社區超市,但是德式風味十足。貨架上的商品,都是保留商品紙箱底部部分,上面開口的那種德味「紙箱式」陳列。

個人覺得這樣的陳列方式對於消費者而言,讓人有一種心裡踏實的感覺,「知根知底」,不知是否是德國所要表達的意思。

#圖片來源於網路

02

ALDI獨家自創商品,白菜價

ALDI有很多自家品牌的商品,售價非常便宜,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3元聽裝的德國啤酒,被整箱整箱的搬走。

#圖片來源於網路

說到自創自營商品,首先想到的是歐尚。歐尚在國內市場也是以「低價好貨」定位,並且進駐中國市場多年(歐尚是法國品牌)。

歐尚有許多自創自營的商品,如刮鬍泡;玻璃水;咖啡濾紙等等...和ALDI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非常便宜!自創品牌的商品,比同類商品價格低上一倍左右。

但是小編髮現,歐尚自營的商品,銷量並不如同類其他供應商的商品賣的好,更不用說和ALDI此次萬人空巷的盛況相比。

也許歐尚已經非常「中國化」,不管是包裝還是生產地,讓大家認為歐尚這個品牌就是中國品牌,再加上價格非常低廉,大家在購物的時候容易產生一種「這東西好嗎?能用嗎?感覺質量不咋地。」的想法。

但是ALDI自創自營的商品,包裝盡量保留德國風格,讓人有一種買「進口貨」的錯覺,加之價格低廉,又讓人有一種「這麼便宜買進口貨,真是賺到了!」的感覺。畢竟進口商品因為關稅等原因都會比國產商品稍貴一些。

以上僅屬個人觀點,不喜輕噴。

03

令人驚嘆的供應鏈,嚴謹,認真

2017年ALDI已經進入中國電商市場,但是如果供應鏈不進來,ALDI的實體店也就無從談起。顧客價值的一切基礎,依然是基於商品開發、供應鏈能力。

ALDI的供應鏈,實在讓人嘆為觀止。

每一種蔬菜,來自中國不同的原產地,並且為該品種最優或較優原產地。不僅品質保證,ALDI還會拿出最實惠的價格讓大家購買。

新鮮,物優,價廉。

看起來簡單的幾個字,ALDI花費一年多的時間,不惜成本的才建立起這樣的頂級供應鏈。

從這樣簡單的一個生鮮貨品,就能看出德國人骨子裡的認真和嚴謹

04

經久不衰的百年品牌

除了ALDI,德國有非常多的百年品牌,從汽車到零售,從服裝到刀具。

德國人,一切都按照自己百年來確定的方式、節奏和標準做事。就算進入不同的市場,也不會被同質化,並非一味迎合,而是堅守自己的原則和標準去結合不同的情況做出改變。

留學德國,不僅僅是學習德國大學頂尖的教育和文化知識,更是學習他們認真做好一件事情「死磕」的勁。

就像學習一門語言,除了學好這門語言本身,更重要的是去學習這門語言背後傳承的文化,及另一種思維方式。

ALDI超市在上海開張,在成熟且激烈的中國市場,並沒有被擠出去而是恰恰相反。

越真誠的本質,越能屹立不倒。

願留德華們,受益終生。

備註:內容原創於公眾號「SID留德教育」,未獲得授權,請勿轉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